关节中心化
关节中心化是指能控制骨头在关节的中心或者排列良好的能力,良好的关节中心化表示形成关节的两块骨头表面有最大的接触面积,而且动作时关节周围的力量可以分布的很平均。
上图所示:
左边为关节中心化,两骨头正对位排列,周边肌肉平衡;
右图为关节去中心化,两骨头错位,周边肌肉失衡。
很多教练或康复师只知道关节活动度好不好,关节内滑动顺不顺,肌肉紧不紧等等之类的。
虽然知道稳定度对于关节很重要,却不知道它影响的不只是动作,也影响了四周的肌肉以及邻近的关节(joint by joint approach)。
比如说我们常遇到的肱骨前滑移症候群(humeral anterior glide syndrome) 。
客户主诉是肩疼痛,姿势评估我们发现他肱骨前移了,以前我们的思路是他前侧的肌肉太紧了,需要放松。
几次治疗下来发现有的效果并不明显。
学习关节中心化,我们会发现疼痛或肌肉紧绷是果,那么因是什么呢?
肩袖肌群(rotator cuff)的功能就是用来稳定肩关节轴心。
而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肌肉,它帮助把肱骨头拉近关节窝里。
所以当肩胛下肌被抑制时,我们的阔背肌和大圆肌就会跳出来帮忙它做肩内转(Shoulder IR)的动作。
当背阔肌与大圆肌主宰了肩内转这个动作时,肱骨头就会被往前拉,而导致肩关节中心轴偏离,所以你更应该做的是激活肩胛下肌。
图左,是在肌肉配合完美的情况下所达成的肩关节曲屈动作。
图右,是在肌肉失衡的情况下(肱骨前移症候群),所达成的曲屈动作。
很明显的,右图在轴心方面没有维持住,使得肱骨头向上滑移撞到肩峰, 这就是我们常说常见的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形成。
关节中心化是我认为所有动作模式训练中最重要的关键。
良好的关节位置,可以 1.在所有的姿势改变与动作时能够用到此关节周围所有的肌肉,而不会有代偿的状况出现 2.透过位置良好的关节及软组织提供身体很好的本体感觉 3. 避免关节受伤,像是有过度挤压、或活动度过大、扭伤关节或韧带、肌肉、筋膜 。
如果关节无法维持中心化会发生什么事呢?
以髋关节为例,在髋屈的动作时 左图(a),往上的拉力--腰大肌与往下的拉力--臀大肌的下纤维与深层的髋关节肌群一同把股骨头稳定在髋臼中右图(b),如果腰大肌与深层稳定肌群没有办法稳定股骨头,髋屈的时候股骨头会在髋臼内往前、往上移动,偏离原本的位置,称为关节去中心化。
可以想像成是骨头脱离轨道造成微脱位。
也就是周边肌肉使用不平衡,其中一条或一小部分使用太多而影响动作。
临床常见到的案例有
A:
在大幅度髋屈动作时,例如深蹲,会有髋关节前侧撞击或疼痛的感觉
B:
蹲到底时,或者上蹲式厕所时,觉得两脚膝盖酸痛
C:
做单脚罗马尼亚式硬举时,患侧脚臀部、腰椎处觉得轻微疼痛、臀部感觉较少' D:
瑜珈课中有弓箭步的姿势出现时,觉得动作无法到位,大腿外侧会酸、紧,甚至麻。
肌肉协同作用和关节中心化,我是在任何康复计划中都加以考虑。
因为如果不在关节中心化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你最终会在非理想的位置和模式中加强肌肉,进一步补偿你的中枢神经系统(CNS)。
它最初可能确实可以减轻疼痛,但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您的关节稳定性,最终导致疼痛和功能问题。
良好的关节中心化要有好的神经肌肉的控制、好的关节面以及好的动力链所组成。
当我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也运用了这些概念在肩、髋和脊椎不适的客户身上,得到的回应是非常好且有效的。
7月23日晚上7点半-9点,动作家学苑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汇创意园D座302室举办关于关节中心化的线下分享会,门票100元/人,限30人。
有兴趣者可以加夏老师微信咨询报名:
13435400967(微信号同上)。
推荐阅读
好书推荐—《肌肉测试与功能姿势与疼痛》
徒手治疗基本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