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华嵒特展亮相粤博 多个大展同台出阵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7-10 20:25

正文




笔尖刷却尘世间,

纷红骇绿毫端涌。

身前落寂,后世扬名。

流风余韵,传布岭南。

他,就 是华 嵒。

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让我们走进,他的笔墨世界。




特展介绍

2024年7月10日, “空谷之音——华嵒绘画艺术展” 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至10月7日。


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展出 8家单位近70件 /套馆藏精品力作,珍贵文物占比达 90%以上 ,各馆“家底”齐齐亮相,多件展品首次面向观众展出。


这是广东地区首次系统性梳理和集中展示华嵒绘画的艺术个展,也是国内首次以华嵒绘画为主题的原作展览。

展馆

实拍


展览通过 “知人论世识华嵒”“落拓风雅见精神”“天真机趣悟画艺”“流风余韵传岭南” 四部分,以叙事性讲述方式层层递进,通过华嵒其人、其艺、其精神的个案研究和展示,启迪观众从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物介绍

华嵒(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等,福建上杭人,一位诗、书、画兼善且富于创造性的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诗、书、画被誉为“三绝”。不遇于时的清贫生活没有磨灭他对艺术的追求,他的绘画始于传统,又不止于传统。他跳脱出“四王”正统画派的影响,着眼于当时的社会需要,着眼于市井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传统绘画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华嵒文质兼善的画艺,为后世画坛树立了文人风雅的标杆。




展品抢先看

《清华嵒松鹤图轴》


华嵒作画能大能小,小不拘谨,大不空洞。此图是华嵒作品中较大的一幅。松根畔生有灵芝兰草,松干逸出画外,松枝倒悬,下有两鹤俯仰呼应。松针以中锋一气呵成,衬以浓墨藤萝,鹤尾复笔用墨,旁置重墨岩石。整幅画作繁简、干湿、轻重得宜,意境幽静而静中寓动。画左署款:“层壁耸奇诡,云浪郁纡盘。松根芝草茂,常令鹤护看。甲戌十月新罗山人写。”是华嵒晚年画作,取材吉祥,体现“祝寿”之意。


《清华嵒松鹤图轴》

对应作者(从左至右):蒋涟,华嵒,黄君璧

岭南地区的鉴藏家乐于收藏华嵒的画作,以1735年华嵒创作的《金屋春深图》为例,该画几经辗转,被广东收藏家吴荣光收藏。约1829年,吴荣光邀请画家蒋涟在绢本上临摹。此后,该画又被收藏家何冠五所得,并邀请画家兼好友黄君璧对华嵒原作进行传移摹写。华嵒的绘画就这样影响着岭南画坛。


《清华嵒松鹤图轴》


这是华嵒早期的作品,图画庭园行乐之景。远天空濛,水域广袤,天水交融。近景高山耸立,上不见顶。一带清泉,淙淙流淌。坡岸大树三株,浓荫下一老者坐于榻上,右手持扇,身旁摆放荔枝一盘,古籍一摞,侍童伺候在侧。据题,此画为钱塘周念修所作,画面采用大量的斧劈皴法表现山石,可见华嵒早期深受南宋院体与明代浙派画法的影响。




编辑:梁秋韵

审核:赵娣

监制:博物馆头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