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宇宙结婚”播客节目公众号,专注传播三位主播关心的无用且过时的知识。
作为一个热爱流行歌曲的人,我从小到大,自己哼哼次数最多的歌,是哪一首呢?
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同学们,听我说,咱把 ‘四有’ 说一说,
好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 ‘四有’,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呀,有纪律……”
1988 年,我就读的小学掀起了 “红领巾争做四有新人” 活动的高潮。为了配合该活动,学校搞了一台大型文艺演出,全校每个班都要出节目(学校不大,多数年级都只有两个班)。节目内容无非是些合唱/朗诵/小品之类。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一位三十多岁、很有创意的年轻人,亲自操刀作词,借用流行歌曲《信天游》的曲调,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挺带劲的合唱节目。
《信天游》又名《思念到永远》,是 80 年代后期著名的“西北风”流行歌曲,由刘志文、侯德健作词,解承强作曲,程琳在 1988 年春晚唱红。
为了在演出中获得好评,我们曾无数次的排练这首歌。不得不承认,“通穴们,听wó说” 是句非常俗气的开场词,但俗气的东西通常好记好唱甚至洗脑。最后演出效果如何,我已经完全没有记忆。但这首怪趣的改编歌曲从此永远居住在了我的头脑里。
其实,除了开头几句,剩下的老师新创歌词我大部分已经不记得了,只清晰的记得歌词最后一句 “思念到永远” 被老师改成了在当时比较时髦的 “奔向 2000 年”。但 “奔向二零零零年” 有7个字,原词 “思念到永远” 只有5个字,三十几个小孩合唱,无论如何很难唱齐,所以大家心照不宣的省略了一个字,把这句唱成了 “奔向二零零年“(当时似乎尚无 “两千年” 这种说法)。老师对此也并无意见。
“奔向 2000 年” 本身是一句意义相当有限的口号——无论您如何 “奔向”,2000 年总会到来,不会快也不会慢。单纯的向往 2000 年,想快速奔向 2000 年,这种感情非常空洞。又不是特雷泽盖(原版的,埃及的还不行),还这么鼓吹热爱 2000 年,这事儿很可疑。
而 “奔向 200 年” 就更野蛮了。200 年是我国东汉建安五年,汉末三国时期。董承密谋诛杀曹操失败、官渡之战、关云长斩颜良、小霸王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等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一个小学生,如果真的成功奔向了 200 年,是极其极其危险的,大概率就变成 “白骨露於野” “白骨蔽平原” 中的某堆白骨了。
在此后的 37 年里,我不下百万次的,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以恶趣味哼唱这首宇宙中只有三四十个人知道歌词、且歌词水平并不高的歌曲。它在无数无聊的时刻,帮我填补了难熬的时间,给我提供了平庸的安慰。
无论是歌词的创作者,还是绝大部分当初的共同演唱者,都不会想到,这首歌被我唱了快四十年。对我来说,歌词中的那些汉字早已不具备任何含义,而只是一些亲切熟悉的动静。
十年前,我们开始 “跟宇宙结婚” 节目的时候,没有想它会做多久,更没有想它会给许多听户朋友带来陪伴、欢乐和许多人生的新体验。节目里的许多胡话,并不比 “奔向 200 年” 更精当、更有意义,但没想到也找到了知音,成为了大家生活中微小的一部分,或至少是亲切熟悉的动静。宇宙多美好,宇宙多神奇。
当年被混不讲理强行 “奔向” 的 2000 年,已经过去 1/4 个世纪了。那个 10 岁的小学生,今天已经四十有七。但我依然爱唱 “奔向二零零年”,依然希望说出像它一样野蛮的语言。这就是过时无用胡话的不朽魅力。
谢谢大家听我们聊天十年!让我们奔向二零零年!成为奔奔、小奔、阿奔!
最后,年更节目 “小熊喝甜粥” 如约回归。欢迎大家来听我们娘儿俩聊这位小朋友 7 岁那年的故事~~~
(1985 年国庆)
收听链接:
https://music.163.com/#/djradio?id=2733001
或长按二维码:
❶ 荔枝FM & 网易云音乐 & Podcast & 小宇宙 :跟宇宙结婚
❷ 新浪微博:跟宇宙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