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张翀
教授课题组隶属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课题组经费充足,设备齐全。拥有自主研发的系列液滴微流控超高通量微生物育种设备,包括微生物微液滴培养仪(MMC)、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MISS cell)、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 (DREM cell)、毫升体系微生物适应性进化仪(EVOL cell)、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等科学仪器。所在研究平台拥有一流的生物化工研究设备,包括流式细胞仪、双向电泳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循环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圆二色光谱仪、发酵系统、冷冻干燥机、 电化学工作站、纳米材料沉积仪、紫外光刻机等大型设备。可完成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生物检测芯片研发等研究项目。
课题组率先提出高通量基因型-表型关联数据(HT-GPA)驱动的微生物细胞工厂设计理念,通过高通量基因型功能和工业表型特征数据测试与学习,低成本的获得高质量基因型-表型关联信息,指导高性能菌种的设计与构建。利用高通量并行 DBTL 策略,实现了千量级基因型的低成本测试和数据学习;发明了基于微流控的菌种培养过程数据高通量测试技术与装备,显著提升菌种工业表型数据获取效率;在基因型功能和表型特征数据使能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基因组规模基因型-表型关联数据驱动的下一代细胞工厂系统创制新策略,成功构建一系列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性能菌种并实现产业应用。课题组近年来在
Nature Chemical Biolog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 Research,Metabolic Engineering
和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申请的 8 项中国专利实现成果转化;牵头制定我国首批 5 项微生物育种共性技术国家标准。
课题组秉承“德才兼备、道器合一”的育人理念,致力于为我国生物化工、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热诚欢迎有志于在相关领域探索科技前沿、促进产业创新的优秀人才加入团队。
因科研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翀教授课题组公开招聘博士后 2~3 名,具体信息如下:
1.
方向一
:数据机理混合驱动重组蛋白合成细胞的设计与构建。
2.
方向二
:液滴微流控超高通量微生物培养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3.
方向三
:面向微生物底盘进化新型基因编辑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 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工或相关专业,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 具有与课题组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领域背景,并已取得一定的学术创新成果。有应用开发研究经验者优先。
3. 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功底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4. 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技术研发,鼓励通过原始创新,形成高水平学术成果和技术转化。
5. 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或博士毕业不超过 2 年。
1. 按照清华大学相关规定执行。若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年薪 30 万元;若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年薪 25 万,另外给予 20 万博后科学基金;若入选“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计划”,年薪 18 万。此外,课题组将为博士后提供额外的科研绩效津贴。
2. 博士后可租住清华大学博士后公寓或享受学校租房补贴 4.2 万元/年、相关物业和采暖补贴 4260 元。
3. 博士后子女可在清华大学附属幼儿园或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上学。
4. 在站期间,户口迁入北京;出站后,可享受博士后户口迁移政策及家属户口随迁政策。
5. 课题组为博士后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包括基金撰写申请、高水平学术文章发表、国际合作与交流、产业合作开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