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开发区”模式已经走过了30多年,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引擎,开发区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聚集产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因为此,“开发区热”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多次上演,导致了各种级别、不同版本、多个阶段的开发区数量众多,无序、同质化竞争、制度失灵、体制回归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此外,本非一级政府的开发区还要承担起众多的政府职能,从当初单一服务企业到如今全面的社会管理职能,开发区功能定位亟需修正调整。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开发区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规模不断壮大、作用愈发突出,但同时,低水平重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则阻碍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开发区发展总体上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类开发区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三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从表面上看,开发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产业、空间布局和管理上。
以园区模式较早实践者经济大省江苏为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06年分三批次核准了诸多开发区,但地理位置上几乎都处于城市周边,早期开发对规划重视不够,空间布局随意性较大,企业因布局不合理影响周边的环境的情况日趋严重。
从全国范围看,各类开发区大多定位为综合性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个中又以低端制造业占比较大,且服务于“人”的功能弱化。
特别是,在扩大面积、城市化进程中导入的城市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促使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工作偏离了原有主导“产业”的中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推进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等)。
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辖区面积扩大了9倍、常驻人口激增到22万,在规模、面积、人口倍增的同时,社保、食药监管等功能不断强化,管理链条延长,管理体制行政化现象日益加剧,使得经济职能的作用被弱化,阻碍了开发区的进一步提升。从宏观背景环境看,因为过往贸易盈余、FDI数量较大,对开发区的外向性功能的重视有所弱化。
同时,大多开发区的需求端只是投资、出口——投资形成加工制造能力、再出口,以此换取有限的代工费用和较少的税收,算上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的优惠,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这就忽略了消费需求、销售及服务。
也因此,下一步的转型中,开发区要注重的是外资的产出效益,要形成新的动力,通过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开发区发展新路径的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