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7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0个省(区、市)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515例,现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计死亡病例106例,累计治愈出院60例。
现有疑似病例6973例。
疫情如火,刻不容缓!
然而,关键时刻,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战胜武汉肺炎,特效药可能要来了!
昨日凌晨,北京市卫健委宣布:
一款抗艾滋病药物,可试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目前,在一线承担救治任务的医院,正在根据国家诊疗方案,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救治。
是的,你没看错,这
款名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的抗艾滋病药物,已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效果,而且它在北京上海均有储备。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外,据中科院消息,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发现了
30种
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
用最新药物来抗击病毒,
这就不是仅是“封”城,保守隔离,而是直接“封毒”,向病毒发起主动进攻!
为什么这款原本用于抗艾滋病药物,能够用于治疗武汉肺炎病毒?
其实道理很简单,别看“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武汉肺炎,表现症状不一样,但本质上,它们都是由于冠状病毒所导致,与HIV一样,这些病毒都属于RNA病毒。
这些病毒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复制、组装过程中,大概率使用了一些相似的蛋白,而
这款抗艾滋药物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它能够一下子插进这种蛋白里,釜底抽薪!
换句话说,这款抗艾滋药物,类似于一阳指,能够一指点中金钟罩铁布衫的死穴,让看似张牙舞爪的肺炎病毒,一下子死翘翘!
现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武汉肺炎病毒,已显示出奇效。
北大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曾到武汉抗病第一线,被感染了病毒,大家正为他捏把汗,结果几天后,王医生发了微博,说自己好转了。
这位人称“北大呼吸发哥”的王广发医生,提到在治疗的时候,就是使用了这款抗艾滋病的药物。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也指出,现在上海使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证明很有效果,目前确诊案例全部使用该药。
其实,在医学上,这种种之东隅、收之桑榆,意外获得救命神药的案例,还是很多的。
青霉素,就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意外之得
,没有盖好实验细菌培养皿的盖子,被窗外飘进的青霉孢子感染了,结果因祸得福,发现青霉孢子周围的细菌消失了,继而发现了青霉素。
抗抑郁药,异烟酰异丙肼,本来是用于治疗肺结核
,后来发现服用该药物后,肺结核病人社交能力提高,情绪大大好转,在20世纪中叶,才成了抗抑郁症药品,否则以前抑郁症都是无药可治。
更不用说
家喻户晓的蓝色小药丸伟哥,本来是想用于治疗心绞痛
,然而心绞痛没治好,很多有心无力的老司机却发现,自己的性福生活恢复了,一款年收入525.5亿美元的新药这才横空出世。
17年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在治疗非典中,已经崭露头角,这次,我们希望它在治疗武汉肺炎中,也能够马到成功!
三
中国人面对疫情,很多人的态度,往往是趋向二极分化:要么,是毫不在乎,要么,是过分恐慌!
其实,我觉得,这次武汉肺炎疫情,虽然现在看起来形势严峻,但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1、从救灾组织上看,中国体制,是一种执行力特别强的体制,一声令下,举国响应,雷厉风行,救灾能力无与伦比。
别的不说,昨天,
关键时刻,中央就开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会议
,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你看看,大年初一,中国人最放松的时刻,国家领导人们也集体加班部署工作了,这个执行力,强不强?
刚刚,广东汕头“封城”,虽此后又撤销管制,但也说明执行有力!
“硬核”东莞也火了!
在东莞大道多栋楼宇上,灯光组成了多条防疫标语,比如:
“答应我,过年宅家里好吗?安安静静做个健康小胖!”
“勤洗手 勤通风 戴口罩 讲卫生 打喷嚏 捂口鼻 喷嚏后 慎揉眼”
还有一位河南姥爷火了。为了防止新型肺炎的传播,这位姥爷都不要外孙了,隔着门让外孙把东西放门外,并一个劲让他赶紧走,给东西也靠“空投”……
中国这种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一旦运行起来,在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方面,可谓雷厉风行,
力量是惊人的!
2、从病毒特性看,这次的武汉肺炎和非典区别很大,
这次的疾病传播性虽然比较强,但症状比较轻,致死率总体不高。
大家现在一想起武汉肺炎,就拿非典来做参照系,其实,从目前各种迹象看来,武
汉肺炎虽然是一个严重的呼吸道病毒,但从伤害性、死亡率看来应该弱于非典,更弱于MERS,但又强于普通流感。
还记得,2018年2月,一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短暂引发了人们对流感的重视。
从目前可获取数据看,武汉肺炎致死率约为3%,是普通流感的10倍,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理性看待这项传染病,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度恐慌。
3、从防治能力看,这17年医学界不是吃干饭的,新的医学发明和药品突破,可以迅速支撑起抗击武汉肺炎的钢铁长城!
大家印象中,20世纪以来中国最大的瘟疫,似乎是2003年的非典。其实不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瘟疫,是爆发1910年爆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肺鼠疫。
1910年,鼠疫传播到了中国,在东北大地上引发了一次极其惨烈的大灾难,死亡人数超过六万,
当时,东三省总督锡良向朝廷呈递的奏折里,称东北疫情: “如水泄地,似火燎原”。
归根结底,靠科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焚烧病患死者尸体,和使用简易口罩。
之所以焚烧病患者尸体,因为鼠疫细菌,可以在尸体上存活,然后继续传染。
清朝时,国人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当时东北大地土硬如铁,在无法深埋的情况下,只剩下了一条路,烧。
在31岁的马来归国华侨伍连德的指挥下,傅家甸无数病人的尸体被浇上煤油,付之一炬。这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中火葬。
清代末年,工业基础孱弱,口罩库存很快告罄。伍连德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纱布口罩,双层棉纱夹一块吸水药棉,称为“伍氏口罩”。
正因这些科学手段,东北鼠疫形死亡人数掉头直下,仅仅用了两个多月,鼠疫终于彻底扑灭。当时外媒认为,如控制不当,这很可能又是一次世界性灾难。
伍连德也因此,在1935年,成为第一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今天的医学能力,和110年前的东北肺鼠疫时不可同日而语,与17年前非典时,也有了巨大进步。
别的不说,像上面讲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这款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武汉肺炎取得显著成效,并开始广泛试用,就让我们看到了战胜这个病毒的光明和希望!
今天我们遭遇的疫情,比当年的东北鼠疫要弱的多,但今天中国的动员力、防疫条件和医学水平,要比当年要强的多,这场战争的结果,还用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