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路在隐身
发布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和岛  ·  2万亿白酒江湖,闯出一匹黑马 ·  23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热播剧《漂白》被指抄袭,剧组回应 ·  昨天  
界面新闻  ·  百万tokens降价至0.8元后,豆包模型毛 ... ·  昨天  
纯银V  ·  入室抢劫爱情专案组 👧❤️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雷军:上月小米SU7交付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路在隐身

关于脑梗,你最好了解一下这些

王路在隐身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1-23 20:20

正文

问:治疗脑梗用什么药?怎么才能在脑梗没有发作的时候提前发现?


答:脑梗的治疗需要分阶段:


急性期(发病后4.5小时内)主要用溶栓药物比如尿激酶或阿替普酶,目的是尽快打通堵塞的血管。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溶栓,比如有出血倾向的就不能用。错过溶栓时间窗的话,就主要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恢复期除了继续抗血小板,还会加用一些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丁苯酞等。有些医生也会开一些中药活血化瘀。


至于提前发现...这个真的很重要。首先得定期查血压、血脂、血糖,因为这些指标异常都会增加脑梗风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看到颈动脉、大脑动脉有没有狭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也能发现血流速度异常。


还有个重要的信号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就是短时间出现说话不利索、单侧肢体无力这些症状,虽然症状会自行缓解,但这往往是脑梗的预警。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觉得"没事了就算了",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检查。


不过说实话,即使做了这些检查也不能完全预防脑梗,最关键还是得从生活方式入手: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这才是真正的"治未病"。


问:【短时间出现说话不利索】,这个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说到说话不利索这个症状,得分情况。不是吃完火锅舌头发麻那种"不利索",也不是喝多了说话大舌头那种"不利索"。


脑梗的语言障碍比较特别 - 明明你脑子里知道想说什么,嘴巴却不听使唤。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要么是突然说话含糊不清,跟平时的说话方式完全不一样。比如"我要喝水"变成"我...嗯...喝...水",或者"我要喝水"说成"我要吃水"。


要么是词不达意,明明想说"钥匙",嘴里蹦出来的却是"眼镜"。或者干脆想说个词却完全说不出来,卡在那儿。


这种情况持续超过几分钟就得警惕了。特别是如果伴随着单侧面部发麻、手脚无力这些症状,那就赶紧打120。别觉得"没事儿,可能就是累了",宁可虚惊一场,也不能贻误救治。


脑梗的"短时间"指的是症状突然发生,而不是症状持续多久。就算症状一会儿就好了,也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的信号。


问:如果不去医院检查,有没有可能提前发现脑梗?在未出现症状的时候?


答:说实话,没有可靠的家庭自查方法能确切判断脑梗风险。那些网上流传的"用手指测"、"照镜子看舌头"之类的方法都不靠谱。


不过你要真想在家做点监测,倒是有几个间接的办法:


一是测血压。现在智能血压计很普及,在家就能测。血压持续升高是脑梗的重要风险因素。特别是清晨起床后的血压,如果常年超过140/90,风险就明显增加了。


二是观察心率。很多智能手表都能监测心率,要是发现心率总是忽快忽慢,特别是有短暂的心律不齐,最好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因为房颤这种心律失常会大大增加脑梗风险。


但说白了,这些方法都是在帮你发现"风险因素",而不是直接发现脑梗。真要发现早期的血管病变,目前还真得靠医院的专业设备 - 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


所以与其琢磨怎么在家发现脑梗,不如把精力放在预防上:控制三高,管住饮食,坚持运动,这才是正经事。


问:关于脑梗,请告诉我一些常人不知道的知识,说5条。


答:脑梗其实跟时间有关系。研究发现早上6点到中午12点是发病高峰期,因为这个时段血液黏稠度最高,血压波动也大。所以有基础病的人早上起床不要太猛,慢慢活动比较安全。


很多人以为脑梗都是突然发作,其实不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发作前1-2周会有"小预演" - 比如突然视力模糊,或者莫名其妙摔跤。这些症状可能就几分钟就消失了,但千万别大意。


有趣的是,打呼噜也可能是个警报。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不足,长期下来会增加脑梗风险。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白天犯困,还老是大声打呼,最好去做个睡眠检查。


还有个鲜为人知的风险因素是偏头痛,尤其是带先兆的偏头痛(就是头痛前会出现视觉闪光、麻木这些症状的)。这类人发生脑梗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两倍多。


最后说个让人意外的:适度喝咖啡可能还能预防脑梗。研究发现每天喝3-4杯咖啡的人,脑梗风险反而比不喝的低。当然,这不是让你立马去狂喝咖啡,关键是"适度"二字。


问:什么叫【突然视力模糊,或者莫名其妙摔跤】?


答:这两个症状听起来很模糊,但实际上有很明显的特征。


说说视力模糊:不是那种对着电脑一整天眼睛疲劳的模糊,也不是起床时眼屎没揉干净的模糊。脑梗引起的视力模糊往往是单眼突然看不清,或者视野中突然出现一片黑暗区域。有的人会形容"好像有块布遮住了眼睛一半"。这种情况通常在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而且经常伴随着头晕、头痛。


再说摔跤:不是被地上的东西绊倒,也不是走路不小心踩空。脑梗导致的摔跤,病人往往描述为"腿突然就不听使唤了",或者"莫名其妙就歪倒了"。特别是,很多人在摔倒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摔,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摔倒。


更重要的是,这些症状经常会反复发生。比如今天突然视力模糊几分钟就好了,明天又来一次。或者今天莫名其妙摔了一跤,过两天又踉跄了一下。这种反复发作的模式,其实是身体在发出警报,提醒我们大脑的血管可能出了问题。


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呢?


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就像是脑血管给我们的一个"小警告"。它通常是因为血管里形成了一个小血栓,暂时堵住了某个区域的血流。


为什么能自行恢复呢?这里头有几种可能:

一种情况是血栓被体内的溶栓系统给溶解掉了。我们的血液里本来就有溶栓酶这种物质,它能帮忙打散小血栓。


另一种可能是血栓自己跑掉了,顺着血流飘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听起来好像是好事,但其实特别危险 - 因为这个血栓可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更大的堵塞。


还有种情况是侧支循环起了作用。就像城市的交通系统一样,血管也有"备用通道"。当主干道堵住时,血液可以通过这些小路绕行,暂时维持供血。


正是因为TIA能自行恢复,很多人都不当回事。但实际上,出现TIA的患者在未来一个月内发生真正脑梗的风险高达10%以上,而且多发生在最初几天。所以它真的是个需要紧急就医的征兆,千万别掉以轻心。


问:如果血栓不堵在心脏,也不堵在大脑,它还容易堵在哪儿?那会是什么病?


答:血栓最爱堵的其实是下肢深静脉。当血液在腿部深层静脉里面流动变慢时(比如长期久坐、卧床、坐长途飞机),就容易形成血栓,这就是深静脉血栓(DVT)。


最危险的是,腿部的血栓可能会脱落,顺着血液流到肺部,堵住肺动脉 - 这就变成了肺栓塞,是很危险的急症。所以当出现"单侧小腿肿胀疼痛"时要警惕,特别是如果还伴着胸闷、呼吸困难,那就非常危险了。


肠系膜血管也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肠系膜血管被堵,肠子就会缺血坏死,病人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这种疼痛特别厉害,而且一开始查不出明显原因,等发现时可能肠子已经坏死了。


还有视网膜血管。如果视网膜中央动脉被血栓堵住,可能几分钟内就会导致永久性失明。最吓人的是这种情况来得特别突然 - 眨眼间视野就全黑了。


所以不管血栓堵在哪里,共同特点就是症状来得又急又重。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总强调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脂 - 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问:打坐会不会引起血栓?打坐和长期久坐有什么区别吗?


答:打坐和久坐看着很像,但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完全不同。


久坐通常是歪七扭八、耷拉着身体,下半身的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血液容易在腿部淤积。而且大家久坐时经常抖腿、换姿势,恰恰说明身体在抗议血液循环不畅。


打坐则是挺直脊椎、收腹提气,浑身肌肉都保持着适度的紧张。这种状态反而能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当你配合呼吸时,腹部和胸腔的压力变化会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不过打坐也要注意几点:

- 时间不宜太长,建议40-50分钟就要起来活动一下

- 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别硬撑,骨骼肌肉适应了再慢慢加时间

- 如果感觉腿麻或者不舒服,必须马上调整姿势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一个现象:有些人以为练功打坐就是要对抗不适感,结果把腿憋得发紫。这种做法反而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问题,跟打坐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驰了。


问:有人打坐以坐得时间长为本事,甚至说“连腿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能干什么”,意思是打坐腿疼要忍着,这种认知是不是有问题?


答:这种说法确实有大问题。把忍耐疼痛当成修行的标准,反映了一种比较原始的苦行观念。


人体的疼痛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当你强行压迫神经和血管,身体会通过疼痛提醒你改变姿势。硬要对抗这种保护机制,不仅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还有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


真正的打坐讲究的是放松和觉知,而不是自虐。腿疼时调整姿势不是"不行"或"不够格"的表现,而是对身体发出的信号保持觉察和尊重。很多练功走火入魔的案例,都是从这种倔强的"克服疼痛"开始的。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这就像有些人觉得练硬气功就该用铁棍猛砸身体,练得浑身青紫才叫"真功夫"。这种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特别容易造成内脏损伤。练功的核心是提升身体机能,而不是摧残它。


问:血栓是怎样形成的?血栓的形成需要多长时间?


答:血栓形成有意思得很,主要有三个推手 - 这还是一个叫维肖的医生200多年前就发现的规律:


首先是血流变慢。血液流动变慢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就容易聚在一起。这就好比堵车,车开得慢了,追尾的风险反而更大。所以长期躺着不动的人特别容易形成血栓,高铁上坐太久也得起来走走。


其次是血管壁受损。血管内壁就像是条光滑的高速公路,一旦出现坑洼(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就会停在那里"修路",慢慢就堆积成血栓了。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都会损伤血管壁。


最后是血液变得特别容易凝固。这种情况在一些特殊人群比较常见,比如孕妇、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因为雌激素会增加凝血因子的含量。


至于形成时间,这可说不准。有时候来得特别快,比如创伤后几分钟内就能形成。但更多情况下是慢慢来的,比如静脉血栓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动脉血栓则往往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事。关键是血管环境和个人体质。


就像有些人的水管特别容易结水垢,有些人的血管也特别容易形成血栓。所以现在很多医院会查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就是想看看你的血液有多"爱结块"。


问:动脉取栓是怎么回事?它和静脉溶栓各适合什么情况?


答:动脉取栓和静脉溶栓是两种不同的救命方式。说得形象点,溶栓就像是往水管里倒通渠灵,用药物把血栓溶掉;而取栓则是直接伸进一根细管,用机械装置把血栓"夹"出来。


静脉溶栓的优势是操作简单,来得及的话效果不错。但有个硬性要求: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而且它有很多禁忌症,比如:

- 近期做过手术的

- 有活动性出血的

- 血压特别高的

- 老年人群

这些人用了溶栓药可能会出现严重出血。


动脉取栓则是把一个带有网兜或抓捕装置的导管,从大腿动脉送到脑血管里,直接把血栓弄出来。它的时间窗口长,可以做到6-8小时,某些情况甚至更久。特别适合:

- 大血管闭塞

- 血栓体积较大

- 错过溶栓时间的患者

- 有溶栓禁忌的患者


但取栓也有个麻烦,得有熟练的介入医生操作,一般就大医院才能做。而且手术过程中也可能会损伤血管,或者把血栓弄碎了反而堵到更细的血管里去。


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配合使用。有时候先用溶栓把血栓软化一下,再去取栓,效果会更好。关键是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问:如果担心自己有血栓,有没有可能人为地增强自己的溶栓功能?比如服用一些非药物类的东西?或者不靠服用而靠锻炼?如果可能,那是怎么锻炼?


答:要说增强溶栓功能,运动确实是个好方法,但要科学。不能想着"我今天怕血栓,突然猛跑十公里",这样反而危险。


适合防血栓的运动有几个特点:

持续时间要够 - 每次至少30分钟,心率维持在120-140间。快走就挺合适,不用非得跑步。走路时手臂要自然摆动,这样能带动全身血液循环。


强度要稳定 - 突然的剧烈运动反而可能会导致血栓脱落。有氧运动最重要,比如游泳、骑单车。不过刚开始运动时一定要慢热身,结束时也要慢慢降温。


至于通过吃东西来溶栓,网上传的那些"奇方"都不太靠谱。比如有人说吃大蒜、生姜能溶栓,但这个效果实在太弱,根本不值得指望。真要预防血栓,还是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 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

- 保持运动

- 定期体检

- 戒烟限酒

- 别久坐,每隔一小时起来走动


如果真的担心自己有血栓,最该做的是去做个血管B超检查,这才是最靠谱的。


问:血管B超检查都是检查什么?另外,血栓的形成不是和斑块脱落关系很大吗?在不脱落的时候,又能看出来什么呢?


答:血管B超主要能看到两类问题:血管壁的变化和血流的变化。


说到血管壁,它能直接看到血管内有没有斑块、斑块有多厚、表面光不光滑。要是发现斑块表面不平整,就说明有脱落的风险。有意思的是,B超下的斑块还分三种回声 - 强回声说明钙化了,弱回声说明是软斑块,这两种情况风险是不一样的。


再说血流,B超能通过多普勒技术把血流的方向和速度都显示出来。正常血流在B超下是均匀的蓝色或红色。要是看到血流信号忽快忽慢,或者某些区域完全没有血流信号,那就得警惕了。


血栓形成确实常和斑块有关,但也有很多情况是单纯的血栓。比如静脉血栓,就跟斑块没什么关系,主要是血流缓慢导致的。B超能直接看到静脉里面是不是有血栓,血栓有多大,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


专业点说,B超能提供血管的"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但它也有局限性 - 太深的血管看不到,太细的血管也看不清。所以有时候还得配合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这些检查。


问:人全身都布满血管,血管B超检查都是检查哪些血管?而且也不能看到别处血管是不是有斑块啊。


答:你说到痛点了。血管B超确实不可能把全身血管都查一遍,主要是检查几个"重灾区":


颈动脉 - 因为它离大脑近,一旦这里的斑块脱落容易导致脑梗。而且颈动脉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医生管它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


下肢动静脉 - 因为腿部血栓最常见。特别是那些长期久坐、肥胖的人,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特别高。


腹主动脉 - 主要是看有没有动脉瘤,这玩意儿要是破裂就非常危险。


但你说得对,其他地方的血管,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大脑的血管,B超确实看不到。这就是为什么体检时可能还需要做心脏CT、颅脑核磁等检查。每种检查都有它的局限性,没有哪一种能包打天下。


所以医生常说"宁可信其有",要是发现颈动脉有斑块,那很可能全身其他血管也不太平静。与其等发现问题了再说,不如提前做好预防。


问:动脉瘤是什么情况?


答:动脉瘤就像血管壁上鼓出的一个气球。正常的血管壁应该是均匀、有弹性的管道,但有时候某个部位会变薄变弱,在血压的持续冲击下慢慢鼓出来。


最危险的是主动脉瘤,就是在主动脉上长的。因为主动脉承受的压力最大,一旦瘤体破裂,几分钟内就可能因为失血性休克死亡。我们常听说的"猝死",有些就是这个原因。


脑动脉瘤也很危险。它破裂后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会突然感觉"像是后脑勺被人打了一闷棍"一样的剧烈头痛。没破裂的脑动脉瘤有时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复视、面部麻木这些症状。


有趣的是,动脉瘤的形成和血压关系特别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就像天天被高压水枪冲刷,时间长了就容易在某个薄弱点鼓出来。所以高血压病人特别需要定期做血管筛查,及时发现动脉瘤。


治疗上,小的动脉瘤可以定期观察,但要严格控制血压。大的或者有破裂风险的就得手术了 - 要么是外科手术夹闭瘤体,要么是血管内介入手术,用弹簧圈把瘤体填起来。


问:【用弹簧圈把瘤体填起来】是什么意思?【夹闭瘤体】又是什么意思?


答:从血管内介入手术说起吧。医生会从大腿根部的血管插入一根特别细的导管,顺着血管"游"到动脉瘤的位置。然后通过导管把钛合金做的微型弹簧圈送进瘤体。这些弹簧圈会把瘤体内部填满,阻止血液进入瘤体,避免瘤体继续长大或破裂。


想象一下,动脉瘤就像血管上长出的一个气球。介入手术就是往这个气球里塞入一团金属丝圈,让血液没法再涌进去把它撑大。时间久了,瘤体会逐渐萎缩,被这些弹簧圈彻底"堵住"。


至于夹闭手术,那就得开颅了(说的是脑动脉瘤)。医生会在瘤体的"根部"放一个金属夹子,就像用夹子夹住气球的入口一样,让血液没法再进入瘤体。这个金属夹子会永久留在那里。


这两种手术各有优势:介入手术创伤小,但有些形状特殊的动脉瘤不适合;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但能直接处理各种形状的动脉瘤。医生会根据瘤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问:你说三高容易脑梗,如果是只有一高或者二高呢?它们哪些和脑梗的关系更近?


答:聊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单纯从风险程度来说,高血压跟脑梗的关系最铁。它就像是天天用高压水枪冲刷血管壁,时间长了血管就会受损,特别容易在损伤处形成血栓。而且高血压还会导致小动脉发生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


高血脂的风险主要在于它会在血管壁上堆积斑块。这些斑块不稳定的时候很容易破裂,就像路上的炸弹一样,一旦爆开就会立刻引发血栓形成。不过没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单纯高血脂形成斑块的过程会慢很多。


高血糖反而是三者中最"温和"的,它主要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来增加脑梗风险。但如果只是血糖轻度升高,短期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最要命的是这三个家伙经常"抱团"出现。比如高血压的人,因为血管受损,常常会伴随高血脂;而高血糖的人往往也会出现高血压。它们互相"帮衬",风险就会成倍增加。


所以即使只有"一高",也别掉以轻心,赶紧管住,别让它发展成"二高"、"三高"。


问:我问GPT,它说高血糖比高血脂更容易引起脑梗,你怎么看?


答:GPT的说法确实和我有分歧。让我详细解释一下:


高血糖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增加脑梗风险:

- 损害血管内皮

- 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但这些都是长期慢性的过程。


而高血脂,特别是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会直接导致:

- 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 斑块逐渐增大变得不稳定

- 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这是导致脑梗的直接途径。


从临床数据看,单纯的高血糖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要低于单纯的高血脂患者。而且高血脂的干预(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脑梗风险,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高血脂与脑梗的直接关系。


不过这种争论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是高血糖还是高血脂,都需要严格控制。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而不是比较谁更危险。


问:动脉血栓性脑梗,和脑栓塞性脑梗有什么不同?另外,脑梗和心梗有什么联系吗?


答:动脉血栓性脑梗和脑栓塞性脑梗的区别在于血栓的"出生地"。


动脉血栓性脑梗是血栓直接在脑动脉上"土生土长"的。通常发生在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地方,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就在那儿聚集,慢慢形成血栓。这种情况下,血管往往已经变得很窄了,所以症状可能是慢慢加重的。


脑栓塞性脑梗则是血栓从别处"移民"过来的。最常见的就是从心脏飘过来的,特别是房颤病人,心房里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血流跑到脑血管里去。这种情况发病特别突然,因为本来好好的血管突然被外来的血栓给堵住了。


说到心梗,它跟脑梗还真是"亲兄弟"。都是因为血管堵塞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只不过一个堵在大脑,一个堵在心脏。它们的危险因素也很像 -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都会增加两种病的风险。所以心梗病人特别要注意预防脑梗,因为致病机制都差不多。


有意思的是,心梗和脑梗还会互相影响。心梗会导致心功能下降,血液不容易被泵到大脑,增加脑梗风险;而脑梗又可能影响到心率和血压的调节,增加心梗风险。所以这两个器官的健康真是密不可分。


问:为什么从别的地方飘过来的血栓反而叫脑栓塞性脑梗?别处的血栓脱落后,在血管里不会自性溶解吗?


答:命名确实有点反直觉。"栓塞"这个词强调的是血栓像个"栓子"一样突然把血管给堵住了,而不是强调血栓的来源。就像河流上游的一块大石头冲下来,卡在了下游的狭窄处。动脉血栓性脑梗的"血栓"这个词,反而是强调它是在原地形成的。


血栓在血管里漂移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慢慢溶解,但有几个原因导致它们往往来不及溶解就造成堵塞:


首先是时间太短。从心脏到大脑的血液循环只需要几秒钟,而血栓的溶解需要更长时间。这就像冰块从高处掉下来,还没来得及融化就砸到地上了。


其次是大小问题。从心脏脱落的血栓体积往往不小,而且脑血管的口径是从大到小的。血栓很可能会卡在某个分叉口或者细小血管处,就像漏斗的细口被堵住了一样。


还有就是这些血栓本身就比较"坚固"。特别是心房颤动形成的血栓,因为在心房里待的时间长,结构比较致密,不太容易被溶解。


所以这些"远道而来"的血栓反而更危险,因为它们体积大、来得快、不容易溶解,一旦堵住血管就很难自行恢复。


问:高血压的人,如果常年吃降压药,也容易脑梗吗?


答:即使长期吃降压药,脑梗的风险也不会完全消除。关键在于几个方面:


药物控制的稳定性很重要。很多人血压控制得忽高忽低:有时候忘记吃药,有时候自作主张调整剂量,有时候喝酒应酬后跳着吃。这种不稳定反而会刺激血管,增加斑块脱落的风险。


还有就是开始吃药的时机。很多人拖到血压已经很高、血管已经有了病变才开始治疗。就像房子的地基已经有裂缝了,后面就算加固也还是有隐患。所以现在医生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光吃药还不够。降压药主要是控制血压,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血糖、吸烟这些,药物管不了,还得靠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病人觉得"有药护体"就无所顾忌,该熬夜熬夜,该吃油腻吃油腻,这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不过总的来说,规律服药的人比不治疗的人风险要低得多。关键是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别觉得"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问:是不是有了斑块不脱落会相对好一点?一旦脱落就会更危险?人体内的溶栓机制是怎样的?


答:说到斑块,情况比较复杂。稳定的斑块确实比不稳定的斑块要"安全"一些。稳定的斑块表面光滑,有一层纤维帽把里面的软组织包裹得很紧,不容易破裂。虽然它也会让血管变窄,但好在血流变化是渐进的,身体可能会形成侧支循环来代偿。


但一旦斑块破裂,后果确实很严重。破裂的地方会暴露出斑块里面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立即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快速形成血栓。这种突发的血栓比慢慢形成的要危险,因为身体来不及形成代偿。


至于人体的溶栓系统,还挺精妙的。主要包括:

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它能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2. 纤溶酶,它就像把血栓"剪碎"的剪刀

3. 抑制物(PAI-1),负责控制溶栓别太过火


这些物质是平衡的。当血管里出现血栓时,受损的血管内皮会释放t-PA,启动溶栓过程。但如果血栓太大,或者形成时间太长变得很致密,单靠这个自然溶栓系统就搞不定了,这时就需要药物溶栓了。


有趣的是,晨起时我们的PAI-1水平最高,也就是溶栓能力最弱,这也是为什么心梗、脑梗早上发病率更高。


问:你的意思是,血栓主要是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形成的?并不是斑块自身形成的?


答:对,我来说得更清楚点。血栓和斑块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但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


斑块主要由胆固醇、钙化物质、炎症细胞等构成,它是长期慢慢在血管壁上堆积的。就像水管里的水垢。


血栓则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当斑块的表面破裂时,里面的物质会接触到血液,立即触发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级联反应,形成血栓。这个过程来得特别快,就像伤口结痂一样。


所以说,斑块更像是"导火索",而血栓才是真正堵住血管的"炸弹"。不过有时候这两者会混在一起:

- 血栓形成后可能会被组织化,变成斑块的一部分

- 一个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这个血栓又可能被新的斑块包裹起来

- 有时候斑块表面的小破损和血栓形成会反复发生,就这样斑块会越来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特别注意斑块的稳定性 - 稳定的斑块表面有一层坚固的纤维帽,不容易破裂,就不太会引发血栓形成。


问:【慢慢形成的血栓】是什么样子的?它一般会堵在哪儿?


答:慢性血栓形成跟急性血栓的过程很不一样。它就像一堵墙,是一层一层慢慢垒起来的。


这种血栓最常见于静脉,特别是下肢深静脉。因为静脉里的血流速度本来就慢,再加上重力作用,血液容易在腿部"趴着不走"。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慢慢在血管壁上沉积,像盖房子一样一点点把血管内腔填起来。


慢性血栓有个特点:它形成得慢,身体就有时间建立"迂回通路"。就像堵车时开发的新路线一样,血液会通过其他血管绕道而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有慢性血栓,也可能没什么明显症状。


但这种代偿性通路并不可靠。一旦运动量突然增大,或者血管受到挤压,代偿就可能不够用,就会出现腿肿、疼痛的症状。更危险的是,慢性血栓也可能突然脱落,造成急性肺栓塞。


所以即使是"慢慢形成的血栓"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腿部经常不明原因肿胀、沉重,最好及时做个血管B超检查。


问:你之前不是说【血栓和斑块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但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斑块主要由胆固醇、钙化物质、炎症细胞等构成,它是长期慢慢在血管壁上堆积的。就像水管里的水垢。血栓则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吗?


答:啊,你说得对,我刚才的回答确实前后矛盾了。让我重新说明一下慢性血栓的特点:


形成机制和成分上,血栓确实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而不是像斑块那样由胆固醇和钙化物质堆积。我刚才把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


慢性血栓的典型过程是:血液在静脉中流动缓慢,血小板开始在某些点上聚集,然后纤维蛋白在这些点上不断沉积,逐渐形成网状结构。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


这和斑块形成是完全不同的机制。斑块是在动脉壁里面形成的,而血栓是在血管腔内形成的。不过它们经常会"合作":斑块破裂后的粗糙表面,很容易引发血小板在上面聚集,形成血栓。


谢谢你指出这个问题。这提醒我在解释医学概念时要更严谨,不能把不同的病理过程混为一谈。


问:是不是消除斑块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让斑块消除呢?


答:消除已经形成的斑块确实很难,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能完全清除斑块。但我们能做的是:


稳定斑块,别让它变大或破裂。他汀类药物就有这个作用,它不光能降低胆固醇,还能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会让斑块里的炎症减轻,增加纤维帽的厚度,让斑块不那么容易破裂。


有些研究显示,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让一部分斑块体积变小,但这个过程很慢,而且不是所有斑块都会缩小。关键是别指望着斑块消掉,而是要避免它继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预防新斑块形成:

- 控制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戒烟限酒,因为尼古丁和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

- 控制血压,避免血管壁受到过大的冲击

- 规律运动,增加血管的弹性

-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饱和脂肪酸


现在医学界更关注的是斑块的性质而不是体积。一个稳定的大斑块,可能比一个不稳定的小斑块更安全。


问:现在有些人非常排斥他汀类药物,这是为什么?


答:排斥他汀类药物主要源于几个误解:


第一个担心是肝功能损害。确实,他汀类药物在肝脏代谢,可能会轻微升高转氨酶。但只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问题并不大。实际上,肝功能明显受损的概率很低,而且停药后都能恢复。


很多人怕他汀会导致肌肉疼痛和无力。这种副作用确实存在,发生率大概在5-10%。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很多"肌肉疼痛"其实是心理作用 - 服用安慰剂的人也报告类似症状。真正因为他汀导致的肌病非常罝见。


还有人担心他汀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数据表明,他汀确实会轻微增加血糖,但这个风险跟它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获益比起来,实在是太小了。


最有意思的是,网上流传说他汀会导致老年痴呆。这完全是误解,研究反而发现他汀可能会降低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因为它能保护脑血管。


所以关键是要权衡利弊。对于真正需要他汀的人来说,不用药的风险远大于用药的副作用风险。当然,具体要不要服用,剂量多少,还是得遵医嘱。


问:【少吃饱和脂肪酸】具体是指少吃什么?如果多吃了饱和脂肪酸,会发生什么后果?


答: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

- 动物油脂,比如肥肉、猪油、黄油、奶油

- 椰子油、棕榈油这些热带植物油

- 一些加工食品,比如饼干、蛋糕、薯片

- 各种奶制品,尤其是全脂牛奶、奶酪


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直接影响血脂水平。它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特别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些多余的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慢慢堆积,形成粥样斑块。


更糟的是,饱和脂肪酸还会引起慢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它还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长期大量摄入,甚至会影响凝血功能,让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


但也别太极端,饱和脂肪酸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关键是控制总量,建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7-10%。比如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摄入2000卡路里,那么来自饱和脂肪酸的热量不要超过200卡路里,大概相当于22克饱和脂肪酸。


可以多选择一些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比如橄榄油、坚果、鱼类,这些反而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问:我记得你以前还说过,要少吃植物油,要是植物油和动物油都少吃,那就没什么油可吃了


答:植物油里也分很多种。我来理一理:


最好多吃的是橄榄油、茶籽油、亚麻籽油,因为它们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


要少吃的是椰子油、棕榈油,因为它们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还有就是反复加热的油,因为高温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这些最常见的植物油,关键是看使用方式:

- 用来凉拌、做酱料都可以

- 要避免反复高温油炸

- 油烟起来就说明温度太高了

- 最好别重复使用

- 开封后尽快用完,避免氧化


其实我们对油的需求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每天一个成年人也就需要25-30克油。关键是选对油、用对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少吃。


人体确实需要适量的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它们对维持细胞膜功能、合成某些激素都很重要。所以与其完全戒油,不如学会科学用油。


问:那炒菜应该用什么油呢?


答:最适合炒菜的是茶籽油,因为它的烟点高(约240度),耐高温不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含有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


花生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烟点也挺高(约230度),价格适中,味道比较中性。而且花生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橄榄油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不太适合炒菜。它的烟点相对较低(特级初榨的只有160-190度),高温会破坏它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橄榄油最好用来凉拌或者最后淋在菜上提香。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玉米油、大豆油,炒菜也能用,但要注意:

- 别让油温太高(看到冒烟就说明温度过高了)

- 炒完以后别留着下次再用

- 开封后最好一个月内用完


无论用什么油,最关键的是:

- 控制用油量

- 避免油炸

- 不要让油烟点着


关于高血压,这些你不可能全知道

从亚麻籽油到猪油:一文读懂食用油的真相与误区

量子文学,量子导演,量子演员

知识当然可以通过性传播,而且主要通过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