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槽边往事  ·  像这样开启新一年 ·  23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宁德时代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昨天  
界面新闻  ·  娃哈哈集团要转让“娃哈哈”商标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是时候打破“素质教育”的迷思,重新思考教育本质了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0-10-27 11:54

正文



擅长体育,谙熟多种乐器,掌握至少两门外语,还能抽空参加各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活动。自信、自足,阳光,这就是典型的精英名校生形象,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精英总是能收获一众羡慕敬仰的目光。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光环的背后,精英的背后也有不为人言说的痛苦:对于失败的恐惧,对于未知的迷茫,对于挑战的畏惧……“北大毕业生当中介”、“清华毕业找不到工作”,拥有名校学历的高材生们,在现实中遭受挫折的经历比比皆是。


所以精英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在美国常春藤梦晓待了二十多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有同样的感触,他发现很多美国名校学生也一样焦虑,自卑,为了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的同时,却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极度缺乏目标感。


本该是天之骄子的名校学生,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之后,进入了荣耀的殿堂,仿佛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但是在德雷谢维奇看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如何在机械的教育模式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关于这些问题,他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德雷谢维奇,是个在常青藤名校浸泡了20年的教育者,他对大学的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因此,他对美国大学的教育其实批评多多。


而他所观察到美国藤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也存在相似现象。所以,他的反思和自省,他的观察与见解,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当你身边的人不在乎出卖自己的灵魂时,你却要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魂,这几乎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虽然我经常批判那些挤到重点学校的孩子们,但我真正批判的是,强迫孩子们这么做的大人。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大学并非是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它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它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周作人说,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的四季:小学和中学是人生的春天;大学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节;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


作为人生四季路上最为丰盛的的一个季节,大学的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在告别成绩决定一切的青少年时代之后,拿什么来衡量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又值得每个人深思。


在直言不讳对美国的精英教育提出批评之后,德雷谢维奇在这本书中也对真正的大学教育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教育的首要责任是交给学生如何思考。这个答案看似简单,却直指教育的本质,剥掉了精英教育华丽的外衣,回归到了初心。



教育是个大问题,一篇文章、一本书都不足以涵盖其全部, 无论是其夸赞其优点抑或痛斥其弊端。 但我们着实需要这样的声音,尤其是 “反面的”声音,来逼迫我们关注、反思,从而改进。 毕竟教育关乎你我,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

想要了解教育背后的故事和思维吗? 赶快扫码, 加入 北山浮生读书会 ,听 为你解读这本书。


长按识别 二维码,了解教育的背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