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无滤镜也惊艳的美景!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12张图,告诉你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市有多美 ·  5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去西藏,一定不能错过八宿!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大熊猫国家公园野外调查|活动报名 ·  6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请收下这份独属于秋日的浪漫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月色之下,向月而行|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线下专场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24-09-03 17:58

正文


月色之下,银辉轻洒。自古以来,月亮便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温柔寄托,它不仅是夜空的明珠,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共鸣。月球,这颗地球的忠实搭档,藏着无数奥秘:它如何影响潮汐,表面为何坑洼遍布?而这一切,不仅关乎自然界的法则,更与人类社会的节律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跃进,我国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正逐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让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9月7日在上海浦东图书馆1号厅,我们将邀请三位嘉宾分享他们与月球的故事,《月色之下》一场关于探月、月球生态与天文摄影的演讲,让我们一同沉浸这场关于梦想、探索与发现的月球之旅中,感受那份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与震撼。


01

嫦娥奔月不是梦


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行星与它们的卫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当我们聚焦于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月球时,我们会发现它不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起点


侏罗纪四川盆地复原图(绘图:赵闯)1968年首次载人绕月的阿波罗8号拍摄到“地出”(Earthrise,在太空看地球从月球表面缓缓上升的景象) 图源:NASA


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从最初的望远镜观测,到后来的无人探测器登陆,再到未来可能的常驻月球基地,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尤其是中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更是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海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完成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巡视雷达探测的数据处理和成像工作。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实力与决心。


“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探月机器人,采用六轮车构型、太阳能动力,月面行驶速度约200米/时。车上不仅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月面勘测仪器,还能钻探月表浅层取样并分析。两只“玉兔”在月面工作时间均远超预期,成果丰硕。 博物 2022年10期


在探月之路上,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极端的月球环境、复杂的技术难题以及未知的太空风险,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以嫦娥三号为例,虽然月球车在探索过程中遭遇了机械故障,但科学家们依然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并成功揭示了月球表层以下的结构特征。


“玉兔”漫步“广寒宫” 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当月14日,软着陆于月球正面的雨海西北部地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12期


探月工程,不仅仅是对月球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更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精神的集中展现。它引领我们深入月球的每一个角落,解锁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的秘密,激发了全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无限憧憬。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飞跃,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壮丽场景,终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43位讲师



张金海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星内部结构探测。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完成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巡视雷达探测的数据处理和成像工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NSR、PNAS和Nature Astronom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相关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持基金委“嫦娥四号巡视雷达成像”专项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负责嫦娥七号月震仪研制任务。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称号。


02

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


在那片遥远而神秘的月球之上,一段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悄然绽放,“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在广袤无垠的月壤中奇迹般地破土而出。


2015年,当国家航天局宣布为嫦娥四号征集载荷方案时,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带领的团队以“月面微型生态圈科普载荷”项目从257个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的目标是在月球上构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让生命之芽在月球表面绽放


冯 · 卡门撞击坑,天河基地——绿叶发芽地


面对嫦娥四号上宝贵的3公斤载荷和仅200×200×200毫米的狭小空间,谢更新和他的团队成员设计了一个“罐子”,巧妙地将空间划分为生物培育区与精密控制区,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确保每一寸空间都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搭载种子的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内部构造


月球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选择的物种经过了上百次筛选,谢更新和他的团队突破了生物静置休眠、“旅途”颠簸、放水控制、密封控制、月面采光和100%湿度拍照等六大难题,用了不到9天的时间,让种子在月球上生根、发芽,成长出了月球上第一片绿叶,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


2019年1月12日20点,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最后一张试验照片,显示载荷内生长出的植物嫩芽长势良好。图源重庆大学


或许有一天,月球上将不再是荒芜一片,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家园。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片在月球上顽强生长的绿叶。它不仅是科学的胜利,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梦想的象征。


未来月球基地想象图  博物 2022年10期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44位讲师



谢更新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

         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院院长,重庆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载荷总设计师。获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三期关键技术先进个人,带领团队开展地外星球受控生态系统研究,2019年在月球背面开展首个微型生态系统系统试验,其成果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等评价为月球上人类第一片绿叶,获人社部、国防科工局等六部委联合表彰“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专利20余项,专著6部。


03

月影捕捉者


皓月当空,人们总会不自觉地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而有人,则选择用相机捕捉这份美好。于海童,这位年轻的天文摄影师,正是这样的记录者。他镜头下的月亮,时而细如银钩,温柔地勾勒出夜空的轮廓;时而圆如玉盘,洒下满地的清辉,让人们通过照片感受到月亮那份独特的情感。



提及月全食,那是一场月球与地球之间天文现象的浪漫诠释。满月之夜,当太阳、地球与月亮恰好排列成直线时,地球巧妙地扮演了月亮与太阳之间的天然屏障。在地球的阴影下,原本照亮月球的阳光被地球大气层中的尘埃、气体散射和折射,赋予了月球一种罕见的红色光辉,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血月”或“红月”。


2021年5月的深圳,天空上演了一场尤为独特的“带食月升”奇观。月亮在升出地平线的时候就已经处于月食状态,随着不断升起,慢慢从一个发亮的月牙,最后恢复满月的状态。在不经意间,于海童抬头看到此时的月牙正抱着剩下半边的“红月亮”,挂在海边的摩天轮上,便迅速打开相机捕捉到了这一刻。



在拍摄月亮时,于海童特别喜欢“蓝色时刻”,那是日落后不久,天色未暗,灯火初上的美妙瞬间。此时的月亮,与地面的景物相得益彰,更易于拍摄出有创意的照片。


对于天文摄影的“科学性”与“美学性”,于海童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拍摄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而他本人,则更倾向于在科学的记录中追求艺术的表达。



他用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关于月亮和星空的美好瞬间。无论是天文发烧友,还是普通观星者,在皓月当空之际,都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仰望那片无垠的天幕,感受那份来自星辰大海的温柔触碰。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45位讲师



于海童 

    格林威治

               年度天文摄影师


清华大学工学博士,相机产品经理,摄影爱好者。曾获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一等奖、国际暗夜协会摄影年赛一等奖等荣誉,作品登上NASA每日天文一图、星球研究所年度图片。



大讲堂现场讲座预约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预约现场讲座!上海浦东图书馆1号厅座位有限,机不可失,先报先得哟~


扫码相约 月色之下


活动时间|2024年9月7日14:00

活动地点|上海浦东图书馆1号厅




编辑:依依、好一

制图: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