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50家业绩大幅上升公司的情况,其中部分公司的净利润变动中值超过100%。文章特别关注了电子、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如国航远洋、晶合集成、韦尔股份、全志科技等。此外,还提及了朝鲜的军工概念。
文章中提到有50家公司业绩大幅上升,其中21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变动中值超过100%。前三名的公司分别为国航远洋、晶合集成和韦尔股份。
晶合集成和韦尔股份都属于电子行业。晶合集成正在进行55纳米逻辑平台开发,并计划进行40纳米逻辑芯片工艺平台开发。韦尔股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CIS供应商,车载CIS芯片市占率29%,位居全球第二。
文章中还涉及了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如牧原股份、新北洋等,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文章最后简单提及了朝鲜的军工概念,但没有提供具体的信息或细节。
在50家业绩大幅上升公司中,有21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变动中值超过100%,排在前三名的公司分别为国航远洋(1007.83%)、晶合集成(790.9%)、
韦尔股份
(542.5%)。其中,晶合集成和韦尔股份都属于电子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领跑业绩扭亏股:
6家业绩扭亏股,从行业分布来看,有2家属于基础化工,其余分属于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和汽车。
1、全志科技(300458):
公司参与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名称为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聚源芯星基金募集规模23.05 亿元,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中芯聚源。公司投资人民币 10,000 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聚源芯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车规级芯片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在多个客户产品方案上落地,可为包括智能中控、智能后视镜、液晶仪表盘等各类智能驾驶舱应用提供支持。
2、晶合集成(688249):
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经公司业务及财务部门初步核算和预测,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到68亿元,同比增长33.55%到35.54%。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2.7亿元到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44.01%到837.79%。
公司目前正进行55纳米逻辑平台开发,未来将以此技术为基础,进行40纳米逻辑芯片工艺平台开发,将运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多晶硅栅氮氧化硅绝缘层栅极(Poly/SiON)工艺技术,大幅提高生产良率及运作效率。公司将自主开发28纳米逻辑及OLED芯片工艺平台,将运用金属闸极工艺( HKMG)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减小漏电,而且由于高介电层绝缘层的等效氧化物厚度较薄,因此还能有效降低栅极电容,提升电晶管驱动能力。
从成立至今九年时间内,晶合集成加大自主研发,实现90纳米、55纳米、40纳米,到28纳米的跨越,不断向高阶制程突破迈进。
3、牧原股份(002714):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及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
4、新北洋(002376):
公司是智能设备/装备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近20年的深耕和积累,依托优秀的技术创新能力,规模生产能力,产品服务能力和客户的信赖,在所涉足的产品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行列。公司是国内专用扫描产品的领先品牌,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在该业务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公司是智能自助终端产品领域领先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商,拥有智能快递柜设备,智能售货机设备等细分领域最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在智慧金融产品领域,经过多年持续创新发展,公司已成为业界知名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物流领域,随着对该业务的快速布局和创新,公司已成长为物流自动化设备/装备领域国内知名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5、韦尔股份(603501):
全球第二大汽车CIS供应商;公司车载CIS芯片市占率29%位居全球第二,拥有从环视到ADAS以及自动驾驶等车载应用所需的全套成像解决方案,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
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22.67亿元到24.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5.35%到569.64%;
在第三季度,韦尔股份实现净利润约9亿元到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大幅增长。韦
尔股份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复苏和下游客户订单的增长。
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导入以及汽车市场自动驾驶应用的持续渗透,推动了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显著提升。
6、博俊科技(300926)
预计其前三季度净利润3.4504亿元—3.9952亿元,同比增长90%—120%。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充足,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稳步提升。
二、朝鲜这是什么情况,关注军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