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落实《上海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的通知》(沪经信研〔2024〕256号)要求,打造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标杆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本市新型工业化。现向各单位征集2024年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应用场景案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按照《上海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坚持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增效、绿色化节能降碳;积极推动3+6重点领域协同转型、基础平台支撑和技术创新赋能协同行动,通过绿色智造实现更高水平的提质增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更大力度的节能减排,积极推动生产方式协同转型。为进一步发挥标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现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能源双碳等重点领域开展本次应用场景征集工作。
电子信息领域,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等关键环节,提升电子终端产品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的应用场景。
生命健康领域,聚焦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等重点环节,数字技术在生物医药绿色化制造的应用场景。
汽车领域,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推进智慧绿色供应链及相关产品集成化、绿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场景。
高端装备领域,聚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领域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全过程数字化应用,推动智能化低碳化改造的应用场景。
先进材料领域,聚焦化工材料、精品钢材、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制造领域,促进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等数字化应用和绿色化协同的应用场景。
时尚消费品领域,聚焦时尚服饰、特色食品、智能轻工等制造领域的数字设计、绿色设计,提升绿色低碳消费品供给的应用场景。
能源双碳领域,聚焦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能源管理中心、分布式供能、多元储能、绿色微电网、虚拟电厂、数据中心绿色化升级等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有利于供能、储能、用能系统协同调控智能运营的应用场景;聚焦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供应链等数字化协同应用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再生资源利用、高端智能再制造、关键零部件梯次利用、智能包装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深度融合等应用场景。
1.应用场景申报主体可为场景需求方、建设方、运营方、服务方等。申报主体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管理制度建全,信用状况良好,具备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
2.应用场景可包括基于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实现设备、产线、工厂节能减排降碳,以及绿色协同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再制造、零碳园区建设、产品碳足迹管理等数字化创新应用,体现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和业务逻辑的高度适配。
3.应用场景应符合生产实际,流程、工艺、环节等可清晰表述,实施效果显著,带动作用强,对相关行业或企业、园区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4.鼓励跨领域、多功能的综合性应用场景,能够支撑数字化绿色化技术、产品的协同化、系统化、高端化应用发展;鼓励面向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场景应用延展。
2.评审遴选。
申报征集结束后,我委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选,评审采取专家评审、集中答辩或现场考察等方式,对通过评审的标杆应用场景将进行发布和宣传。
3.支持措施。
评选后入围的应用场景将收录至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案例集,同时依托重点园区、企业、行业等组织绿色低碳交流会,开展典型应用场景对接和重点推荐。此外,入围场景将推荐纳入国家和长三角相关部门的典型案例征集名单。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
项目申报办公室:李老师
电话/微信:15901996329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产业政策服务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权威的产业政策辅导服务平台,指导企业申请各类政府无偿资助专项资金,包括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发改委、商委、科创办以及各区部门项目,专业申报,重点立项。
1、政策整理和匹配
了解哪些产业是政府鼓励和扶持的对象、什么时间申报、有什么具体的规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申请的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
2、项目材料充分准备
在了解了有关政策和企业的基本条件大致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提交申请材料,在申请过程中,申请材料必须充分准备,把企业的优势和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出来。但如果企业不具备与此相关专业的项目材料编写申报人员,建议寻求专业服务机构的帮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具体政策发布后,一般具有10-30天左右的申报窗口,为避免错过申报、准备不充分或条件不符合等问题,企业需要提前统筹进行政府项目申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