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十二路全线通车一年多
卡脖楼为啥拆不掉?
BRT车道闲置
为什么不能先让社会车辆跑一跑?
济南要解决交通拥堵
这些“硬骨头”不得不啃!
纬十二路自北向南经过“卡脖楼”,五车道变成了三车道。
“在经六纬十二路口的西南角有座小楼,让纬十二路拓宽的功效大打折扣,自北向南的车道经过此处时由五车道变成了三车道。原本畅通的大通道,在这里被卡住了脖子。”住在附近的市民周先生说,由于车道变窄,早晚高峰时段,经常会发生严重堵车。
纬十二路拓宽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栋小楼屹立不倒?
小楼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这栋楼叫道德商城,上世纪90年代建的,1995年回迁,大部分商铺卖给了小业主;2015年左右,纬十二路拓宽综合整治,槐荫区建委成立了指挥部,负责拆迁工作,至于当时为什么不拆,街办也无从知晓,现在指挥部也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拓宽时,也有此方案,但楼梯和空地下面是停车库,一些业主反对,就作罢了。
事实上,这栋小楼几经考验,都没有被拆除,比如十多年前,附近经六路拓宽,考虑到自西向东的车辆在路口右拐问题,也曾打算拆除这栋小楼,最后也没有拆除。
据介绍,道路拓宽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曾来摸底调查,按照当时的房价,仅这栋小楼拆迁款就得3个亿。“这栋楼面积约2万平方米,还住着8户居民。”
居委会负责人说,要拆还不能只拆这座小楼,西面紧挨着的还有居民楼,500多户,好几万平方米,再加上去年房价大幅上涨,根本拆不起。
家住济南锅炉厂附近的李先生,都是开车上下班,在他印象中,2012年底,济齐路拓宽通车后,这条路并不十分堵。2016年初,这条路画线,设置了两条BRT车道,就逐渐开始变堵了。
济齐路沿线的BRT快速公交车道(济南日报记者 范良 摄)
“BRT车道划好了,却迟迟不通车,社会车辆又不允许在上面跑。”
很多市民纳闷,既然BRT短期内不开通,为什么不能让社会车辆先跑一跑,等开通之后再恢复,这样也能缓解周边交通压力。
“我们此前也接到过很多这样的建议,认为有一定合理性,就去找公交公司谈。”济南交警相关负责人刘女士说。然而,交警的建议被公交公司婉拒,原因是BRT车辆已经到位,站台等设施也已经基本健全,快具备通车条件了,如果突然允许社会车辆通行,通车后还得改回来,没必要。
记者就此向公交公司核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纬十二路通BRT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唯独还没有通电,一旦通电,就可以开通。但具体什么时间开通还没有时间表。
硬骨头,终究是要啃的
济南交通拥堵,全国闻名,这一方面当然与城市东西狭长、道路资源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有道路资源没能充分利用,或者利用效率不高有关。于是今年济南一狠心,决定打通25条断头路、瓶颈路,人们无不拍手叫好。
然而也有一些担忧,决心真能贯彻下去吗?就比如前几年拓宽的纬十二路,投资不少,当时决心也很大,但建成后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影响之大,不言而喻。我们常说 “一尺未通,万丈闲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一条瓶颈路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和无奈,比如纬十二路,都知道应该在拓宽时,拆掉那栋小楼,但资金缺位,一时又难以解决;又比如刚刚打通的共青团路,济南市中医院东侧也存在“卡脖子”小楼,应该拆掉,但谈何容易,拆这栋小楼是另一个项目的事儿,与打通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