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总
CO
₂
和
CH
4
的吸附以及等容吸附热
图7 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亚烟煤模型中的
CO
₂
吸附选择性
图8 亚烟煤模型在
300
K时的
CO
₂
选择性模拟结果与已有研究在
323
K
时确定的烟煤
CO
₂
选择性实验
分子模拟结果明确表明,与
C
H
4
模型相比,亚烟煤模型的
CO
₂
吸附速率显著较高。
这是因为
CO
₂
的吸附比
C
H
4
的吸附产生更多的等容吸附热。
由于煤对
CO
₂
的吸附亲和力高于
C
H
4
,它能增加
C
H
4
并支持
CO
₂
存储(
CO
₂
-ECBM)。
此外,模拟结果揭示,在两种气体的二元混合物中,
CO
₂
在所研究条件下的吸附亲和力大于
C
H
4
。
随着压力的增加,
CO
₂
的吸附选择性迅速下降,然后趋于平稳。
在压力低于6 MPa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选择性明显下降。
然而,当施加的压力大于6 MPa时,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较小。
结果表明,
CO
₂
和
C
H
4
在亚烟煤中的吸附是不同的。
这些结果还提供了关于
C
H
4
和
CO
₂
的混合气体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的行为表现的重要新信息。
在等容吸附热(Qst)方面,
CO
₂
较高的Qst值表明,相较于
C
H
4
,
CO
₂
分子更强烈地被亚烟煤吸附。
这可能是由于
CO
₂
分子与煤表面官能团之间存在更强的范德华力或特定的相互作用。
而
C
H
4
的Qst相对较低且稳定,表明其吸附相互作用较弱。
这可能是因为
C
H
4
是非极性分子,其与煤表面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较弱。
因此,
C
H
4
的低Qst表明从亚烟煤中解吸
C
H
4
可能更容易,从而促进
C
H
4
的回收。
而
CO
₂
的Qst值较高,表明亚烟煤可以有效地吸附
CO
₂
,使其成为
CO
₂
封存工作的潜在候选材料。
总体而言,这些发现为优化尼日利亚的
CO
₂
-ECBM开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表明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马穆和恩苏卡地层的亚烟煤对
CO
₂
相较于
C
H
4
具有优先吸附特性。相关人员利用本研究的见解指导政策指定,可以提高
在尼日利亚实施
CO
₂
-ECBM开采和存储的经济可行性,并有助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