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叔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草莓价格“惊喜”啦!最低每斤“个位数”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临时封闭!沈阳故宫发布重要通知 ·  10 小时前  
新北方  ·  刚刚,江苏泰州兴化市发生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叔

当务之急不是借钱消费,而是攒钱养老

槽叔  · 公众号  ·  · 2020-11-03 12:03

正文


我是槽叔,《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的作者。

蚂蚁金服被约谈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看似是因为马爸爸口无遮拦、祸从口出。实际上是监管对于透支消费这件事,早就看不惯了,需要下一剂猛药,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今天,这个时机恰到好处。

解读这件事,还需要更宏观的视角。就在5天前,五中全会的公告白纸黑字地明确了一个任务:

实施 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终于,老龄化这3个字不再藏着掖着了。现在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怎么办的问题。

民政部说,“十四五”期末(2025年)我们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什么叫“中度”呢?就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个亿。

一个常识:当一个事情进入中度时,也意味着中短期内只会向重度发展,很难反向逆转。所谓的“中度,”只是一个开头。

就像你上初中时妈妈会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你的生活会和小学很不一样,你的作业会越来越多。但你妈只说了初中,还有高中呢,高中是什么样?当时的你,心里毫无B数。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这边,公报还热乎着呢,那边,一半利润来自小贷公司的蚂蚁金服锣鼓喧天地上市了。



被误解的“消费”


很多人觉得经济需要消费拉动,鼓励消费是应有之义。这句话没错,但对年轻人来说,消费根本不需要鼓励。

你就算拼命摁着他,往死里摁,他也要去买买买。就像分床睡的中年人早已体会不到荷尔蒙爆棚的感觉,年轻人的事儿,有时候你真的理解不了。

就是在这样一种消费主义思潮下, 借钱消费 ,最终成为了问题。

支付宝搞过一个宝呗青年计划,你把闲钱存到余额宝里,并使用花呗进行消费,你就是宝呗青年。

很多人年轻人听到宝呗二字,整个肾上腺素都爆表了。尤其是单身狗,他们是没有机会被叫宝贝的。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只要在支付宝App上动动手指,就有人天天叫你宝贝。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20年前的杀马特话术,放到今天依然成立。

宝呗青年也许不算什么问题,但花呗的某些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花呗的还款时间是每个月9号,而大多数社畜的发工资时间往往是10到15号。工资还没下来,人家就催着你还款,怎么办呢?借一笔钱先还上吧。

在发薪日之前着急还款所以先借一笔钱,这个东西有个专有名词,叫 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 ,不要小看发薪日贷款,它非常可怕。

美国的谷歌和脸书早就颁布了一个政策,全面禁止并下架发薪日贷款的广告。说白了,你不能在我的互联网生态里宣传发薪日贷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用户选择对自身有害的金融产品。

即使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发薪日贷款也被认为不道德的(unethical )。那什么是道德的呢?

举个例子,美国大学生贷款上学,贷款买车,这都是理性推演的结果。借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具备了偿还这笔贷款的能力。

何况上学是刚需,买车也是刚需( 背后的逻辑是美国广袤且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地理条件,和相对没那么贵的购车成本 )。这两类贷款,合情合理。

但发薪日贷款是没有这样的逻辑前提的。你仅仅是因为还不上,就可以额外得到一笔钱,这是什么意思?



被纵容的“借钱”


该不该让年轻人轻轻松松借到钱?

或者说,轻轻松松借到钱,是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

当然不是。

这句话必须包含一个前提条件:当一个人满足要求时,才可以轻轻松松借到钱。所谓的要求,无非是还款能力和消费习惯。借钱要看抵押物,天经地义。

在银保监会的点名批评里,这段话写得特别精准:

“金融科技公司更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更多依据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往往形 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钱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熟悉公文写作的人都知道,假大空的话好写,具体业务细节才是最考验能力的。监管上述内容,饱含了对蚂蚁业务模式的深入研究,有种“老子憋了很久了终于可以说出口”的感觉。




被忽略的当务之急


和大多数人的理解相反,借钱的反面不是不借钱,而是攒钱。

在一个老龄化愈发严重的社会,当务之急不是借钱消费,而是 攒钱养老

蚂蚁金服有没有帮助年轻人养老呢?当然有。它也买养老金,比如拳头产品,全民保养老金(分红型)。

之前分析过 这款产品。2020年,它卖了67个亿。 大概估算了一下,对应的手续费(也就是蚂蚁金服的收入)大约在2个亿左右。 在蚂蚁庞大的体量里, 这笔收入 基本可以忽略不 计。

卖养老保险不赚钱,而且消费者也不太买单。

年轻人兜里的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我这1000块钱,如果买了养老金,就无法用作戴森吸尘器的首付了。毕竟租房也要好好活着,不能亏待自己。 我不想去评价这个观点的对错,反正我刚毕业和未婚妻租房时,连小狗吸尘器都不舍得买,别说戴森了。

对了,我也不是建议大家去支付宝上买养老金,毕竟支付宝的养老金确实不咋地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养老储蓄是件难事,才需要蚂蚁金服这种体量的公司扛起大旗,传播攒钱养老的观念啊。




理应被传播的养老理念


之前科普过一个方法论 ,养老不能只靠社保养老金,你要做三件事。

第一,买商业养老保险
第二,买长期基金
第三,买一二线核心地段的优质不动产

这3件事,重要性从高到低,国家鼓励程度从高到低,执行操作难度从低到高。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买养老金?我选择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不也挺安全吗?货币基金1.5%,债券基金5%。没问题,你可以买,只要你买了、攒钱了,就可以了。做了,就比不做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