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可以先分析一下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设立的动因,再具体分析设立设立“柴达木省”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说说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设立的动因。我国自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来,历经明清两代的优化调整,至清末基本定型,总体框架一直传承至今。在民国期间和解放初期,虽然有许多局部的变化,但最终回归到清末的大框架内。
民国期间的调整,主要是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东北九省,解放后又重新调整为东北三省;将内蒙古地区调整为绥远、察哈尔、热河,解放后又调整为内蒙古自治区;在西南新设西康省,解放后又撤销;设立了12个中央直辖的特别市,解放后大部分撤销。
解放初期,也新设过平原省、旅大行署区等新的省级行政单位,将安徽分为皖南皖北,将江苏分为苏南、苏北,将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但后来也逐步取消。
改革开放后,省级行政单位一直较为稳定,比较大的变化是新设了海南省、重庆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回归后设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那么问题来了,新设一个省级行政区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呢?以改革分开放后的例子看,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只要是为了适应一国两制的制度。设立海南省,是为了开发海南岛,促进经济建设;设立重庆市,是为了三峡工程建设后的库区管理、移民工作,以及在西部形成一个具有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
回到“设立柴达木省”的问题,有没有必要设立这么一个省?能不能这样设?需要给个理由先,也就是有没有内在动因。
地理答啦认为,从经济建设看,柴达木适合保护,不适宜开发;从管理便利看,目前青海省——海西州——各县市(行委)的体制已经可以有效的管理这一区域;从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看,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且目前成效显著,没有必要设立一个省专门去做保护。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