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沟通、相处的问题,几乎成了每一位爸爸的心病。讲多了,怕拔苗助长;讲错了,怕耽误成长;不讲吧,又错失了和孩子相处的最好方式。
究其原因,往往来自父亲的三种尴尬:
·
我们对世界有限的认知,难以应对孩子那充满好奇和无穷探索欲望的天性;
·
自身成长中教育的不完整,导致我们
不知道,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有助于
孩子灵魂培育、健康成长和人格完整。因为,
很多问题我们自己都没有搞明白
……
·
想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却并不
知道,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
名校父亲写给孩子的成长礼
”三书。
三位作者出身名校,大多是各自领域造诣极深的知名学者,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陪伴孩子一路成长、育有所成的好父亲。
他们对这个世界不但有足够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同时,他们有广阔的眼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懂得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父亲的耐心与关爱,对孩子思维方式的理解,让他们懂得如何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深入的道理——
何怀宏
《孩子,我
们来谈谈生
命》
当下,轻生的悲剧不时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大多都是年轻人,甚至不乏孩子。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孩子仅仅因为被老师批评、跟父母拌嘴这样的小事,就敢自杀?我们亟需一次对于生命的反思,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的《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正是一本
帮助父母为困惑中的孩子拨开迷雾,指引他们热爱生命、追求有价值的人生的经典读物。
◎补上成长缺失的关键一环,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灵与心理韧性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只有对死亡的禁忌,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应对——对生命的困惑,对死亡的恐惧,对善恶的追问。
这些我们少年时无处问寻的问题,孩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解答。及早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灵与心理韧性,更能引导孩子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生活,活出自我的决心。
◎最佳亲子共读:化身哲学家与孩子沟通交流,给自己补充精神动能
这本书,不但蕴含了一个哲学教授对生命本质的长期思考,更是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时,专门为孩子写就的答疑解惑之书。因此,不仅适合可以独立阅读的孩子们细读,更适合家长自己阅读,帮助破解与孩子交流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借助一个北大教授的智慧智慧,与孩子沟通交流,给自己补充精神动能。
本书30年来多次再版,以其经典性不断回应父母们与孩子所面对的难题,使无数家庭与孩子受益。作者哲学家与父亲的双重身份,让他的文字既深刻又充满温情,深入浅出,读来轻松愉悦又发人深省。本版为最新精装本,装帧小巧精致,新增大量精美插图。
有读者评论:“这时代很少有人再这样与我切磋讲谈了,读进去,才觉得,真好!我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童年”;“是对孩子说的话,更像是对自己的鼓励”。
-2-
赵洪云《爸爸与小孩》
如果说,好的社会,是一种基于自治、平等的契约关系,那么,一个好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绝不可能是单向度的——不是父亲对孩子单向的物质供养,也不是父亲以爱之名的强制,而是需要爸爸与小孩共同去经营的一种双向度的关系。
在这种双向度的亲子关系中,成长是孩子分内的事,父亲需要做的,不是单向度的供养,不是为孩子设计好人生,也不是教孩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某生活。正相反,父亲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正如《爸爸与小孩》一书的作者赵洪云在书中写道:
和小孩探索世界,每一次关于思想和精神的交流,就是一次成长,这是小孩的童年,也是爸爸的童年,孩子的成长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归根结底,
一个好父亲讲道理,在于给孩子创造一种体验。
正如赵洪云在
《爸爸与小孩》一书中所记录的一个个与孩子对话的场景,里面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却是一个好父亲用他的亲身经历写出的一份参考答案。
赵爸爸是中科大、清华的高材生,身在创业公司,也很忙,但总能利用一些碎片时间,
和
孩子一起玩耍,
一
起思考,
成为孩子的朋友。
在这本书中,父亲和小孩探索世界,每一次关于思想和精神的交流,就是一次成长,孩子在成长,父亲也能借着孩子的成长而得到成长。
这套书为很多纠结的父母提供了一整套可参考的体验。
买一本放在枕边,随手翻一翻,就像在看一个就在
我们身边的“模范父亲”:
作者赵洪云既是一个好公民,有良知有底线;
他也是一个
企
业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
最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个亲
子关系的
沟通高
手,
能把自己的精神品格、人生智慧,通过交流、沟通说进孩子的心
里
,塑造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价值观
。
读书人圈子里,《小王子》几乎无人不知,它被翻译成 25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量已达5亿册;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虽不出名,却在20世纪最佳法语书评选中,力压萨特、加缪等一众诺奖得主一举夺魁;作者及书里的形象,甚至被印在法币上……
《小王子》感动了几代人,保留了无数人美好的童年回忆,没理由在我们这里失传……可是,很多人表示,每次读小王子的故事虽然都被深深的触动,但却说不出所以然。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哲学家周保松的《小王子的领悟》
,正是一本把我们能够感受到却无法清晰表达的“感动”说明白的好书。
《小王子的领悟》是周保松先生阅读《小王子》数十年的领悟,也是他送给五岁女儿的成长礼物,他想借本书和女儿分享,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由。本书一出版即在香港书展获奖,刘瑜、陈冠中、陈嘉映、崔卫平、钱永祥等力荐此书。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