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最前线
创业最前线隶属于湖南投资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投资家咖啡和创业者社群,是专注于创业服务领域的集团品牌,拥有以创投服务为主题的咖啡服务、创投服务、猎头服务、传媒服务等业务,创业社群聚集10万名精准创业者和投资人。创业找靠山,就来创业最前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  昨天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  昨天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渐入佳境 ·  昨天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渐入佳境 ·  昨天  
思诺财富  ·  两个方向:左手YS+右手DS ·  2 天前  
思诺财富  ·  两个方向:左手YS+右手DS ·  2 天前  
环球网  ·  首次成功尝试!星-机-船协同观测 ·  3 天前  
环球网  ·  首次成功尝试!星-机-船协同观测 ·  3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2600吨风电安装船,交付! ·  5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2600吨风电安装船,交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最前线

40岁创业,做出拥有4家上市公司、700家企业的千亿帝国却全部送人,这样的“傻子”你见过吗?

创业最前线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7-16 22:21

正文

说起横店,大家都知道这是拍戏的地方,无数的“抗战神剧”都是在这里拍摄。


30年前,横店只是一个位于浙中的偏远小镇 ,只有一条街道,四处是荒山野岭,人均年收入只有75元。


有一个人,40岁时带着乡亲们开始创业,从无到有做起了 缫丝厂、废铅回收厂, 前前后后做了700家企业!


60岁时,他开始二次创业,硬是把山沟沟炸出了一片地,建起了一片足够以假乱真的故宫、民国街、珠江......曾经的小山村变成了“东方好莱坞”!


20年后的今年,他已经80多岁,集团规模上千亿,年收入631亿, 但他选择把企业分给大家,自己没有拥有一点股份。


他就是“横店之王”,82岁的徐文荣老爷子。




没有他

你就没法陪爸妈看抗战神剧了



据说,在横店,1年有50、60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平均每天300个“鬼子”被“打死”。有网友调侃: “横店一年死10亿鬼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在这里,机枪手在八百里外就能一枪干掉鬼子;



飞机来了不用怕,手雷也能把你炸下来;



最厉害的是这个,“自行车+轻功”,看完之后还敢说自己会骑自行车吗?



笑归笑,可别看不起横店, 如今的横店集团 市值千亿,拥有四家上市公司 年收入600多亿,市值超千亿元,而影视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


3个月造160座房子

横店影视城就此诞生!

关于横店影视城的由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1995年,著名导演谢晋想拍香港回归献礼大片《鸦片战争》,在全国各地造景无门,最后求助于徐文荣,双方一拍即合。


谢晋导演


而当时《鸦片战争》美术指导张大帅却说了另外一个故事:


1995年底,他陪谢晋导演到东阳看景,被徐文荣知道了,恰好徐文荣当时考虑发展文化产业, 觉得有合作的可能,便主动邀请他们到横店。


在酒席上,徐文荣听说这是要为香港回归拍电影,觉得是个大事,立马承诺: 我来帮你们造景,别人用1年,我用3个月!


谢晋导演只是以为徐文荣喝多了乱吹牛,也没把这事当真,而且他也很不喜欢横店,张大帅回忆,导演离开时,一上车就双手一甩: “这地方怎么拍啊?没法拍!”


谁知第二天徐文荣就派出一位副手来谈合作,从横店追到北京,再从北京追到上海,结果就谈成了。


这两个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个故事,徐文荣没有放过送上门的机会;第二个故事,徐文荣用最大努力抓住机会。



不管故事是怎么样的,反正徐文荣接下了打造“南粤广州街”的单子,为期3个月。


在这件事上, 徐文荣显示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执行力。 当时横店所在的东阳是全国有名的木雕之乡,盛产能工巧匠,徐文荣拉来了上百个施工队,准备开工。


1、3个月造160栋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


签约后第二天,徐文荣就去看了现场,第三天就决定炸掉3座山。


接着120个工程队开始动工,每个工程队建一栋房子,徐文荣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3个月后,包括官府、民宅、当铺、赌馆、妓院、烟馆在内的160多座建筑拔地而起,还包括珠江口岸。


《鸦片战争》剧照


2、为了“做旧”跑去挖野坟


谢晋导演对制景很追求细节,筑墙只能用青砖,红砖不可以,屋顶瓦片必须用木柴烧制。道上的石板,一定要真的,旧的。


为了解决旧建材紧缺的问题, 徐文荣唯有让人去各个乡收购砖瓦,花大价钱买下从墓地拆下来的旧石板用来铺路,这还不够,就去偏僻的地里挖野坟。


3个月后,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19世纪南粤广州街”拔地而起,谢晋导演相当满意。


横店影视城“19世纪南粤广州街”


此后,横店影视城一炮而红,正在筹备《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也找到了徐文荣,当时陈凯歌已经画好了秦宫殿的图纸,但筹备了4年都没人敢接过这个活。



徐文荣一看, 立刻决定拿出1个亿,“炸掉5座山来建秦王宫”。 本计划1个月完成的秦王宫,8个月就完成了。


据说,秦王宫建成当天,陈凯歌的美工面对恢弘的秦王宫大哭一场,“100%还原了历史。”



“我性格不服输,认定的事情,哪怕再多人反对,也会坚持去做。” 徐文荣坦言。


徐文荣和他身后的横店影视城


接着,徐文荣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拿出30亿元,打造了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香港街、江南水乡、华夏文化园等13个影视基地,削平大小山头近百个。



在这之后,不少剧组蜂拥而来,靠着场租费和门票,横店收入不菲,但在1999年徐文荣决定: 横店影视城从此免收场租。


因为这一决定,横店一年损失了近2000万收入,内部自然不少反对,但徐文荣看得更为长远:那么多人过来,一年的消费多少?旅游产业链不就形成了?


果然,全国各地的剧组闻讯而来,《英雄》、《无极》、《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是在此拍摄完成。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有剧组就有明星,有明星就有游客,再加上一大批仿古建筑,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雏形显现。


据统计,横店影视城已经累计接待剧组1600多个,拍摄影视剧近5万集(部),国内三分之二的古装剧出自横店,累计吸引游客突破1.3亿人次。


就连外媒也忍不住赞叹: 这是东方的好莱坞!

他创造了横店的一切

却把一切留给了横店

2016年,横店集团营业收入631亿元,资产过千亿,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徐文荣却在横店集团并不占任何股份。


在1993年的股改大潮中,徐文荣独创了社团经济模式, 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社团范围内的成员共同所有(即共有)。


目前,横店集团的所有权,掌握在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东阳市影视旅游促进会、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三个社团法人(合称为横店“三会”)手中。


而徐文荣没有股份,只是领取工资和“一点奖金”,他从未公布过资产,也拒绝入选慈善榜与富豪榜。


但在他管理横店集团期间, 社会公益投入达70亿元 ,医院、学校、污水处理厂、发电厂都在横店建了起来。



横店夜景


2001年,66岁的徐文荣退休,之后,他开始第三次创业: 建造一座圆明新园。


这是徐文荣一直以来的心愿,让大家见证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的辉煌,同时提醒大家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由于离开了横店集团,这个项目完全靠他自己个人集资,银行不肯借钱、又被举报非法用地,他十分委屈,甚至写好了遗言:圆明新园没建好,下一代要帮我建。


历时近10年,几经波折,在2017年圆明新园终于成为了现实, 但徐文荣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当地居民的收益 :5年内年游客量可达4000万人次,带动第三产业收入500亿元,就业人数10万以上。


圆明新园

靠“收粪便”小试牛刀

40岁开始创业

3年赚得5倍利润!

1935年,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爷爷和父亲都是卖冰糖葫芦的,虽然赚不了多少钱,却给年幼的徐文荣心中埋下了经商的种子。


60年代时,徐文荣还在东阳农村当农民,偶尔听说地广人稀的安文山区种玉米肥料奇缺,而他知道有一种比尿素肥力还高的农家肥“马桶砂”(大粪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


凭借信息优势,徐文荣向公社提出“以肥料换粮食”,征得同意后他数次北上上海,挨家挨户收“马桶砂”,收集了1500多斤,最后不仅换回了1000多斤玉米,他自己也赚了1200元。


徐文荣没有留下这些钱,除了少量留给家里应急,他把所有的粮食和钱都分给了村里的低产户。


这件事算是徐文荣创业生涯的“小试牛刀”,但却深刻展现了徐文荣的为人:


一是 胆大 ,别人不敢做、没把握的事情徐文荣就是敢做;


二是 无私 ,赚钱不为个人,而是为了让大家一起致富,一起赚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昨天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昨天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渐入佳境
昨天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渐入佳境
昨天
思诺财富  ·  两个方向:左手YS+右手DS
2 天前
思诺财富  ·  两个方向:左手YS+右手DS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2600吨风电安装船,交付!
5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2600吨风电安装船,交付!
5 天前
全球流行风尚  ·  当毛呢大衣搭上打底裤,太美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