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涛,
S1440510120015
江苏省管辖
13
个地级市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未来江苏城镇格局以“一带两轴,三圈一极”为主。
2017
年上半年江苏省
GDP
总额超四万亿,在全国
31
个省及直辖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广东省;
GDP
同比增长
7.2%
,高于全国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0.6
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回落
1
个百分点。
2017
年全年江苏省目标
GDP
增速为
7-7.5%
。
经济实力分析:江苏省内而言,南京、苏州、无锡最强;南通、常州、盐城、徐州次强;泰州、扬州、连云港、镇江较弱;淮安、宿迁经济最弱。具体来看淮安、宿迁经济规模小,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镇江、连云港经济增速下滑较快,经济、财政实力较弱,因此整体经济实力较差。
债务压力分析:截至
2016
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居全国首位,整体债务率
62.9%
,今年以来,江苏省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控新增债务,规范举债融资行为。从存量城投债余额分析,江苏省内,镇江、连云港、常州债务压力最重,盐城、泰州债务压力较重,无锡、淮安、徐州、扬州债务压力较轻,南京、苏州、南通、宿迁债务压力最轻。其中,苏北区域近年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较高,债务压力相对较重。
苏南苏北差异缩小。苏南是长三角最发达、地方财政最强的区域,但金融危机以后,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苏南遇到转型升级困境,而苏北经济持续改善推动了苏南苏北经济差异缩小。基建发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用将逐步显现,对于后续的债务化解也存在正面作用。
根据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债务压力、区域典型城投企业信用风险三个方面综合判断,就江苏省内信用风险系数而言,(
1
)最高区域:镇江、连云港;(
2
)较高区域:泰州、淮安、宿迁、常州;(
3
)较低区域:南通、无锡、徐州、扬州、盐城;(
4
)最低区域:南京、苏州。经测算,信用甄别结果与区域城投债收益率水平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