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谈带领我们孩子归向基督的10个实际方法。
当我们老看这些实际方法时,请记得我们可以操练这所有的方法,但是圣灵若不赐福这些努力,我们的孩子还是不会来到耶稣面前。我们所做的并非一定就能结出果子。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靠信心而行并依靠圣灵大能。我们必须要持续地祷告,恳求圣灵把我们的孩子带入主的救恩之中。那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我们当做什么才能带孩子归向基督呢?
1
.我们必须要完全认识到我们的孩子需要耶稣和他的救赎。
这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实际可操作的方法,但作为起点却是最实际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除非我们看到他们的需要。作为亚当的后代,我们的孩子在母腹中就有了罪并在罪中出生,因此他们是“可怒之子”(参弗
2
:
3
)。除非他们重生了,否则就不能进入神的国(参约
3
:
5
)。没有基督,他们必然灭亡;实际上,他们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参约
3
:
36
)。只有非常强烈地知道他们有需要,我们才会时刻想到尽一切所能并坚持不懈地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
我们可以让孩子上基督教学校接受好教育,带他们到教会,甚至教导他们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义。但如果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不是“孩子,你们需要基督”,我们并不是真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没有耶稣,我们的孩子不能重生,不能相信福音,不能认罪悔改,不能得救,不能进神的国,以后也不能被接纳进入天父的家。他们需要耶稣。我们必须要热切祷告有一天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
2
.我们必须意识到孩子属于主。
我们必须明白信徒的孩子不是属于父母而是属于神的。他们在三个方面属于神:神是他们的创造者。神是他们在天上的赐福者。神是与他们立约的神。不仅如此,神在许多方面看顾我们的孩子。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参徒
17
:
28
)。只能靠着神的帮助,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所有的艰险、软弱和危难中存活。他的圣约表明他愿意成为我们孩子的神。
因为我们的孩子属于神,他们就是神给我们的礼物(参诗
127
:
3
;
来
2
:
13
)。哈拿非常清楚这一点,给她的儿子起名叫撒母耳,意为“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参撒上
1
:
20
)。
因为他们属于神,我们的孩子就是神国和圣约的后代(参创
17
:
7
;
徒
2
:
39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受洗并作为约民、神家中的一份子归入有形教会(参来
3
:
6
)。我们如果不明白圣约养育的重大意义,那我们给孩子施洗不过是家庭传统,甚至更糟,只是一种迷信,认为受洗可以有“好运气”。
在神的真理中并靠着神的真理养育圣约孩子的魅力不在于我们可以假定他们重生。就像前文所讨论的一样,我们的孩子出生时就有优势:从出生就可以听到基督的事;生活在一个敬虔的家中;在有圣道传扬的教会团契中成长等。因此,我们用圣约的蒙恩途径把孩子带到基督面前,相信神会在他们心里动工以至于他们可以成为恩约所有丰盛恩惠的真正参与者。
3
.我们必须要把孩子交给神。
我们不只在孩子受洗那天把他们展示给神看下;而是根据受洗的真意,我们必须每天都要把孩子交给神,意识到我们完全依靠神把所有基督受死所买赎的恩惠传递给他们。因为哈拿意识到撒母耳是来自神的礼物,所以一断奶之后她就把儿子归还给神(参撒上
1
:
24-28
)。而且,因为我们知道神喜悦在圣约家庭的谱系中动工(参玛
2
:
14-16
;徒
2
:
39
;林前
7
:
14
),我们每天都把全家人交托给神。
把我们自己和孩子交给神是信心带来的仰望天上灵魂的行为。我们这么做,就如《耶利米书》
13
:
11
所说,可以属主为子民,使主得名声,得颂赞,得荣耀。我们这么做,好让我们的孩子能一辈子荣耀神和服侍神。
我们每天藉着祷告把孩子交托给神。每天早上起床时,我们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把他们交在神手中。在这一天中,我们提名为他们向神祷告,求神使他们远离罪恶,在学校中保守他们,并吸引他们来到神面前。当孩子晚上回家时,我们向神献上感恩。当我们上床睡觉时,我们把孩子白天所有行为带到神面前。我们为孩子的罪、为我们拙劣的家庭礼拜、为一天中所有的污秽向神交托,求基督饶恕我们一切的不完全并洗净我们的罪。最后,我们还要求神保护孩子,知道唯有神能存留他们的性命、救他们脱离那恶者(参诗
66
:
8-9
;
121
:
7
)。
4
.我们和孩子说话、生活的样式都必须以基督为中心。
“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妈妈、爸爸“心里所充满的”是对基督的信靠、对基督的爱并为主而活的愿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看到基督活在我们里面。“我们的爸爸妈妈会犯错,但有一件事我们知道:他们真爱主耶稣基督!”你的孩子会这样说吗?
愿神帮助我们从我们口中出来的谈话都是直接指向主耶稣。愿我们的话语表明我们热爱谈论耶稣、称颂耶稣。愿我们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谈论耶稣。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上千件事情都成功了,但是唯独在这件事上失败了,我们其实就全部都失败了。孩子需要看到我们活出那种我们鼓励他们活出的生活。否则,我们只是法利赛人、伪君子,是“能说不能行的”瞎眼向导(参太
23
:
3
)
。
恳求神帮助你更多思想基督。我们只有跟随基督思想神的意念时,在信心中养育孩子才开始
。因为不断默想神的意念,我们就会开始感受其中的真理和大能、活出神的心意、见证神的心意并谈论神的心意。
我们需要作出榜样给孩子看:我们在不断地寻求基督。当患难临到时,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我们到神面前求他“随时的帮助”(参来
4
:
16
);当人生顺利时,孩子们看到我们感谢神的怜悯。日复一日,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我们靠着信心而活(参林后
5
)在一切的事上都依靠基督(参诗
23
)。
5
.我们当尽力用我们的生命给孩子们敬虔的榜样。
清教徒过去强调孩子就像是热的蜡,他们会一辈子带着烙在身上的印记。清教徒指的是过去传统印制的方法,在软化的蜡块上摁上印子,这个蜡块就会被“铸上”印记。孩子们一般会喜欢父母喜欢的事。使父母难过的事通常也会让他们的孩子难过。靠着神的恩典,我们的孩子会吸收我们的性情、气质、悲欢、喜好;这些东西都印在他们身上,经常我们还没意识到。
汤姆·华森(
Thomas Watson
)说:“爱就要求尊重。做父母的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呢?这个孩子就是父母的再版而且还是父母的一部分。孩子就是父亲的第二版本。”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像我们,要么更好要么更糟。但愿我们的生命在他们身上烙下的是基督的形象。
6
.我们要让孩子看到我们对神的敬畏、在神里面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