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如果各国政府不能保持实施新能效政策,当前全球能效提升将面临放缓的风险。
根据IEA的《2017年能效报告》,2016年,全球能源强度,即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用能,下降了1.8%,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发展领跑用能量。2016年的数据体现出近10年来的巨大进步。
但这种进步掩盖了某些政策发展趋势。尽管到2016年能效标准的发展已经覆盖了全球32%的用能,但仍有2/3的全球用能量处于法规空白区。IEA公布的能效政策发展指数(EPPI)也显示出,近年来政策力度正处于最低水平,各国的指标差异较大。
IEA执行总监Fatih Birol博士指出:“2016年,新政策出台情况明显放缓,这一趋势将在2017年持续。各国应重点关注未被现有能效法规或标准涵盖的超过68%的全球能源使用。IEA将通过最佳案例分享和相互学习推动各国在能效标准领域的行动。”
该报告指出了未来政策行动的范围。例如,仅有4个国家规定了卡车的能效;在极度缺乏空调能效法规的国家,房间空调的需求增幅是最大的。
《2017年能效报告》详细介绍了为何需要更多能效法规,强调了其对全球经济、能源系统和环境的重要作用。近3年来,能效提升是保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平稳态势的最重要因素。全球减少碳排放的成功是能效政策、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能源系统工具的综合作用。
如果没有自2000年以来的能效提升成果,2016年全球消耗能源可能增加12%,这相当于全球能源市场再增加一个欧盟的总能耗。能效政策使得全球家庭用能正在降低。以德国家庭为例,基于能效政策,其2016年的能源支出低于580美元/人。
技术创新也为能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如将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带来更低成本的清洁能源输出。
全球的家庭越来越多地使用大量互联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与网络和其他设备相联接,通过精确控制用能为节能带来新机遇。
编译自:
国际能源署
编译:暖通空调 三石
【近期活动】
9月15日—10月30日
•
2017年“
暖通空调创新应用工程案例”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