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绿维文旅
绿维文旅以规划设计为核心,围绕"开发建设、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人才与培训、智慧旅游"提供旅游全产业链整合咨询服务,以"平台化运作,产业链经营"为宗旨,建设"中国旅游开发运营O2O平台",为旅游及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提供全产业链全程孵化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这恶作剧在国内估计行不通 ... ·  11 小时前  
采采  ·  哪吒表情包好实用,吒儿太可爱啦! ·  2 天前  
冷兔  ·  初八玩麻将,蛇年發發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绿维文旅

支招乡村振兴:图解总书记“三农”新蓝图

绿维文旅  · 公众号  ·  · 2018-05-03 15:45

正文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两会上, 习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 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绿维文旅 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 根据农民日报整理出总书记关于“五个振兴”的阐述,形成“六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绿维认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在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要扎实落实推进,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新篇章。


一论乡村振兴 紧紧扭住产业振兴不放松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强基础。


一是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


二是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三是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面向新产业新业态谋发展。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


一是要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要引导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就业;


三是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以农民增收、消除贫困为导向。


一是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是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二论乡村振兴 始终强化人才振兴硬支撑


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一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是要重视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打造一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要打造强大的人才队伍。


一是要吸引乡土人才、返乡人才;


二是要抓好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挖掘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


三是要构筑内外结合、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尤其是有号召力、有行动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


要搭建创业创新的事业平台。


一是要汇聚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


二是要搭建起巨大的事业平台;


三是要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三论乡村振兴 着力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


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二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短板,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繁荣发展。


要着力发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


一是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二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展现现代文明精神价值的时代特色。


一是要积极运用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去滋养乡村文化;


二是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民主法治观念和现代公民意识;


三是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论乡村振兴 努力打造生态振兴新风貌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绿色生产方式。


一是要在农业发展观上进行一场深刻革命,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二是要对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处理;


三是要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样性规律,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田园生态系统。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要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三是要推进“厕所革命”;


四是要采取梯次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要对基础设施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二是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农民对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的责任;三是要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五论乡村振兴 全面夯实组织振兴促善治


基层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


一是要有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


二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好组织振兴的深刻内涵,凝心聚力,强基固本,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要在打造培养“千千万万”上下功夫,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


一是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


二是要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要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上下功夫,强化农村合作经济驱动。


一是要健全和创新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选强配优基层干部;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要在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上下功夫,凝聚乡村振兴更大合力。


一是要统筹规划,理顺关系,有效协同,防止越位、错位、缺位,也要及时补位、高效运转,推动各方面、多主体齐抓共管;二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六论乡村振兴 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要坚持“五个振兴”、统筹谋划。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


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关乎全局、着眼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产业如何发展、人才如何培养、文化如何振兴、生态如何保护、组织如何建设,都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能“拍脑袋决策,想到啥是啥”,也不“脚踩香蕉皮,滑到哪是哪”。


一是要科学把握乡村发展的走势,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科学的发展,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搞“刮风运动”;


二是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体现乡土风情。


一是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二是对于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和发展;


三是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要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四是要特别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要坚持农民主体、激发潜能。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广大农民自己的事业,他们是振兴乡村的主体。


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善于听取农民的意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二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放手激发他们在新时代的创业、创新、创造潜力,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图片来自求是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 根据农民日报文章编辑整理

封图来自摄图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更多详情点击查看

近期精彩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