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对冲研投
专业垂直的大类资产研投交流平台,聚合全球优质的金融会议、调研和培训,提供最有价值的研究逻辑和投资策略,做你身边的投研助手。官网:bestanalyst.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宏观土肥圆  ·  股票已经够给力了 ·  3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浙江提出2035年全省域基本实现共同富裕;青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对冲研投

BCG全球资管报告中两个重要趋势:被动化产品增长最快,另类投资最赚钱

对冲研投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1-22 21:08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 标星对冲研投

陪伴认真的你在交易之路上一同成长


作者:朱昂 点拾投资,经授权发布 。更多精彩投研内容请访问官方网站:bestanalyst.cn



核心观点


今天,工具类产品、特殊类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相比2003年其占比只有三分之一。


今天,被动化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6万亿,占到了整个资产管理规模的20%。


一个提高被动化产品费率的方法是,提供风格因子Smart-Beta类型产品。


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并非依靠规模快速增长,他们依靠的是利润率的增长


在投研上,科技进步不会改变由人来做决策的模式,但是技术进步能给基金经理带来更多的数据工具,让基金经理更加全面的考量其投资决策。数据也能帮助基金经理做更深刻的归因分析。



上周去世的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曾经说过,资产管理行业由“信托责任”开始发展,进化到今天变成了一种商业模式驱动的领域。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教父级的人物,约翰.博格最终将收费低廉的被动化产品发扬光大,并且帮助许多普通大众实现了巨大的财富增长。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走到了今天,完全依靠个人能力的时代逐渐结束。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发展,需要借鉴海外资产管理行业的模式。我们看到和中国不同的是,海外资产管理行业更多专注于产品创新,客户分层,精准的品牌推广,以及不断优化的内部投研和运营系统。每一年波士顿咨询BCG也会推出其年度资产管理行业的报告。今天我们将BCG的2018年资产管理行业报告进行了精简翻译,从中给大家带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三大因素推动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增长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在2017年增长了12%,达到了79.2万亿美元。这个是2009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增长最快的一年。零售端规模占比在2017年达到39%,比2016年的37.5%进一步提高。机构端增长最快的是税收递延养老金(DC Pension Fund)这一快。2002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规模27.3万亿,2007年达到了48.2万亿。在经历了2008年进入危机后,当年资产管理规模萎缩到39.3万亿。最后受益于此后的全球牛市,2017年底达到了79.2万亿。


2017年也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一年,规模同比增长了22%。截止2017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突破了4.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资产管理市场。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


2017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三个趋势:一轮全球牛市推动的零售客户购买产品;新兴市场中的高净值客户,比如中国;养老需求增长后的资金流入养老金。从下面这张图我们能够看到,资产管理规模渗透率(用资产管理规模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和这国家的人均GDP密切相关。人均GDP越高,这个国家的资产管理产品渗透率就越高。


从产品结构看,被动化产品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其管理规模在2017年增长了25%。传统的主动管理产品规模持续对工具类产品丢失市场份额。


今天,主动管理规模仅仅占到整个资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一,而2003年时主动管理规模的占比还有53%。


今天,工具类产品、特殊类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相比2003年其占比只有三分之一。当然,被动化产品虽然规模大,但不赚钱。


2017年底被动化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6万亿,占到了整个资产管理规模的20%。但是其仅仅提供了170亿收入,占到了行业收入的6%。一个提高被动化产品费率的方法是,提供风格因子Smart-Beta类型产品。这类产品虽然交易策略是被动化的,但是产品设计是主动管理思维。2012年以来Smart-Beta类型产品保持了每年30%的增速。未来,对于主动管理来说,最大的竞争会来自Smart-Beta策略产品,而非被动化产品。


这种风格因子Smart-Beta产品会模拟主动管理人的投资策略,但是提供更加稳定的回报和更低的费率。下面这张图是2017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以产品形态的分类。主动管理类规模占比持续减少,主动工具类和解决方案类产品规模持续提高。从收入角度看,最赚钱的是另类投资,包括对冲基金产品、私募股权类产品等。


受益于2017年一轮全球性的大牛市,资产管理行业的利润率也在小幅改善。截止2017年,资产管理行业的收入为其管理规模的26.5%,这个比例相比2016年的26.7%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是在成本端,受益于规模效应,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成本占管理规模比重为16.8%,比2016年的17.3%下滑更多。成本端占管理规模占比下滑比收入端的占比更多,最终结果就是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经营利润率从2016年的35%提高到了2017年的37%。


二、哪些公司给股东带来了最大回报?


我们站在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层面的角度出发,去看看到底哪些公司创造了最大的股东回报。2013到2017年的五年间,全球所有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创造了12.2%的年化回报率,跑赢了MSCI全球股票回报率的9.5%。回报率在前四分之一分位的资产管理公司,年化回报率达到了20%,跑赢了期间标普500取得的15.8%年化回报率。


那些幸福的家庭,总有一些相似点。那么到底这些给股东提供高回报率的资产管理公司做对了什么呢?我们从财务数据做了对比,发现非常有意思的反馈。这些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并非依靠规模快速增长,他们依靠的是利润率的增长


从2012到2017年之间,股东回报排名前四分之一的资产管理公司,他们的规模年化增速6.2%,这个速度比同行的6.3%规模增速要慢。但是他们的收入年复合增速为6.7%,比同行的5.8%要快。对应到EBITDA年复合增速为7.8%,大幅高于同行的4.8%。最终带来了1.7倍的估值扩张,而同行的估值扩张只有0.2倍。在产品线上,这些高回报的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相对较小的市场,而且是他们比较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这样得以保护他们的毛利水平。或者他们是超级巨大的被动化产品管理公司。


相比之下,那些股东回报较差的同行,往往没有特别专注的细分领域。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受到费率下滑的影响比较大,没有产品上的定价权。


我们认为成功的资产管理公司(从股东回报的角度出发),往往做对了四件事情:产品的创新,客户分层的进化,区域分层的创新以及成功的成本削减。


成本削减的背后是效率提高,我们认为会体现在两个大的层面。第一,运营模型的优化。资产管理行业中后台的运营,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投资中的流程,比如IT服务的性能提高,比如云端系统和服务的整合。第二,专注于自己的商业模型。通过专注,才能将更多资源进行整合,往往能带来利润率10-20%的提高。


三、科技进步对于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未来的世界是科技进步的时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一定会让五年后的资产管理行业和今天有所不同。在投研上,科技进步不会改变由人来做决策的模式。主动管理依然还将依靠人来做主动管理决策,而非人工智能将基金经理完全代替。但是技术进步能给基金经理带来更多的数据工具,让基金经理更加全面的考量其投资决策。数据也能帮助基金经理做更深刻的归因分析。


在销售和市场推广方面,科技进步能让资产管理行业的产品更加互联网化,数据化。过去资产管理行业的销售推广都是从平台角度,而非个性化的用户角度。随着科技的进步,资产管理行业的销售和市场推广会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更多的用户大数据,带来需求的精准匹配。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环节是,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并且进行匹配。


在运营层面,科技进步会带来大量的去人工化,通过机器和算法自动进行执行。这将带来大幅的成本下降。


- END -


更多大宗商品投研策略和逻辑论证,扫码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