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看穿一个人,只需要这7句话!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6-15 20:22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京博国学   图 / 花瓣网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点上方绿标即可 收听主播简宁朗 读音频


一代谋圣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讲了自己的观人识人诀窍: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他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数语,却句句紧抓识人之核心要义。


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所谓“是非”,就是一个人的立场和做事原则。


一个人的是非观越是明晰和坚定,那么这个人不管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对你来说其实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观模糊,他的立场和原则也必定跟着模糊,在生活中就会人云亦云,在危难关头,则往往就是那根墙头草,随风倒。


这样的人,如同吕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领,只有远离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确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与人合作的决策行动才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


否则,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看人首先要“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其意义就在这里。


2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怎样低成本高效率选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托之以重任来考查,成本和风险都太大。


“穷之以辞辩”的观人之法告诉你,话题辩论才是选贤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


你将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看他会如何转机。


从他应对“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维的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重要任务也就可以清晰判断了。


他若是变通越灵活,所能突破的难题瓶颈也就越大,那么所能托付的任务就可以越重要。


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查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对问题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同样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小孩子,受经历浅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闹;


一个一无是处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抢;


一个农民,只有靠务农知识经验勤勤恳恳地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商人则是靠商业知识经验,通过物物交换而解决温饱。


所以,见识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


反过来,你通过询问对方对待问题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过往经历,便可见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优势、劣势、能力瓶颈,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没有遇到事儿时,人人站出来都说自己是勇夫。


但是,真遇到事儿时,全都当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社会常态。


生活中的他们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们勇敢时,却又不敢当仁不让。


现实社会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绝不是让他在“风和日丽”之下吹牛说自己多么勇敢,而是直接让其置身当下困境,看他作何反应。


只有在当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现出勇敢行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也能见真勇。


5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常,人都会带着面具而活,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面具带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


这个时候,旁人是很难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


但是,一旦人喝醉酒,从身理上,他的大脑是脱离显意识控制的。


那么他的面具也就会在此时此刻被彻底摘下。


借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如果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性情与平常相比,发生360度大转弯,比如正常情况下温文尔雅,醉酒之后经常会发酒疯,行为狂乱,说明这个人平时带的面具极深。


此人慎交。


倘若酒后行为与平日里待人接物的表现相差不多,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是活得坦率、真实的人。


这种人便是比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6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面对利,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见利而忘义。


义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立场。


一种是见利仍然义字当先。正如《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人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只需要“临之以利”,即可晓其答案。那么此人的廉洁与否便也就清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