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子牙
犀利的观察者,中肯的评论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子牙

房地产市场现状,检验了黄奇帆的演讲

杭子牙  · 公众号  ·  · 2024-06-01 21:28

正文

按:周末,今天不谈中美,也不谈台海,换个风味,在小号聊聊地产,欢迎对经济感兴趣的朋友移步关注。

1至5月份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发布,这五个月,前100房企累计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0577.17亿元,同比下降45.3%,其中5月份,前100房企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2410.24亿元,同比下降34.15%。

要知道去年1-5月份才刚结束大流行管制,除了核酸之外百业萧条,地产的基数已经非常之低,在去年已经非常低的基数上又分别下降45.3%和34.15%,现在的市场形势可想而知。

由此也不难得知为什么要在5月份连续、密集推出创纪录的救市政策,力度之 大远 超调控之前,甚至还用上了政府收储的办法。 因为如果再不介入,任由市场自由落体的话,整个这个产业也许就要彻底崩盘了。

而房地产如果彻底崩盘,那就不仅是居民资产蒸发、法拍房、烂尾楼遍地那么简单了,整个银行体系、财政体系恐怕都得出大问题。

因为地产崩盘,咱们隔海对望的邻居扶桑整整在泥潭里挣扎了30年,而且人家还是在银行体系、财政体系相对健康,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如果这事被我们摊上,那麻烦就更大了。

所以去年的时候, 黄奇帆在一个演讲中说,当房价降到2016年的水平左右,政府一定会出手救市,包括通过政府收储这招,这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市场问题、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他这个判断是非常准的。我当时也去听了这个演讲,对这段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黄奇帆从政出身,有着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又和一般纯理论的经济学家不一样,对政府的决策出发点,有着比一般大众和经济学家深刻得多的认知。

他也能掌握到一般人可能接触不到的2016年以来的整体金融、财政运转情况,知道银行体系和财政体系对房地产依赖的底线在哪里。

他当时以2016年“涨价去库存”的价格区间作为一个政府必将会出手的观测点,我猜是因为从宏观上,他已经判断出,在这个价位,如果再下跌崩盘的话,银行和财政体系都绷不住,都得出大问题,所以政府必定会出手救市。

他说这不是个道德问题,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从道德层面评判,看政府决策要学会从市场层面、经济层面和财政层面看。

事实证明,黄奇帆的预判是完全准确的。

而市场在5月份的变化,虽然在去年已经非常低的基础上又暴跌了45.3%和34.15%,但是大家也要看到,从环比的角度,5月份前100房企的收入比4月份相比环比增长了10%,1-5月份的数据同比降速也收窄了2.5个百分点。

这就反映出,5月份推出的救市政策是有效的,虽然效果不大,但是确实有,至少市场下跌的速度降低了。单从5月份看,环比还有所增长。

不过从整体市场氛围与国家政策调控的出发点,从宏观经济前景、就业数据、人口趋势,从地产行业全行业的数据曲线趋势看,市场再回到之前的狂飙状态恐怕是不可能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