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酒
是什么?豫酒向哪里去?路要走向哪里?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豫酒的魂是什么?”
马斐九频道寻醴大国酿造系列·河南已经结束一周,我们走访了厂家、经销商、渠道商,也走访了消费者。近距离倾听厂家肺腑之言;经销商真知灼见;消费者实话实说,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头,难以忘却。
那就是,豫酒是什么?豫酒向哪里去?路要走向哪里?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豫酒的魂是什么?”
豫酒的魂就是“自信”。
豫人 要自信
“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人,其实都像在桌子上旋转的硬币,当它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谁能说他的命运一定会以那一面收场呢?”这是秦朔在《我不是河南人》里面写下的原话。
在很多人眼里,河南跟“假冒伪劣”“土里土气”“偷井盖的”捆绑的很深,河南人的自信也是从这些流言蜚语里面越磨越少,以至于很多河南人出去之后,甚至羞于报出自己的家门。而前段时间,一首河南话说唱的《
5:20
》在年轻人的圈子里火爆开来,才又让不少人重新感受到这个中原大省的魅力。
河南有历史,千年传承,殷商皇土,商贾之祖,从文化的厚重来说,没有一个省份可以出其右;河南有名山大川,嵩山少林,龙门石窟,中原大佛,殷墟遗迹;河南有美食,豫菜虽不如川菜粤菜一样出名,但有着朴实无华的“自然”,在那个以填饱肚子为主的封建王朝时代,豫菜是真正老百姓桌上的“三餐”;河南人有味道,热情豪爽,开朗大方,在大大咧咧中有一股子正气。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这样的河南很难让人不钟爱。守富饶之土,居山川形胜,拥强悍之民,继往圣文墨,这是河南的的根,也是河南的魂,豫人要自信一点,再自信一点,唯有如此,才能拨祛靉叇暮云,露出真容。
河南人要敢于承认自己是河南人,这样豫酒
+
豫人就会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原粮 要自信
“中原熟,天下足”,这样的称谓并不是夸大其词。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
1.6
亿亩以上,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7
年维持在
1300
亿斤,每年调出的原粮和制成品达到了
600
亿斤以上,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粮仓”。
不仅是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质量上河南粮食也是数一数二,多年以来一直是粮食内供与对外出口的核心产区,
2023
年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了
97%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
45%
,年产小麦种子
36
亿斤、约占全国的
38%
,玉米、花生、芝麻等育种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优势。
也正是因为河南有着优质量大的原粮供应,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国台、劲酒多家酒企,都选择在河南建立酿酒原粮基地,河南的特色作物小麦、豌豆同样也是制曲的核心原料,四川、贵州等酒企核心集中地带,都使用的是河南产出的优质小麦和豌豆。
“民以食为天”“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河南不仅捧中国饭碗,也撑起了中国白酒产业的半边天。河南的酒企要肩负起惠农职责,反哺河南原粮,积极为河南的原粮搭舞台,寻求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好粮酿好酒,这不是口号,而是河南的标签。
品质 要自信
曾经的豫酒,出现过微势。
企业体制臃肿,转型艰难、产品贴牌、基酒外购、饮后体感、品质口感,豫酒在曾经的一段时间内表现的并不好,也是在那段时间内,豫酒品牌力快速流失,整体水平和品质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豫酒也逐渐式微,也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自从豫酒振兴以来,品质就是河南众酒企要突破的一大难关。没有好的品质,豫酒振兴将是一句空谈,为此河南酒企自上而下,开始了品质攻关。仰韶独创“九粮四陶,多香融合”的酿造工艺,皇沟打造“一口四香”的馥香白酒,宝丰加大清香产品的升级迭代,与此同时,赊店、寿酒、宋河、五谷春等酒业也先后在科技投入上加大力度,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现在的豫酒单单从品质上已经足够能打,仰韶彩陶坊、皇沟馥香、宝丰国色清香等多款系列产品,在河南市场乃至全国市场上,已经成为了次高端价位带的主流选择之一,许多消费者在饮用后都表示:“原来河南的酒是这个味道,很好喝”。
能被消费者认可的品质,是豫酒的宣传底气。前段时间在河南仰韶酒业举办的“酒业才子 仰韶雅集”上,中国酒业才子对豫酒给予了厚望,要相信自己的品质,敢说,敢讲故事,敢于推销豫酒品质。
未来的豫酒,将会有自己的品质味道。
风格 要自信
现在的白酒行业,同质化已经十分严重,前几年的酱酒热潮已经带跑了不少酒企,向龙头看齐的想法本质上没有什么错,但一味只知道模仿,却忽略了自己的风格塑造。
酒之所以为酒,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才能被人记住。对于豫酒来说,虽然各品牌之中还没有跨入百亿阵营的大品牌,但豫酒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仰韶的“陶”和“陶融香”,皇沟馥香的“一口四香”,宝丰的“大清香”,贾湖的“原香”,从口感、风味上,豫酒各个酒企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伴随着豫酒品牌在河南市场上的不断深耕,风格化也必将成为豫酒继“文化”“历史”之后的又一卖点。
但也必须看到,风格也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表达。可以是酒体,也可以是包装,也可以是渠道销售,但最重要的是要把能够决定风格的因素握在自己手里,就好比是画家手中的笔可以是任何牌子,任何颜色,但是涂抹颜色的手,绘画构思的脑子得是自己的才行。
当然,对于豫酒中也有一些酒企,有的不做自己的品牌风格,选择依托外力来实现发展;有的为了品牌商标之争频繁变换身份,最终也并未为自己的品牌讨得风格标签,反而在消费不断混淆的品牌认知中越发落魄。在这样的条件下妄谈风格,后患不小,是非曲直,还要仔细斟酌。
彻底改变“豫酒川味”需要豫酒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坚持自己的风格,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不会被诟病。
豫商
要自信
作为产业链中的主导者,酒商的存在往往决定了消费者和酒厂之间的联系程度。
彼此之间可以取得什么样的共识,消费者的真实反馈是什么样,真实的市场一线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都由酒商居中传达。
在商言商,对于酒类豫商而言,向上期待更良好的厂商、政企关系,向下需求更加完善的销售体系,而这两条,这正是豫酒市场能够快速扩张的两大支柱所在。无论是河南工商联推崇的政企沟通连心桥,还是平顶山提出的“三五三”政企合作模式,抑或是河南酒水市场的下沉样板市场的搭建,都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学习。
豫酒振兴的口号能够落地,离不开豫商的推动。
4
月
10
日的
2024
全球豫商大会上,围绕“河南新发展 豫商新机遇”的主题,开展思想碰撞交流,并且在现场进行了签约仪式,涉及道德合作项目总金额达到
810.9
亿元。而在这其中,不乏对酒水品牌的关注。
对于河南而言,豫酒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河南的支柱产业之一,未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亟待快速发展跟上发展大潮的各豫酒品牌,都会在豫酒市场这块儿大蛋糕上,给予豫商更多的优惠和扶持。
作为豫商,更要当仁不让,要对市场多些信心,不要悲观,要敢于亮剑,敢于做市场布局;对品牌多些自信,要对豫酒品牌充满信心,相信品牌的实力,相信他们能打的程度,在面对客户之时,敢于拍着胸脯“打包票”;对消费者多些诚恳,建立单一良好的消费者亲密联系,让豫商个人成为消费者的好朋友和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