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机械团队
国内空港设备龙头,消防+军工产业协同发展,Q3业绩指引高增长
公司深耕空港设备领域近30年,外延布局消防和军工产业,客户涵盖航空公司、机场、航站、飞机制造公司、民航试飞院以及空军、海军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等,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2014-2018年,公司收入CAGR为21.2%,归母净利润CAGR为20.6%,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稳健,核心业务空港设备保持30%以上高毛利,费用控制能力良好,净利率稳中有升,17年计提商誉减值夯实资产负债表。受交付节奏影响2019H1业绩略有下降,但
Q3指引归母净利润2.5亿-3.2亿,同比+40%-80%,Q3单季同比+159%-294%。
深耕空港设备主业,高端领域国产替代仍有一定空间
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民航渗透率提升拉动机场需求,中长期内通航机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2019H1我国民航业实际完成投资430亿元,同比+25%,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50.6%,较去年全年加快26.3pct。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19-2020年我国空港设备年均需求为50亿元左右,行业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国产空港设备在中低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在高端领域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明显占优。
其中威海广泰为国产空港设备龙头,产品种类位居全球同行前列,是国内唯一可以为新建机场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务的企业部分产品市占率高达40%-60%。
全品类+高性价比+强售后巩固客户粘性,电动化+国际化战略提供长期成长动力
空港设备作为飞机配套专用装备,机场和航空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商,
公司已与机场、航空公司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先发优势明显。
同时,公司产品国产化程度高、售后网点覆盖面广,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成为增强客户粘性的重要抓手。
2018年,公司突破三大航空公司市场,首次与首都国际机场签订大型设备订单,与大兴机场签订大批量订单,东航、南航订单也大幅提升,2018年10月以来,公司公告的重大合同订单金额已经接近10亿元,有力支撑业绩。
长期来看,电动化和国际化战略有望成为公司成长的新引擎。
1)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减排目标,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且碳排放开始实现零增长;
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净减少50%,未来地面装备电动化势不可挡。
公司前瞻布局电动化空港设备,已定型产品丰富,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积极评价。
2)公司与国际知名地服公司Swissport和Dnata合作提升全球市占率,开拓了日本、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和越南等市场,与Swissport服务的多个机场签订了合同。
乘军民融合东风,消防车进入军用市场,重磅特种装备军品订单彰显竞争力
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带动应急产业发展,消防装备领域直接受益。
公司消防车竞争力居国内第一梯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业内领先。
今年4月中标军方某部消防车采购项目,金额2.84亿元,标志着消防车首次大批量进入某军兵种消防车市场,成长空间持续拓展。
“十三五”后两年军品订单收入确认节奏和装备列装将逐步加快,公司军工产业迎来重要窗口期。
9月公司与军方签订军用特种装备订单5.2亿,该订单为
公司开展军工业务以来,合同金额最大的一次装备采购,说明公司产品从质量到性能都能达到军方的较高要求,已经获得军方的充分认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综合Q3指引、订单以及收入确认特点,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3.25亿、4.11亿和5.02亿,PE为18.6x、14.8x和12x,考虑估值切换后,对标同行,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合理估值为20倍PE,目标价2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收入确认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等。
1. 威海广泰:
国内空港设备龙头,消防+军工产业协同发展
1.1. 历史沿袭:
深耕空港设备近30年,外延布局消防及军工产业
深耕空港设备近30年,外延布局消防产业和军工业务,三大产业布局协同发展。
公司前身威海特种电源设备厂成立于1991年,主营各类机场地面设备;2007年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0年收购北京中卓时代,实现低消防装备领域的布局;2015年收购营口新山鹰报警,巩固消防报警业务布局;2016年收购天津全华时代,全面进入无人机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航空+消防+军工”的业务布局,客户涵盖航空公司、机场、航站、飞机制造公司、民航试飞院以及空军、海军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等,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1.2. 股权结构:
实控人持股结构清晰,计提商誉减值夯实资产负债表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董事长为实际控制人。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泰投资,直接持有公司28.25%股权,通过山东信托裕丰2号间接持股1.83%,合计持有公司股权30.08%。公司董事长李光太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权13.76%,同时持有广泰投资43.81%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子公司中卓时代业绩增长稳健,预计2019全年净利润恢复正增长。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卓时代围绕消防装备业务布局,2014-2018年收入由3.63亿提高至8.19亿,CAGR为22.56%,归母净利润由3848.54万提高至8026.49万,CAGR为20.17%,2019H1收入3.36亿,同比下降18.39%,归母净利润3455.69万元,同比下降37.34%,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消防改革影响,进口底盘到货时间较晚,单项订单金额较大,须集中交付,因而订单确周期延长。伴随消防产业不利因素消除,预计延期订单将于下半年交付,全年利润将恢复正增长。
子公司山鹰报警主营消防报警业务,近年业绩有所下降。
山鹰报警系公司2015年收购而来,收购对价5.2亿,构成3.46亿商誉。山鹰报警业绩承诺为2014-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01.05万元、6491.32万元以及7510.27万元,且三年合计不低于2.4亿元,实际实现利润为7131.35万元、8059.71万元以及8861.45万元,合计2.405亿元,超额完成盈利承诺。2017年公司对山鹰报警持股比例由80%提升至100%,同年受销售政策调整以及代理商甄选的影响,山鹰报警收入1.8亿,同比下降18.99%,净利润4327.63万元,同比下降46%。
计提商誉减值夯实资产负债表,2019H1军工无人机订单大幅增加。
持股79.21%的子公司天津全华时代主营军工无人机业务,系公司2016年收购而来,收购对价3.8亿,构成2.24亿商誉。全华时代业绩承诺为2015-2018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不低于9221.35万元,实际完成净利润673.58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故公司2017年对收购全华时代而构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0.95亿元,夯实资产负债表。目前公司成功研发两款新型军用无人机,并实地试飞成功,报告期内订单量大幅增加。目前。此外,联(合)营企业深圳机场空港设备维修业务和广泰空港国际租赁亦对公司业绩有所贡献,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80.95万元和893.36万元。
1.3. 主营业务:
部分空港产品市占率40%~60%,高存货支撑H2业绩
经过多年的内生外延布局,公司目前形成了“双主业一军工”业务布局。
-
空港设备业务是公司规模最大、成熟度最高、实力最强的产业板块,产品覆盖维修与服务、飞机货运、油料加注、场道维护、客舱服务、机场消防,能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地面设备,部分主导产品国内市占率达到40%~60%。
-
消防产业“装备+报警”协同发展,装备业务以2010年收购的北京中卓时代为依托,全面涉足消防车的研发、生产以及维修服务领域;报警业务以2015年收购的营口新山鹰为依托,主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报警终端产品。
-
军工业务包括无人机和军用机场设备和特种车辆两大业务,其中无人机业务依托控股子公司全华时代,主要产品包括军用无人机等多种工业级无人机产品。
公司绝大多数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并形成了非核心部件外购与核心部件自行生产的生产模式,因而存货将是公司订单的重要映射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公司未来业绩。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存货12.58亿,较18年底11.7亿同比增加7.5%,对下半年业绩形成较大支撑。
1.4. 财务分析:
业绩整体增长稳健,核心业务保持高盈利
公司近五年业绩复合增速20%+,计提商誉减值夯实资产负债表。
2014-2018年,公司收入由10.15亿元增加至21.87亿元,CAGR为21.2%,归母净利润由1.11亿增加至2.35亿,CAGR为20.6%,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其中,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3亿,同比下降32.80%,主要原因是计提了0.95亿元的商誉减值,若剔除该因素影响,则2017年归母净利润达到1.9亿以上。商誉减值后,公司资产负债表更加扎实,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善。
受交付节奏影响半年报业绩略有下降,但Q3指引高增长。
2019H1,公司收入9.66亿,同比-3.19%,归母净利润1.13亿,同比-9.91%,业绩略有下降的原因是部分合同产品已经交付,但交货期延后未能确认收入。同时,公司发布19Q3业绩指引,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亿-3.1亿,同比+40%-80%,Q3单季同比+159%-294%,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航空产业继续拓展三大航和枢纽机场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消防产业不利因素已经消除,开始恢复性增长;3)上半年军工产品部分延期交货,预计将于三季度交付。
现金流方面,公司近五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保持稳健,预计2019全年恢复正数。
但2019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26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历年采购发生在上半年而结算发生于下半年,这一点从公司历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更低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更高得到验证,预计全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将恢复正数。
盈利方面,近几年综合毛利率略有降低,但净利率稳中有升。
2014-2018年公司毛利率整体保持在32%以上,尽管2019H1毛利率回落至28.53%,但主要是高毛利的空港设备订单确认延后所致,预计全年毛利率将恢复至30%以上。2017年,受计提商誉减值影响,净利率出现了一定下滑,但到2019H1净利率已升至11.78%,整体恢复至2016年水平。
核心业务空港设备利润贡献超50%,保持30%以上较高毛利率。
分业务看,公司空港设备、消防设备、报警设备贡献了90%以上的收入和利润来源,结构上空港设备占比由55%降低至50%左右,消防设备占比由30%提高至35%左右,报警设备占比10%左右。毛利率方面,三项业务毛利率近年都出现一定下滑,其中报警设备毛利率由58%降低到36%,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后公司对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空港设备毛利率降幅收窄,稳定在30%以上,消防设备毛利率维持在23%以上。
2. 深耕空港设备主业,全球化战略打开成长空间
2.1. 国内民航投资持续景气,未来两年空港设备年均需求50亿
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民航渗透率提升拉动机场需求。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居民人均乘机次数为0.44次,仅高于非洲的0.06次,对标北美(2.69次)、欧洲(1.57次)和日本(1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军民人均乘机次数有望达到1.5次以上。未来在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我们看好国内民航渗透率的提升将极大拉动对飞机和机场的需求。
我国民航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长期内通航机场投资持续景气。
2019年3月,民航局印发《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将续建机场30个,新建机场43个,改扩建机场125个迁建机场17个。此前,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民用运输机场207个,规划到2020年全国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60个,到2025年,在现有(含在建)机场基础上,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规划建成约320个)。而根据民航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民用航空通航机场数量为235个,较2017年新增6个,若2020年、2025年分别提升至260个、370个,则对应未来2年、7年需累计建设的机场数量为25个、110个,中长期内通航机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2019年我国民航业投资恢复性增长,上半年落地情况超预期。
根据民航局数据,2007-2017年,我国民航业固定资产投资从457.1亿增加至825亿,CAGR为6.1%,2018年回落至810亿,同比下降1.82%。2019年年初,民航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中国民航将增强基础设施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850亿元,实际2019H1民航完成投资约430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50.6%,较去年全年加快26.3个百分点,这是“十三五”以来,民航在投资领域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
预计2019-2020年我国空港设备年均需求为50亿左右。
结构上来看,近四年机场建设投资占比平均为85%左右,其中空港地面设备占比7%左右。根据民航局指引,预计2019年全国民航业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同比增加5%,若2020年民航业投资按照过去10年6%的复合增速增长,则2020年民航业基本建设投资有望达900亿以上,按照机场建设投资占比85%、空港地面设备占建设投资比例7%计算,则2019-2020年我国空港地面设备需求为50亿左右。
2.2. 空港设备行业寡头垄断,广泰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我国空港设备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目前我国从事空港地面装备制造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总体而言规模都非常小,多数仅能生产技术含量、单位价值相对较低的低端产品。除了威海广泰、中集天达等4-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其他多数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在两三千万元。
威海广泰的空港设备覆盖范围广泛,部分产品市占率高达40%~60%。
广泰的航空产业覆盖机场的客舱服务、机务维修、货运装卸、场道维护、航油加注、机场消防六大作业单元,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飞机制造公司和试飞院,并出口到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能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地面设备,部分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60%,是全球空港地面设备品种最全的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2019H1公司顺利完成了北京大兴机场食品车的紧急交付任务,同特殊旅客登机车、摆渡车、牵引车、拖头等一批产品交付北京大兴机场,满足北京大兴机场的开航需求。
同行业中集天达以主营廊桥产品,且毛利率较低。
国产空港设备中,威海广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集天达,但后者主营产品为各类廊桥,与广泰产品重叠较小。2018年,威海广泰空港设备收入11.13亿,毛利率34.21%,同期中集天达收入27.86亿,综合毛利率不足20%,销售结构中,旅客登机桥及智能车库系统收入8.81亿,占比40%,地面支援系统收入2.39亿,占比8.58%。
国产空港设备在中低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高端领域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明显占优。
全球范围内,公司的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欧洲,如美国FMC和法国TLD等。从技术水平而言,国产空港设备已经在高端产品领域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中集装箱升降平台、飞机电源车、飞机除冰车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批量出口到海外,但在飞机牵引车、飞机气源车等领域,受限于核心技术和配套产业链不成熟,国产设备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提高。但广阔的市场空间、明显的价格优势和高效及时的售后服务为国产设备的迅速成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威海广泰等公司深耕行业多年,有望凭借后发优势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2.3. 深厚技术积淀构筑护城河,全品类布局吸引优质客户资源
空港地面装备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空港地面装备行业实行严格的许可准入制度,需要国家民航局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专项评审,从前期的规划、研发到最终取得使用许可证,一般高端产品大约需要3-4年的周期,因而取得生产许可证需要较多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从而构建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公司深耕空港设备领域多年,具备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研发优势。
截止2019H1,公司拥有专利185项,参与起草或修订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3个。过去5年,公司研发投入从0.57亿增加到1.15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以上。同时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良好的研发条件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奠定基础。
全品类产品布局造就优质客户资源,广泰与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均有密切合作。
一方面,公司产品品种数量位居全球同行业前列,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可与国际知名厂商竞争的企业,机场和航空公司在招标时,往往会将多种产品一起打包招标,公司拥有产品种类齐全的优势,是国内唯一可以为任何一个新建机场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务的企业。另一方面,空港地面装备作为飞机的配套专用装备,机场和航空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商。本公司通过与机场、航空公司的长期合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2018年以来,公司在国内空港设备市场取得巨大突破,突破三大航空公司,首次与首都国际机场签订大型设备订单,与大兴机场签订大批量订单,东航、南航订单大幅提升。
2018年10月以来,公司公告的重大合同订单金额已经接近10亿元,有力支撑公司业绩。
-
2019H1,公司与北京大兴机场签订空港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7107万元,叠加2018年中标10,738.20万元,合计金额达1.78亿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并参与北京大兴机场及京津冀机场群的建设。
-
2019H1公司与南方航空签订合同金额5812.8万元,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5564.8.万元)。
-
公司运作了南航大兴、首都机场、宜昌机场、沈阳机场、榆林机场等共七个过千万的重点项目,与民航总局、国航、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上海机场地服等客户进行业务战略合。
-
与军方分别签订无人靶机及配套设备、军用消防车和军用特种设备订单,合计金额超过8.2亿元,其中2019年9月公告的军用特种装备合同金额高达5.2亿元,是公司开展军工业务以来合同金额最大的一次装备采购,说明公司产品从质量到性能都能满足军方较高的设备要求,已经得到军方的充分认可。
2.4. 深耕销售网络建设,性价比+售后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产品国产化程度高、售后网点覆盖面广,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优势有望成为增强客户粘性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目前公司可以量产绝大多数空港地面设备,技术水平基本可以达到国内领先、全球第一梯队,部分优势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但产品定价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性价比优势将是公司提高全球市占率的重要抓手。由于公司产品种类齐全,基本无需外购,因而投标价格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空港地面设装备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服务在专业水平、响应速度及重大活动的保障能力方面要求很高,已成客户购买产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产品种类齐全、销售规模业内领先,在售后服务辐射范围与维修能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与国外企业相比,公司在全国布局近30个售后服务网点,覆盖面广泛,能保证24小时内达到服务和配件供应,同时拥有新加坡和委内瑞拉两个海外售后服务事业部,先发优势明显。
2.5. 前瞻布局电动化空港设备,携手全球地服公司竞逐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009年6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代表民航业提出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从2020年开始,碳排放实现零增长;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净减少50%。这要求飞机未起飞前必须关闭飞机辅助动力装置,避免航空油料的过度消耗,尽可能多的使用清洁环保的机场地面保障设备为飞机提供各种保障和服务,减少废气排放。
因此,空港地面装备的电动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公司前瞻布局电动化空港设备,已定型产品丰富,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积极评价。
2018年开始,公司智能化新技术及电动集装(散装)货物装载机、旅客摆渡车等产品进入批量销售阶段,同年携带全系列电动空港设备参加首都机场集团“油改电”工作推进会,获得民航总局领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及成员单位的领导高度认可。目前,公司在智能化、高端化的电动产品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产品已经系列化,已定型产品丰富,得到了海内外客户的验证,为开拓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积极贯彻国际化战略,通过与国际知名地服公司SWISSPORT合作提升全球市占率。
2018年公司产品进入全球领先的地服公司Swissport和Dnata的供应名录,2017年进入新加坡市场,在食品车、升降平台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同时Swissport在日本的升降平台也采用了广泰的产品,并收到客户的积极反馈。2019H1公司积极开拓了日本、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和越南等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地服公司Swissport合作项目取得进展,在其服务的多个机场签订了合同。2018年,公司海外收入1.62亿元,同比增加33.88%,占收入的比例突破7%,2019H1收入达到0.41亿,同比增加16.27%,考虑历年前低后高的收入确认节奏,预计全年海外收入有望保持20%左右增速。
3. 消防产业恢复性增长,中高端产品存在进口替代空间
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带动应急产业发展,消防装备领域直接受益。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设立。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2)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3)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体现出政府对应急管理方面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将带动应急产业发展,消防装备等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居民消防意识提高,消防逐步成为主动需求,而我国公共消防资源长期存在数量配备不足、配套率低等问题,支撑消防装备需求。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警出动115.7万起,出动消防车辆219.3万辆次。目前我国有660多个城市、2800个县或县级市,但消防装备总体不到发达国家的20%。我国消防车保有量约有2.3万台,相对美国和德国均超过7万台保有量而言提升空间很大。
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对消防装备形成迫切需求。
我国《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城市必须设立消防站,地级以上城市需设立特勤消防站,有任务需要的城市可建设水上、航空等专业消防站,并对消防站配备车辆进行调整,普通消防站必须配备消防车4-6辆,二级消防站配备2-3辆。因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推动我国消防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18年消防车行业产量为7228辆,同比增长9.3%,销量为6441辆,同比增长9.2%。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增加、社会管理愈加复杂,消防车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2年,我国消防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10636辆和8887辆,未来三年CAGR为10.7%和8.9%。
低端消防车价格战竞争激烈,中高端领域存在进口替代空间。
从行业竞争格局角度而言,低端消防车产品价格战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偏低。国内消防车供应商市占率高达70%,但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多数企业仅能生产技术水平和价值量低的普通水罐车、轻型泡沫水罐车等,价格多在50万元以下,企业多处于微利状态。而中高端消防车价格区间为100-400万,且国内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垄断,如日本森田、芬兰博浪涛、美国大力、德国施米茨等,存在较大的市场替代空间。
威海广泰消防装备业务以消防车为主,产品竞争力居国内第一梯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业内领先。
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优势与上市平台优势,公司消防车业务正持续向举高平台类、云梯类、抢险救援类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扩展,2018年实现营收8.24亿元,同比增长22.44%;毛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4.83%。收入规模低于徐工机械(2018年12.9亿),但毛利率较高(2016年威海广泰30%VS徐工机械26.74%)。
2019年4月,公司作为第一候选中标单位中标军方某部消防车采购项目,预计中标金额2.84亿元人民币,占2018年营收的12.98%,项目实施将对2019年度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本次中标军选民用消防车项目,是公司消防车首次大批量进入某军兵种消防车市场,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做大消防车产业。
消防产业的另一业务为消防报警业务,其依托于全资子公司山鹰报警,主要产品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大空间灭火系统、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2018年山鹰报警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优秀代理商陆续加盟,加强智能产品研发,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4. 军工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重磅军品订单彰显竞争力
4.1. 逆周期属性+强军目标明确,军工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