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春节,申遗成功! ·  10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警告:火箭发射,有残骸掉落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前所未有!法国承认“大屠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我在沙漠音乐节上看到了屌骨蛇、外星人,以及航天娱乐事业的未来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5-24 15:04

正文

你猜怎么着,哥们儿去了趟音乐节。

按照预计,如果未来六十年内不发生 “人类的地球家园被来自音乐星球的异形占领,夺回自由的唯一方法是举行胜过对方的音乐节以汇集地球之力,将其通过最新科技运送到外太空进行定向爆破,而我是天选的音乐之子必须肩负起拯救地球的责任” 的桥段,我是肯定不会去这种地方的。 

音乐节还能怎么着?主舞台前面是穿的跟大张伟上节目时一样闪亮的老哥,旁边的鼻环女看起来刚做过胸臀平熨手术;后面点儿是背着包的大学轮滑社成员,这些崽子最喜欢骗女孩说自己03年就是李志的粉丝,其实现在还开小号给杨幂新歌刷榜;最后站着要死要活的白领,要么是哪个马上倒闭的创业公司美工,要么是人力总监,反正就他们闲,而且一定要离上述人群远远的。

你在人群里,站了两首歌时间就觉得双腿发软,打算找个地儿坐坐。结果发现到处都是垃圾和卖高价小吃的贩子,只能把最后一丝力气用在点击发布刚 P 好的照片。

—— 但我还是去了。因为听说在这次音乐节上,有人真会讲点不一样的事情。看看呗,说不定我就喜欢上音乐节了呢?

从北京出去俩小时,下车后再沿着道走个一公里,就是实打实的沙漠。音乐节就在这里举办。

这片沙漠并不大,沙丘也高低不一,一脚陷下几厘米。三个舞台把区域自然划分,轮番有歌手登台。舞台之间放着点装置品,让来回的听众有的玩。百米外的平地搭着商贩帐篷,把观众的钱包吸干。上午开始的科技论坛会持续到下午歌手登台 —— 这群玩音乐的永远早上起不来。

我到的时候才2点多,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少人正藏在外星人气球下乘凉。能这个点到沙漠里来的人都是勇士,冒着晒晕的危险来抢听歌好位置。

按照传统,外星人都是一副德行:脑袋比身体大 (不管来自哪个星球)、绝不穿衣服的暴露狂、说话时嗓子就跟装了 auto tune 一样,以及名称类似 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看着就不知道咋读。但这个浑身发蓝,从飞船里钻出半个身子的姐 (哥) 们儿看上去挺可爱,风吹着还来回摇。

除了契合科技主题,并让毫无生气的沙漠看起来欢快那么一点,这位外星朋友的主要功能目前还是提供一块阴影。


从外星人背后绕上沙丘,是屌骨蛇。充气脑袋后面,有几百米纸糊的屌骨,搭成弯曲的走廊接上蛇头,把游客引向舞台。

我喜欢这个东西,比外星人牛逼多了。但凡牛逼的东西,都会让人陷入沉思:我该在屌骨走廊里绕着弯走,还是在屌骨走廊外,走直线?如果绕着弯走,沙漠也太热了,这不是犯傻吗?如果在走廊外走直线,似乎又消解了屌骨蛇存在的意义。

还没走到舞台,就开过来一辆撒车水。这里并非沙丘,只是地面上有大量沙尘。洒水车可以降低地表温度,顺便让地面好走一些。这音乐节也算是给我长了不少见识了,谁能想象洒水车在沙漠里工作的场景?

演出还没开始,舞台前只有两类人。一类是连彩排都会追的粉丝,这个群体最典型的特点是某个时期着迷谢天笑,并认为万青比痛仰过得更悲伤;另一类则是莫名其妙出现在音乐节的人,谁知道呢,反正大概率是因为她 (前) 男友喜欢听龙神道之类永远上不了电视的乐队。这些人就喜欢抹上 SPF 1万的防晒霜,把彩排误认为是演出,在音乐中流着泪纪念蹉跎过的恋爱时光,然后喝个大醉麻烦朋友背回去。

我面前这俩狠妞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倒更像出现在电子派对上的那种 —— 姐们儿可不管那么多,我要坐在这儿就得坐在这儿。

她们挺酷,比前面打着伞的酷多了。我想上去善意地提醒右边那位,从靠背下沉深度就知道你该控制体重了。但太阳实在太大,现在整整有40度。我打算去科技论坛避避暑。

科技论坛的场地还不错,大棚里面坐着有百人,大小屏幕都放着动画,看上去有点 “新世纪福音战士” 的感觉。我错过了大部分演讲,不过内容料想也只是关于国内资本形势一片大好,创业者再次迎来春天之类的。

倒是这个老外还不赖,似乎讲了半天自己挂乔布斯电话的事情。说实话,估计也没人有心情听他怎么和乔布斯对着干的 —— 这里面没空调,活生生成了一焖锅。

科技论坛结束,有一个叫做 X 计划的发布会。

在一众业界精英的注视下,X 计划团队先大谈了航天事业的伟大之处和未来愿景,又聊了聊自己的功能,也就是怎么让你心甘情愿地从荷包里把钱抽出来。

它的功能听起来有点奇怪:比如 “屏行宇宙”,就是把自拍上传到卫星,然后让自拍和太空合影。这意味着你并没有和太空合影,而是你的照片在和太空合影;还有 “星辰闪烁”:这个就简单了,让卫星闪烁出肉眼可见的程度 —— 可是我为啥要让它闪起来?被关在 ISIS 的监狱时跨国用摩斯密码报警?还有 “上帝视角”,真服了给功能取名的哥们儿,其实就是在外太空给你录个小视频。 不过我挺喜欢这些功能的,怎么着我的一部分也算上天了不是?

搞这事儿的那帮人的叫九天微星,这也许是除了功能外,我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关于卫星的唯一有效信息。虽然关于技术的内容不多,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成功的演讲 —— 科技和未来,大家就爱听这些。

不过我挺喜欢这些功能的,毕竟我也是一个憧憬外太空的科幻迷,如果有机会设计卫星,我肯定也能搞出不少好点子 —— 至少从设计上讲,为什么不做个 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大卫星 呢?

地外空间还是一片三不管地区,往这儿乱射点什么还不违法 —— 其实我们也干过 这事儿。不过老实讲,比起这帮哥们儿我们还差点:他们是打算送一整颗上天。X 计划的功能仅限于娱乐,但会慢慢拓展到物联网领域。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某一天你真被困在刚果·金 (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对吧),只需摁一下自己的手表,信号就会直接传输到卫星。“上帝视角” 开启,你被当地军阀揍成傻逼的信息转化为 “星辰闪烁” —— 然后等着有人解读出天上那个一边飞一边闪光的东西,正在表达的意思是 “哥们儿要被活活抽死了。” 

除了摸不着边的紧急情况,民用娱乐卫星更应该参与普通人的生活。过个几年,VR、AR 各种 R 技术都成熟了,自然能将太空环境复制到选择的地方。暂且不说将卧室投影为木卫六以行苟且之事,起码看 《火星救援》 续集的时候,影院能够提供实时的火星全息投影,岂不是真实感大大增强?这些影像信息就得靠卫星的 “屏行宇宙” 功能来采集。

其实要我说,如果这事儿真成了,所有民间侦探社都得完蛋。几百颗卫星 (虽然现在还只准备发一颗) 在天上屯着,没有谁能逃得过 “上帝视角” (这功能翻译成英文应该叫 bad ass)。要是再和人工智能来个数据共享,蝙蝠侠都可以把管家开除了。从犯罪分子的坐标到检测路线、选择用车,一气呵成。

物联网对我来说可能还有点遥远,要我选择一个现在就挣钱的发射计划,我肯定会做太空殡葬业。用骨灰和激光发射装置组成一个太空全息投影仪器,每天在夜空一角展示你铺天盖地的遗相,让生前的仇人永远活在被你支配的恐惧中。据说现在一颗小型卫星的研制费用也就三百多万人民币,这点钱还不够买北京的半套房,但是却可以让你天天活在大北京的上空,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有钱有名的大人物愿意来跟我谈合作的。

我越想越远,把自己逗乐了都。虽然 X 计划现在仅有简单的娱乐功能,但其前景比房地产还光明 —— 这哥们儿占的可是太空轨道。


从科技论坛走出来,我觉得神清气爽。不仅是因为没有太阳照射,身体好受了些,这颗卫星也让我感觉特有劲。我希望还能找到点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屌骨蛇后面有一个艺术装置,是个二三十米长的椭圆形,进出口都在一端。我走进去,里面黑得吓人,只有十平米的空间让人站立。原来整个椭圆形都是展示的装置,在尽头会有光束打出,随着音乐变换各种形状。

我靠右站着,表演开始。突然一声巨响,跟烙铁绞了耳蜗一样。晃眼一看,操,原来音响就在我旁边一两米。再瞧了眼旁边的人,全都捂着耳朵,这也太遭罪了吧。

我想将音响搬走,但考虑到共振幅度估计不小,极易将其摔到脚下,只得作罢。但除此以外,不得不说此项艺术装置挺妙的,让我感觉来到了 《生化危机》 的那个激光剁人走廊。

另一个艺术装置更加好玩。主办方围起了一块地,在中间放了些塑料球。而围地的架子得有十米高,上面装着可调角度的探照灯。这个项目是让人躺在塑料球上,看探照灯变幻形状的。

可惜我没那么走运。刚走入场地,便看见排队的人挨个躺下拍照,根本不关心指示牌上写的 “躺着仰望星空。” 趁大家拍完了,我赶紧躺下,想占个位置,发挥下艺术装置的作用。结果突然一张大脸出现在我视线内,“哥们儿,挪个位置,我拍两张照。” 

唯一有点意思的是主舞台,一哥们儿求婚了。

我早就该料到有这样的情节 —— 免费的场地、免费的观众还有免费的设备,这哥们儿应该加入我们 生活方式团队。下面看戏的观众纷纷拍手,还有一两声 “嫁给他”。反正跟他过下半辈子的不是你,是吧?

我跟着起哄拍了拍手,凑到最前面拍了两张,希望能给手机冲冲喜。这哥们儿还挺有才的,几下求婚完了,像主办方一样正对着大家,说了几句什么 “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祝大家玩的愉快” 之类的话,我都快以为他是制造热点的托了。

看他那幸福样儿,估计还不知道结婚到底意味着什么。

天很快黑了,我的鞋里也全是沙。走在沙丘上,只觉得浑身乏力。

我本来就不是个喜欢音乐节的人,这次抱着发现的心态,想看看音乐节有什么能够吸引我的。科技、艺术和音乐,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音乐节最多元形态。

艺术的确不错,但这里并不是真正展示艺术的地方,因为人们只想拍照,主办方也很难将环境与装置协调;音乐很棒,但它本身并不吸引我;最让人意外的是科技,不过到底要怎么开脑洞,才能想到在音乐节上宣布自己想把卫星送上天给大家娱乐啊?

我坐在沙丘上,旁边百来米就是舞台,探照灯下跟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样了。一排安保从我面前走过,专门摆拍了几张,估计是准备发到哪个新媒体平台上。

这次音乐节挺棒的,但我想离开了。从这到出口有两公里路,还得踩着沙出去。

我突然想起那颗据说要升天的卫星。发布会时,演讲人说它可以连接一切物品。如果它现在能告诉我最近的一辆共享单车在哪儿,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