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缺少审美能力,生活就会展现出最“粗俗”的一面,再多的物质、知识也无法领悟生活之美,更不用说用美装扮生活、规划生活。
而孩子了解各国的艺术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解艺术和历史,更能从中懂得文化、艺术在交流中碰撞发展,生生不息的规律。对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碰撞,至于艺术发展的重要产生更深的理解,这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世界观。
我们都知道在欧美国家,对孩子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超乎我们的想象,从幼儿园起,就有老师带着他们逛美术馆,学习艺术史,欣赏美术作品。
而在世界艺术中之一的巴黎,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出版机构,从1991年以来,28年如一日,守在一栋小楼里,就干了一件事——每个月,为7岁以上的孩子出一本艺术启蒙书。
它以杂志书的形式每月发行一本,每期一个特定主体,围绕某个艺术家或者艺术流派,他们给这套书起了个有趣的名字——DADA。
为了这个系列杂志书的出品和孩子们的成长,众多法国的艺术家、艺术教育者、艺术史学家、作家、知名插画师参与了图书的编写,连卢浮宫都长期为他们开绿灯。
28年来,DADA系列已经积累了220多个品种,成了法国最知名的艺术启蒙读物,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1000万册。
2016年,DADA系列终于被引入了中国,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前三辑童书妈妈每次都会开团购,也深受父母和孩子的喜爱。
DADA第4辑《DADA全球艺术之旅》最新上市,一改前三辑每册以大师为主题,从国家入手,精选了五大国度的艺术、历史发展、社会事件和文物古迹,涵盖了建筑、雕塑、绘画、文明遗址……集中介绍了文明古国和现代大国的艺术与文化。
这其中包括埃及、墨西哥、俄罗斯、美国、日本五个国家。
我们熟悉的艺术史都是从法国洞穴岩画、古希腊开始的,然后是古罗马(比如庞贝古城的壁画艺术)、中世纪的圣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派……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艺术史是以欧洲为中心展开的,别的国家都去哪里了?
有些艺术史会单开一些篇幅去讲古埃及、讲中国,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欧洲才是艺术的中心,那么现当代艺术中,美国、日本甚至俄罗斯怎么会有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
是的,在欧洲之外的艺术还有很多,DADA的创作者身为法国人,心下了然,所以他们的第一步就选择了
埃及、墨西哥、俄罗斯、美国、日本五个国家。
埃及、墨西哥、俄罗斯、美国、日本,把这五个国家放在一起,它们的艺术有什么共同点吗?
那就是它们辉煌的艺术成就,其实都是在跨越洲际的交流、影响、碰撞和融合中,蓬勃发展起来的。
看完这套书,孩子不仅了解了这五个国家的大艺术家、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也会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现状,它们的艺术对世界的影响力,
还会对于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碰撞对于艺术的发展繁荣,产生更深的理解,这其实也是建立世界观的一部分。
埃及的艺术曾经受到了各希腊、古罗马的影响,它神秘的宗教信仰、金字塔、雕刻、
象形文字、斯芬克斯、
墓室壁画、木乃伊……又深深吸引着欧洲人,虽然拿破仑远征埃及没有成功,但是他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埃及,也引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追捧埃及的热潮。
了解这些,孩子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巴黎的街头会有斯芬克斯的雕像、大英博物馆藏有木乃伊的棺木。虽然法国人傲娇地要反对贝律铭给卢浮宫建金字塔的方案,但是他们的艺术文化元素中处处都有来自埃及的符号。
我们可以跟孩子继续思考:埃及的文明和艺术还影响哪些国家呢?
墨西哥是世界文明和艺术的大国,玛雅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古印第安的灿烂文明,
墨西哥被
西班牙入侵后,开始与欧洲的文化艺术融合,既受欧洲的艺术、宗教、绘画技法的影响,又将美洲印第安人缤纷、欢快的偏好融入其中;在
墨西哥独立之后,他们又继续回归和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但无论如何,互相学习和融合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
墨西哥艺术。
玛雅人的巨型神秘石雕、美洲印第安人的面具、美如梦境的圣玛利亚教堂、独特风格的大型壁画、著名女画家弗里达直击人心的绘画……
俄罗斯的艺术一方面深受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宗教和艺术)的影响,
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才会有五彩斑斓的洋葱顶;
另一方面,西方的艺术也在慢慢滲入俄罗斯,涅尔河上的圣母代祷教堂就展现了欧洲罗曼艺术的精髓,俄罗斯人还邀请了意大利的建筑师来帮他们建造莫斯科圣母领报大教堂。
俄罗斯有近七个世纪的时间,都在和西方宗教艺术融合中,将对于圣像的尊崇发扬到了极致,金碧辉煌的壁画、金光闪闪的圣像,到了18世纪俄罗斯开始了自我转变,不再拘于圣像题材,开始发展风景画、历史画和肖像画,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到了20世纪,俄罗斯的画家夏加尔、康定斯基……每位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同时也对欧洲的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的文化是当今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它又是如何超越欧洲,在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的呢?
美国的艺术和影响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才被世界看到的,美国大兵带着新鲜玩意儿来到了欧洲和亚洲,可口可乐、汉堡包、口香糖、美式足球,当然还有电影、啦啦队女孩、
粗犷的艺术潮流。
这一切打破了老派的经典的、艺术拥护者指定的所有规则——文化中心巴黎小心翼翼家以守护的规则。
就这样,那些表达痛苦、幽默、不满、不同政见和坏品位的美国新流派从无序走向了有序,并在未来继续改变着艺术世界。
杰克逊·波洛克的
泼洒的滴画
、霍珀的作品、沃霍尔的波普艺术、罗斯科神秘的纯粹色彩画、成为T恤热门图案的美国涂鸦……背后则是新潮流艺术对于世界本来面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关注。
这本《去日本》一反常态,并没有从日本的艺术史开始讲,而首先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日本当代艺术,战后的日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安和疑问。
它重点介绍了日本的当代艺术是如何在现代中继承传统的,为什么日本当代艺术家会集中表现不安和恐惧的主题?还介绍了日式建筑、服饰、动画等影响力极大的流行文化,日本艺术在世界艺术史如何占得一席之地。
从浮世绘到宫崎骏的动画、从荒木经惟的摄影,到安藤忠雄的建筑、从
安藤忠雄的光之房子与三宅一生用一块布裹出来的长裙
,到草间弥生的波点……
这套书把穿越数千年的古典和现代艺术,横跨亚、欧、美、非四大洲的五种文明,串连在一起,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真切感受到岁月的流变、文明的交融,以及历史车轮下各国文化和艺术被碾压被征服被改变的过程,同时又能看到自以为强大的文明和艺术也在悄无声息地被消融和改变的有趣过程。
可能你会担心,童书的读者是孩子,如此深奥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孩子们能理解并从中获益吗?
DADA采用
法国版权图片,图文比例8:2,以图为主,配以言简意赅的文字解读,而且
语言简单并且富有诗意,可以帮助孩子专注地观察、敏锐地感知、细腻地感受、从容地表达。
第一,它提供了清晰的时间线:从玛雅原始文明讲起,到西班牙时期的欧洲风格,再到当下墨西哥艺术。
第二,做主题式探究:专题讲解弗里达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还探讨了玛雅壁画与现代画作的风格对比。
第三,段落短小,文字活泼,趣味盎然。
这种写法也被称为“豆腐串”写作法。保证每个段落的篇幅不超过豆腐块大小,每个豆腐块都是信息丰富,观点精准的高密度营养品,用的还都是风味独特的童趣语言调味料,孩子读起来津津有味,篇幅也控制得恰到好处。
故事性和艺术性可不是DADA的全部惊艳之处。在书中,还有可以互动的“艺术坊”,让孩子亲自动手,与艺术来一次亲密的“互动”。
这个“艺术坊”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加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发挥。以这种形式来启蒙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做到“理论+实践”结合。
这是《去埃及》的
“艺术坊”,教孩子如何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作自己的故事。
《去日本》的“艺术坊”,则教孩子如何创作自己的5D漫画动物。
每册都附有艺术ABC简略快速地呈现,艺术家们
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按照有趣的字母顺序编排,整体就是关于这个国家的艺术知识网,方
便孩子全面了解和延伸阅读。
版式也相当漂亮:
五册分别是:《去
埃及》《去墨西哥》《去俄罗斯》《去美国》《去日本》
畅销28年,在全球销量千万册的DADA艺术启蒙系列,由法国艺术教授团队精心编撰,是极其靠谱的艺术启蒙书。
DADA系列虽然定位于7岁以上的孩子,但是如此通俗有趣,又不失高大上的艺术内容,成人读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现在,
DADA系列第一辑《艺术大师》、第二辑《今日艺术》和第三辑《古典大师》
同时
登录童书妈妈市集,
第一辑
第二辑
超低团购价126元(且参加满126减10元的活动),
第三辑
149元
(且参加满126减10元的活动),新书
第四辑不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