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病例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患者男性,84岁,因全身无力和呼吸困难至急诊。
心电图
(ECG)
提示,I,AVL,V2-V6导联ST段抬高,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肌钙蛋白TnI升高
(0.15 ng/ml,参考值<0.03)
,但患者胸痛不明显,该如何诊断?
ECG示ST段广泛抬高,肌钙蛋白TnI升高,根据心肌梗死第四版通用定义,虽然胸痛症状不明显,也已经
基本满足ST段抬高型心梗
(STEMI)
的诊断
。
不过面对如此广泛的心肌梗死,病人没有被推进导管室进行经皮冠脉介入
(PCI)
——
原来,病人最近不是第一次住院了。
这是患者的胸部CT,左室被一个巨大的肿物包裹,甚至左室腔都难以分辨,看着真是让人胸闷…
回顾病史发
现,患者一月前曾因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于外院检查,CT扫描提示胸腔内
存在巨大肿块,侵袭左心室
,对肿块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
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
所以并非冠脉因素引起了STEMI,而是
肿瘤侵入左室,导致心肌损伤
。
试想这位病人如果在急诊因为ECG表现和TnI升高就被推进了导管室,上台医生会经历怎样的进退两难。
在负责医生与患者及其家人充分沟通后,该患者最终放弃了手术或化疗的治疗方案,于数日后离世。
肺癌侵犯心脏,检查报告单也可能是另一种画风。
下图是另一例肺癌侵袭心脏的影像资料。
患者是一位有数十年烟龄的66岁老年女性,因认知功能障碍入院治疗。X光平片发现肺部巨大肿块,进一步胸部CT和MRI检查提示
右肺下叶原发肺癌累及肺静脉、左心房,
病理活检明确小细胞肺癌
(SCLC)
,另外还见颅内存在多发转移灶,
ECG显示窦性心律, TnI不高。
最终诊断为SCLC IV期,T4NxM1,并接受了脑部手术,准备进行脑部和胸部放疗,最终在放疗计划实施前不治离世。
图:Am J Case Rep, 2018; 19: 619-622
CT(图A)MRI(图B)显示肿瘤侵及肺静脉和左心房(红箭头),肿瘤原发灶在右肺下叶(绿箭头)
同样是肺癌侵犯心脏,本病例中则
未出现TnI升高或ECG表现
。且由于原发灶的位置不同,肺癌的进攻路线也从直接累及心室变为肺叶—肺静脉—左心房。
肿瘤侵犯心脏,
少见吗?
肿瘤直接侵犯心脏,这种情况的确很少见,目前也缺乏流行病学数据。根据一些单中心的研究显示,肺癌累及大血管或心脏的病例,在大的中心平均每年可见到
2-3例
[1]
。
不过病人虽然少,但肺癌累及部位却可能有很多:不仅包括两个病例中提到的心室和心房,
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
等也见受累报道。
少见不等于可忽视。肺癌,尤其是低分化的SCLC,发病隐匿,发病时通常已至晚期,这为肺癌大肆侵犯周围循环脏器创造了条件。在有限的病例报道资料中,心脏受累的
病人通常症状隐匿,不会出现心梗样的典型胸痛症状。
因此被发现时心脏都已经受到肿瘤较严重的侵袭,这大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拉低了手术预后
[2-4]
。同时,恶性肿瘤侵入循环系统,无论是大血管或心腔内,都会为肿瘤细胞的远隔转移提供高速通路,进一步恶化预后
(想象一下,在动脉里一骑绝尘的肿瘤细胞……)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
下一步该怎么治?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将侵犯主动脉、肺血管、下腔静脉或心脏的肺癌统一归类为T4肺癌
[5]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2017年提出的指南,对于这类病人,推荐将
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6]
。
一项来自韩国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
纳入了该中心1995年至2015年59名接受了肺切除的侵袭大血管或心脏的NSCLC病人,其中61%的病人接受了辅助化疗或放疗;出院后定期行CT或PET-CT随访,并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如下图。
蓝线代表肿瘤未侵及心包内的病人,红线则代表肿瘤侵犯超过心包的病人。曲线提示,心包内累及的确负面影响了病人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蓝线代表未辅助化疗的病人,红线代表进行了辅助化疗的病人,曲线说明,辅助化疗可稳定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增加无病生存率,并都在5年后可保持在
50%
以上。
心血管内科作为与原发肿瘤几近绝缘的专科,没想到还能以这种致命的方式与肿瘤相遇。
肺癌可以直接侵袭心脏,虽然罕见,但并非生涯难遇的病例。除了心脏,肿瘤还可能侵袭纵膈里的各大血管。症状隐匿,但通过影像学诊断并不困难。
晚期肺癌+心脏受累,根治术+辅助化/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不乐观,但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