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我在这里老去,也在这里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东方家庭教育  ·  新学期,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  3 天前  
新东方家庭教育  ·  新学期,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  3 天前  
占豪  ·  儿童启蒙学什么?古人这样做! ·  4 天前  
占豪  ·  儿童启蒙学什么?古人这样做! ·  4 天前  
牛乱画  ·  你说你要弯道超车,我说不如跨国补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以《廉蔺列传》为例说说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3-07 13:44

正文

   集体备课的时候,教研员希望我谈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看法。我想想还是以大家熟悉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做个例子吧。

  讨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讲一个语言现象: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对于这句话中这个“之”的用法的理解。我们都知道“之”有“放在主语和位于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什么是取消独立性?一般如果一个短语有主语也有谓语,就可以构成一个句子,但是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而需要它成为其他句子的一部分,这种做了其他句子的一部分的句子,我们一般称为“从句”。在英语里面,我们可以通过引导词、动词名词化或者不定式等方式,让这个句子“看上去”就是一个从句。但是在汉语里面,由于汉语的特殊性质,我们无法通过这些方式来标明从句。所以就必须通过增加一些特殊的标志来体现句子之间的这种关系。

比如:

雷峰塔倒掉。(本身具有主语和谓语,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构成了一个陈述句。)

论雷峰塔的倒掉。(在这个句子中,“雷峰塔倒掉”成为了一个现象,一个事件,成为了“论”这个谓语动词的宾语,这个时候“的”就起到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后的从句,既可以成为一个句子的成分,也可以成为一个复句的分句。

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这个句子中,“师道不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了谓语动词“久”的主语。)

再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在这个句子中“吾妻美我”是一个结果,全句构成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总结一下,“之”要用来发挥“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个条件:

(1)放在主谓之间;

(2)这个主谓短语成为句子的一个部分(或者是单句的成分,或者是复句的分句)。

再来看我们讲的这个例句。这句活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虽然“之”放在了主语“公”和谓语“视”之间,但是“公视”本身在这个句子里并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是成为了这个句子的主干,“廉将军孰与秦王”不过是“视”的一个宾语而已。这就是一个由主谓宾构成的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这里“之”并没有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而只是一个舒缓语气的音节助词。

有没有别的例子?有

(1)谁之永号?

(2)子曰:“予之不仁也!

我们再来看蔺相如的这一段话: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一段话,从语势上说,是平缓——峻急——深沉的起伏关系。所以,第一句话用“之”来使得语气平缓,是为下面的推理作铺垫的,只有这样一个从容和深沉,富有大局观的蔺相如才能够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这样一种从容是直接呼应了他在完璧归赵事件中的表现的。由此可见,语言的构成,并不是外在于语言的表现力的,相反,有时候作者正是通过语法的灵活使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其次说一说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的原因。

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问题,明代的王世贞对于这一段历史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完璧归赵论》)我觉得很有道理。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完璧归赵一段中的“秦王”与“渑池相会”一段中的秦王似乎判若两人。前者倨傲无理,又软弱可欺,后者蛮狠强硬,咄咄逼人。但其实这是同一个秦王——秦昭襄王。

按照当时的国际形势,秦国基本国策是东进,主要敌人是齐国。但是如果不将横亘在秦国与齐国之间的赵魏韩三国搞定,攻打齐国的战略就不能够顺利实施。“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已经征服韩国,正在不断削弱魏国的过程中。在这个时候,提出要“和氏璧”,不过是他几年前“东帝”之梦的延续而已(在此五年前,秦昭王提出与齐王一起成为“东西二帝”,已经有灭周的企图,但是由于齐国拒绝而只好作罢。不过,历经战乱,和氏璧最终还是成为了秦王朝的传国玉玺)。但是从军事上说,秦王是不想激怒赵国的,因为如果赵魏联手,以秦国当时的实力还是比较难应付的。一方面,蔺相如是看准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料定秦王不敢得罪赵国,所以大耍无赖手段。另一方面,秦王也由于政治的考量容忍了蔺相如的为所欲为。

不过,司马迁还是在叙述中很帮了蔺相如一把的。因为据《廉蔺列传》说,秦王说的是“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都,是仅次于京城的第二等大的城市。秦国给赵国十五个这样规模的城市,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有了后面蔺相如觉得秦国“无意偿赵城”的推断。但司马迁这样的表述显然是不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的,这只能理解为司马为维护蔺相如的形象的刻意弥补之笔。

 

   第三讲一讲要善于从语言中读出更多信息的问题。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在这一段里,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叙述中读出很多东西。比如秦王请赵王奏瑟,接着司马迁紧跟一个短句“赵王鼓瑟”。将那种畏畏缩缩、言听计从的赵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换一种表述方式,阅读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于是乎援焦尾而作《鹿鸣》,盖有讽焉。

如果这样写,似乎赵王才是一个以琴言志的卓越的政治家了。可见句子的设计,同样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再看两国御史的表现。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秦王——赵王——秦御史,主语转换迅疾,秦御史的心领神会,君臣配合的默契,跃然纸上。

再看赵国,在蔺相如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拼争,终于让秦王一击缻之后,司马迁写道:“相如顾召赵御史书……”。一个“顾”,一个“召”把赵御史毫无反应、蔺相如恨铁不成钢的感受都写出来了。

如果我们再比较“秦之群臣曰”和“蔺相如亦曰”,那种独木难支的艰难境况昭然若揭了。

两相比较,秦赵强弱胜负的原因立现。

所以关注叙述方式和叙述内容的细微变化,其实同样可以发现很多信息,所谓“微言大义”大概就是讲得这个道理。

 

以上几个例子其实都是从“言”的深入挖掘和思考开始,而最终归结为文意、文势、文趣的理解上的。这大概就是文言文教学中最要紧的法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