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4楼影院
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影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01、夫妻,不送葬;父子,不共商; ... ·  昨天  
每日商报  ·  多地知名景区宣布:凭票根免门票! ·  昨天  
每日商报  ·  多地知名景区宣布:凭票根免门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24楼影院

有一种电影,不能用“好看”来评价

24楼影院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5-24 17:01

正文

| 本文首发于 24楼影院(movie24luo)


有些电影,初看时没太大感觉。可电影中的某些画面、台词却定格在记忆里,某个瞬间会重新蹦出,吸引你再度打开电脑。


《玛丽和马克思》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这部来自澳大利亚的粘土动画,剧情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一个小朋友和一个大叔长达20多年的笔友情。但这简简单单的20多年,似乎照见了人的一生。


玛丽是个8岁的澳大利亚小朋友,电影对她的形容是:长着一双 泥浆色 的眼睛、额头上有 屎黄色 胎记,唯一的朋友是动 画片中Noblets一 家。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妈妈说:她的出生是一场“意外”。



外公说:婴儿藏在啤酒里,爸爸喝完啤酒发现了她。



两人的潜台词不难猜出:玛丽是爸爸妈妈酒后、计划之外生出的孩子。大概为了这个孩子,父母勉强(或冲动)结合,但缺少感情基础建立起来的家庭,仅靠一个孩子是难以维系的。


所以爸爸下了班,宁愿在仓库里跟他的死鸟标本玩;



妈妈则醉酒醉到天昏地暗;



而8岁的玛丽,只能给自己做玩具、养宠物鸡、看动画片,自娱自乐又孤孤单单。



她最大的愿望是嫁一个老公,生9个孩子、养2只鸭子和一条狗,过上热热闹闹的生活。 连老公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叫灰伯爵。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历数父母的种种不是。如果把玛丽父母写上,即使添点油加点醋也挤不进头条。他们算不上极品,他们只是没空搭理玛丽;以及给不了她爱和温暖。


许多父母,都没空搭理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曾或多或少经历过玛丽的状态: 孤独、寂寞 ,渴望有个知心朋友,能聆听我们的诉说,又能解答我们的疑惑。


一个偶然的机会,玛丽翻到了一本地址簿。 随机 挑了一个叫M豪沃兹的人, 开始给他写信:


  • 美国的小孩子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是可乐罐吗?


并真诚地附上了自画像和一块樱桃巧克力棒。



信飘洋过海,来到了44岁的 美国中年大叔 马克斯手里。 他是一位患有 肥胖症,正在痛苦减肥却毫无效果的 犹太人。


在周围人眼里, 笨拙、粗鲁,又不合时宜。 但文明又有教养的正常人,收到玛丽的信和提问,估计只会一笑了之,或者拿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马克斯却认认真真地给这位好奇宝宝写起了回信。



  • 4岁的时候,妈妈告诉过他: 如果你是犹太人,小孩子就是从犹太祭司下的蛋孵出来的。


  • 如果你不是犹太人,那就是从天主教的修女下的蛋孵出来的。


同样也附上了自己的照片,和他的巧克力新配方。



他们的通信由此开启,马克斯就好像一本 百科全书 ,能为玛丽解答各种各样的疑惑:


  • 下雨时绵羊会缩水吗?


  • 为什么老人们要把裤子提得很高?


  • 鹅身上会起鸡皮疙瘩吗?


  • 天堂有Noblets(动画片里人物)吗?


……


而在一次次的往复通信中,马克斯的故事也像拼图一样,被一块块拼凑出来,逐渐清晰。


我们才知道,这个散发着哆啦a梦般光环的异国笔友,一出生就是一手烂牌。父亲抛弃了他,6岁时母亲又自杀了;



他不喜欢拥挤的人群、明亮的灯光、突如其来的噪音或者浓重的气味,但却不得不住在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


因为患有亚斯伯格综合征(这是一种“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世界有时候在他的眼里,迷惑又混乱:


他只能照着文字读,没法理解字面之外的意思;


如“please take a seat”,约定俗成的说法是“请坐”;但马克斯的理解是,“请带走座位”。


他也很难理解人的面部表情,需要脖子上挂一本“faces”的表情书,来帮他辨认;



他经常因为某件突发的事情焦躁不安。像收到玛丽的来信,他常会紧张焦虑一阵子,要靠吃药甚至住院才能缓解。



这些情况,也令他在社交上总是显得 不合时宜 ,没有朋友,一直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


看电影时,很多人在弹幕留言说:渴望有个马克斯一样的朋友。可当他 真正 出现在你周围时,你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吗?


不一定!


有色眼镜会让马克斯产生巨大的压力, 无论是对他善意的同情、还是恶意的嫌弃


这也是这部动画片成型最原始的动力。 《玛丽和马克思》是部半自传式的影片,电影很多灵感都来源于导演亚当·艾略特的一个朋友:


马克思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纽约的一位笔友,我和他通信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 ,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和影片中的马克思一样, 我现实生活中的那位笔友 也有自闭症,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专门研究了这种综合征,我制作这部影片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将这种情况介绍给观众,更是 不希望因为神秘感而让人们对这类人群产生误解 。”


借马克斯的口,也道出了现实生活中的 “马克斯” 们最朴素的感受: 我不觉得自己残疾,有缺陷或需要治疗。



所以,有一天如果你真的遇上了马克斯,只需像玛丽一样, 平等 与他对话交谈:又有多少人乱扔垃圾了、最近一条金鱼是怎么死的; 以及分享各种口味的巧克力。



而在他们的长期通信中,马克斯教会了玛丽: 先爱你自己


成长于缺乏关爱的家庭,玛丽常常因为没人没喜欢自己而苦恼悲伤、自卑胆怯。马克斯却告诉她:你爱你自己就够了。 爱自己,包括爱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价值。无需旁人的施舍,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马克斯送给玛丽的,最大的一笔财富。



他最后的告白非常动人,分享给大家:


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