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综艺魔咒:谁也火不过第一季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4-29 18:00

正文


最近,综艺节目开始在“回忆杀”赛道里互卷。


四月中下旬,“5岁”的《乘风2024》开播,接下来的5月10日,“9岁”的《歌手2024》也定档回归——虽然两个节目写满了回忆,也加入不少新意,更融入了国际化视野,但从目前来看,并没有感受到老粉和新观众的太多期待。


有人说: “火不过第一季是综艺节目的魔咒。” 这心酸又现实的一句话,在 《乘风2024》和 《歌手2024》中,都能找到一些答案。



▲《乘风2024》主题曲预告海报


先看率先播出的《乘风2024》。很多人觉得, 现在的浪姐很无趣,没乘上风,破浪也不太给力。


遥想2020年那个初夏,芒果台以女性成长为关注焦点,邀请30位年龄在30+的女艺人共同走向梦想舞台,在不断蜕变中乘风破浪,成就更好的自己。节目播出后顿时掀起风浪,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大家在享受姐姐们精彩舞台的同时,也更加笃定: 成长,与年龄无关,只要内心有一份热情,任何时候都能乘风破浪。


▲《乘风2024》部分嘉宾官宣海报


对于这个节目,一路看下来的观众对节目给出了一个总结:


“励志的声音传递+姐姐们在舞台上不断成长让第一季成为经典;第二季看到了更多突破,第三季因为王心凌的出现,有了情怀的味道;第四季属于先热后凉,到了现在的第五季,哎……越播越糊……”


▲戚薇作为嘉宾参加《乘风2024》


其实,被看衰的《乘风2024》单看阵容也不俗,萨顶顶、尚雯婕、袁娅维、何洁、戚薇……实力派+综艺感的组合,很有梗的朱丹和周扬青也加入其中……虽然没有像宁静、那英那样话题度十足的前辈,但其实也算实力+流量兼具。


而且,节目里,姐姐们除了卖力表演,也都在卯足了劲儿制造热度与话题:从郭碧婷与婆婆向太的撞脸,到戚薇与35位姐姐相处的心态是:“掉进花丛中啊,暗自窃喜”,更有朱丹“不许聊孩子,不许聊家庭的flag”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度。


▲网友说郭碧婷造型撞脸向太


▲朱丹在节目中称“不许聊孩子,不许聊家庭”


再看舞台,陈丽君与孙悟空、花木兰元素的“跨界”;还有赵奕欢的钢管舞也热度不小,成为很多人的谈资……


▲陈丽君舞台


▲赵奕欢舞台


这么看,阵容、话题、舞台三者具备,按说应该有不错的成绩。但很多网友依然表达了“看似很热闹,但就是满屏写着没意思”的观后感。更有人把浪姐比作了春晚:“没有吧,像是少了点儿啥;有吧,其实提供不了情绪价值……”听起来有些唏嘘,这个曾经的现象级综艺,在第五年,留给观众的感受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姐姐们的舞台仍在继续,也许,我们不可能再像看第一季那样,感受姐姐们带来的惊艳,但依然期待它出现新的燃点,重新唤起大家那份乘风破浪的热情。



▲《歌手》官宣回归


阔别四年的《歌手2024》已经定档5月10日。很多节目的老粉说:“很期待回归,但又不敢有太多的期待。”


当时间闪回到2013年。


那一年,《爸爸去哪儿》处在最初的孵化阶段;大爆多年的《奇葩说》还只是一个概念。隔壁台,已经在一年前有了转椅子、爆灯、抢学员的《中国好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芒果台的《我是歌手》带着一些新潮与前卫正式亮相。


你可以把它当作纯粹的歌者舞台——7位专业歌手的比拼是这个节目的核心。


但,你又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待成一个音乐的节目——车上的采访、选手备战间,更有经纪人、后台彩排的多种元素的释出,满足了对歌手幕后生活的猎奇,让歌手变成了一个立体、多面、有温度,更全面的人。


2013年4月12日,第一季的“歌王之夜”,众媒体纷纷涌进直播现场“探班”,甚至连台湾省东森新闻台破天荒放弃新闻播报,“5小时全程直播”决赛盛况……


第一季,在很多选手心中亦是经典。犹记林志炫在采访时说:“在顶级的音响设备下演出,我真的唱得十分开心。让音乐回归到了最原始的本质:live(现场)演出可以感动人心的。”


第二季中,韩磊成为焦点,从自己的经典歌曲,再到改编歌曲的演绎,每一次都能爆了热搜。尤其是决赛时张嘉译的助力,让这对叔级的CP迅速出圈,也让韩磊直接成为歌王。那一年,看《我是歌手》成为了全民热潮。


到了第三季,人们的记忆点变得多元化。除了有歌王韩红,大家还认识了黑红的张大大,作为谭维维经纪人的他展现了经典的哭戏,还有那句“你真的太不容易了”,让他彻底出圈。


▲张大大在节目中“一哭成名”


▲张大大与谭维维在《歌手》后台的合影


那一年,人们也记住了孙楠退赛,汪涵救场封神,甚至至今都令人津津乐道。第三季的《我是歌手》成绩相当优异,全国测量仪收视率1.7,收视份额10.17%,同时段第一。


▲《歌手》第三季中孙楠退赛

汪涵贡献救场教科书名场面


可是到了第四季以后,这个节目仿佛进入了暮年——虽然,第四季有李纹、张信哲;第五季有李忆莲、光良;第六季有汪峰、李泉;第七季有刘欢、齐豫……他们带着70后、80后、90后的青春,又走过了4年。但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再难回归巅峰的时刻。


▲从2013年起,《歌手》陪伴大家度过了八年的时光


在第八季《歌手.当打之年》结束后,《我是歌手》叫停。那一年,是2020年。


▲第八季后,《歌手》官微发布的告别手写信


时隔4年的2024年,《歌手》再度回归。从2013年~2024年,整整12年,太多人的青春已经逝去,看着这个节目长大的人们非常期待它可以延续到以往的辉煌,在那个绚丽的舞台上,找回珍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青春身影。



谁也火不过第一季,是综艺的魔咒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存在标准答案,我们需要从更广的维度来思考——


一部经典的综艺,其实并不只是大众娱乐的狂欢,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节目本身的内容、创意和主创团队的表达,更有 不同观众赋予这个节目的反馈与共鸣。


一部综艺的上线,从全民惊艳,到有人质疑,再到热度下滑,最终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好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节目生命周期,再加上现如今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内容形式的涌现,留给固定时间、固定周期里看固定节目的时长在变短、欲望也在降低。现如今的观众,更希望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得到能击穿内心的温暖,亦或者胃口大开的猎奇。简单地说,瞬间的情绪价值才是现代的人所需。


众口难调+选择变多+情绪价值的瞬间化 ,让一些按照常理出牌的综艺节目,再难回到它本身的起点。但在中国综艺的历史长河里,每一部综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C位,因为它们都带给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美好回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