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银河
首发李银河的最新原创作品,重发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经典旧作,报道李银河的社会活动,刊登社会学、性学以及有质量的时评文章。
51好读  ›  专栏  ›  李银河

【银河连载】《性学入门》#07

李银河  · 公众号  ·  · 2019-02-19 08: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历史沿革

1·1 源与流

1·2 学者与著作

1·2·1 埃利斯

1·2·2弗洛伊德

1·2·3 金西

1·2·4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

1·2·5 其他性学研究者

1·2·6 涉猎性学领域的学者

1·3 两种作用或两种评价


《性学入门》 | 李银河 编

全文约2300字,阅读需要8分钟



有些学者虽然并不主攻性学,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涉猎了性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课题。这些学者多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人口学家,也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西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9)是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西美尔在其著作中对性别和性领域有所涉猎。《妇女、性和爱情》一书收录了西美尔在这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从社会学角度讨论了性别、性与爱情的问题。

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是一位人口学家,他的《人口论》一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马尔萨斯性学方面的观点是从人口学角度出发的,他认为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久远的,这种永不消弥的欲望导致了人口持续、快速地增长。

赖希(Wilhelm Reich,1897-1957)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延伸到性的领域,认为所有的神经病及性格上的问题,都是由于性的完全表达和释放受阻而积累起来的性能量造成的。在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里,赖希是最强调性的作用的。他出版了《性格分析》、《性高潮的功能》、《文化斗争中的性活动》(英文版名为《性革命》)等颇具影响的性学和心理学著作,还编写了若干性卫生宣传的小册子。《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是赖希最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在西方反文化运动中,这本书成为性革命倡导者的“圣经”。在这本书中,他把法西斯主义理解成其基本生理需要和冲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压抑的普通人的非理性性格结构的表现。他分析了这种压抑的社会功能,以及权威主义家庭和教会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马林诺斯基(Bronistaw Daspar Malinowski, 1884-1942)是人类学家和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曾在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对土著部落进行实地考察。他运用人类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写作了《野蛮人的性生活》一书,从性和婚姻的角度,描述了土著人的社会、宗教和文化的概貌。这本书不仅在性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书中所使用和倡导的功能主义理论和注重实地调查的方法论,对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是世界级的人类学家,田野调查方法的先驱,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她曾实地考察过南部海域七种不同的文化,并撰写了相应的研究专著,尤其在心理学和文化(如性行为的文化制约、天性以及文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在1928年,米德的第一部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出版。当弗洛伊德的泛性学说蜚声于欧美大陆之际,1935年,米德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毗邻而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的研究,试图证明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理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虽然后来学界对她这项调查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但是《三个原始部落的性与气质》一书被人们公认为由人类学家对性别生理决定论所做的一次严峻挑战。

高罗佩(R.H.Var Gulik, 1910-1967)是荷兰著名汉学家,他的著作《中国古代房内考》和《秘戏图考》被公认为中国性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房内考》一书是一部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性生活的学术专著,其中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的房中秘书、性习俗和色情、淫秽小说等,时间范围从殷周一直到明朝。《秘戏图考》是《中国古代房内考》的姊妹篇,是一部研究明代春宫版画的专著。作者强调中国人以性活动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这样一种健康的性观念,对中国古老的性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am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关于婚姻与性的观点主要反映在1929年出版的《婚姻革命》和1930年出版的《快乐的获得》这两本著作中。他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道德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罗素在他这两部涉及性学的著作中提出,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是任何社会(无论是古代的或现代的)都有的两种主要成分。性道德对任何社会以及该社会的经济来说都是必要的。为了了解现行制度的前景,罗素探讨了那些过去存在过的,或在原始部落文化中至今还存在的制度;论述了西方文明中所流行的制度的特点;阐述了这个制度应该加以改革的方面,以及有必要加以改革的理由。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 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新左派的哲学家。他积极干预现实,特别是对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欧、北美出现的那场学生造反运动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被公认为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造反之父”、“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爱欲与文明》为开端所发表的一系列后来被称为青年造反运动教科书的著作表明,马尔库塞的思想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马克思的思想,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描绘未来文明的蓝图。他涉及这个领域的著作还有:《论解放》(1968年)、《反革命和起义》(1972年)等。


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后现代思想家,有人说:二十世纪将被称为“福柯时代”。在可以想见的未来,福柯将会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一位思想家。乍一看《性史》这个标题,人们很自然地会以为福柯要写的是一部关于人类性行为的历史。但是福柯的计划并非如此,他要探讨的问题是,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福柯认为,事情并不是像人们一向所认为的那样,存在着一个关于性的先验的事实,从这个事实产生出来一套关于性的话语和机制。恰恰相反,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性”,我们把它当作“事实”的性,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被18世纪的性的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不断变换的性的话语的产物。这就是性的社会建构论。这是福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福柯要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建构了我们的性——那种我们以为是与生俱来的性。他所关注的不是性行为本身,而是关于性的话语,是构造了性的现状的社会话语机制。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 )是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他在性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亲密关系的转变》一书中。他指出,许多研究者讨论表面上属于私人领域的性,是认为它蕴含着解放的意味和革命的希望,它代表了一个潜在的自由王国,尚未被当代文明的各种局限性所污染。应该如何解释这种主张?这就是吉登斯在这本著作中要回答的问题。他的写作从性出发,同时涉及了爱和性别。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可塑的性”,因为它对于纯粹关系所隐含的解放意义以及女性所要求获得的性快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周二待续]



-END-

原创文章 转载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

邮箱: 1120977886@qq.com

电话: 13391705403



点击关键词,获取往期内容

同性恋与艾滋病 / “同妻” / 代孕

贞节牌坊 / “下流社会” / 单身生活 / 性的斗争

性交频率 / 性高潮 / 女性自慰

婚外恋 / 家庭暴力 / 感情与性的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