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的概况,包括论坛的参与者、报告嘉宾及其报告主题和内容。论坛旨在分享石墨烯的新研究成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报告主题涵盖了飞机防除冰技术、碳材料研究、科学合作、石墨烯导热厚膜研究等多个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圆满闭幕,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
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
关键观点2: 报告嘉宾们的报告主题涵盖了飞机结冰的危害及防除冰技术、碳材料研究、科学合作等。
展示了我国在石墨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和成果。
关键观点3: 石墨烯导热厚膜的研究展示了我国在石墨烯导热膜制备技术上的突破。
该技术在多个重点工程和领域得到了应用。
关键观点4: 论坛展示了我国在石墨烯产业化探索方面的进展和成果。
学者们认为,石墨烯产业发展需要打持久战,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
正文
10月27日,为期3天的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BGF2024)在京圆满闭幕。本届论坛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1000余位行业精英和多家媒体,共同参与这一场高规格行业盛宴。其中,石墨烯发展前沿分论坛邀请报告嘉宾作报告,旨在共同分享当前石墨烯的新研究成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此,小编特地简要摘录嘉宾们在论坛上的报告主题和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陈勇总
工程师
以《国产喷气客机高效能结防冰技术与展望》为题,
介绍了飞机结冰的危害性,需要在新材料、新结构、多电技术上下功夫,以提高商用飞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报告重点讲解拥有更高效防除冰技术的必要性等内容。
深圳理工大学丁峰教授
在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组专注于碳材料、低维材料生长机制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材料制造,理论先行”的想法,并开始了对各种关键材料制造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MDPI首席执行官
Stefan Tochev 以《MDPI:推进开放获取和全球科学合作》为题,
概述了MDPI的核心价值和使命,并介绍MDPI与中国学术界的持续合作,展示其在建立国际科学交流方面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
研究员
以《氧化石墨烯:制备、组装与导热膜应用》为题,
介绍团队在石墨烯导热厚膜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电解水氧化方法,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绿色高效可控制备;发明了离心序化制膜技术,突破了高度有序、高致密氧化石墨烯厚膜的制备难题;发现了缺陷促进石墨化的现象,大幅提升了石墨烯导热膜的性能。基于上述研究,研制出了性能优异的石墨烯导热厚膜,在厚度为500微米时的热导率可高达1800W/mK,目前已在多个重点工程和领域应用。
清华大学物理系姜开利教授以《用高导热碳纳米材料构筑高性能热绝缘材料》为题,
报告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纳米尺度直径、碳纳米管堆叠体的各向异性纳米孔隙结构和极低密度、sp
2
碳的高消光系数,有效抑制了通过固体骨架、气体、热辐射三个通道的热量输运,从而导致极低的热导率。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力波
教授
以《晶圆级二维材料和异质结的精准制备》为题,
总结了化学气相法制备晶圆级、超平整、层数均匀可控的石墨烯、hBN、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控制方法,同时提出了堆垛生长和叠层转移晶圆级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的策略,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中的二维组元包括了石墨烯、hBN、二维半导体、金属、超导体、铁磁体等,并初步探索了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的在未来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可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李永峰以《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为题,
介绍团队聚焦石墨烯批量化制备难题,开发新型物理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新工艺,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粉体的绿色批量制备;开发出石墨烯改性负极材料、石墨烯复合导电剂以及石墨烯改性集流体;研发出石墨烯改性润滑脂、石墨烯改性陶瓷涂层以及石墨烯改性母粒等新型材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石墨烯材料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丁古巧以《石墨烯微片的批量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探索》为题,
回顾了石墨烯微片类材料的分类、多种石墨烯制备路线的进展及其优劣,并介绍近年来团队围绕石墨烯的应用需求在多尺度石墨烯材料创新制备和批量生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同时展示近年来极小尺寸石墨烯量子点在疾病诊断与环境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潜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于庆凯
研究员
以《高导电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为题,
介绍了石墨烯作为增强体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有望实现超高电导率,实现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是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报告介绍了团队在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制备方面的相关进展等内容。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先进纤维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高超以《石墨烯产业化探索之路》为题,
介绍了团队以氧化石墨烯为二维大分子的代表性研究模型,开展了氧化石墨烯液晶及可控宏观组装材料的系统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石墨烯产业发展需要打持久战,可走伴生、共生、创生“三生模式”,有序推进,健康成长,渐次实现立地顶天、入地上天、日常航天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张忠
教授
以《新一代雷电防护碳纳米复合材料》为题,
介绍了团队通过实验表征和多物理模拟相结合,初步揭示了雷击损伤的基本机制,建立了雷电防护材料导电性、密度、热性能和几何形状之间的缩比关系,用于优化雷电防护材料的设计和性能评估等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理学院副院长何大平以《石墨烯宏观组装与产业应用》为题,
报告阐述了通过对石墨烯基宏观膜导电性的精确调控,进而明确石墨烯微观结构与其宏观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石墨烯膜的导电率进一步提高到金属数量级,导热率达金属铜的4倍及以上。这种具有超高导电率的石墨烯膜材料有望突破传统金属材料的限制,开发出兼顾材料优势与电磁特性的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