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媒体:心榜。
壹心理是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心理从业者,帮助大家在专业上成长和进步。
据《华盛顿邮报》周三报道,以色列裔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去世,享年90岁。
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生前以其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而享誉全球,他的著作如《思考,快与慢》等在中国也有不少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卡尼曼的生平、研究成果和其对心理学的贡献三个方面,来回溯他的一生。
01
生平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他的生平:
卡尼曼于1934年3月5日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
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耶鲁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
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1961-1978年先后任希伯来大学心理学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
1978-1986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1986-1994年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
1993年起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伍德罗威尔森学院公共事务教授。
2000年起兼任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卡尼曼历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数量经济学会会员、实验心理学家学会会员等职务;并兼任《行为决策》期刊、《风险与不确定性》期刊、《思维与理性》期刊和《经济学与哲学》期刊编辑。
2002年,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15时3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Vernon L. Smith一起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颁奖词提到,卡尼曼是因为“
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
”而得奖。
02
研究成果
卡尼曼是如何“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卡尼曼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心理学则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
而卡尼曼正是在不断修正“经济人”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首先,他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的判断会因为依照“倾向于观测小样本”形成的小数法则行事,或因为对于容易接触到的信息的熟悉和对主观概率准确性的盲目偏信,而导致决策行为系统性地偏离了基本的概率论原理。
其次,在与阿莫斯·特沃斯基的合作中,他系统地陈述了“预期理论”。与公理式的“期望效用理论”相比,描述式的“预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并且用基于参考水平的两步决策假说解释了人们厌恶损失的心理,解决了过去“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理论。
简单来说,他们的实验对比发现,
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
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
这一研究结果,后来被人们成为
“卡尼曼风险定律”
,揭示出了
一般人在面临获得时总是尽可能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又喜欢冒一下险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从而证明了:
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有关经济决策的过程是理性的假设,其实不能成立。
他的这一研究发现,掀起了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热潮,激发起新一代的经济学和金融研究者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应用于人类内在的行为动机的研究,
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
再一次扩大了心理学的应用版图
。
03
心理学贡献
要知道,从诞生以来,心理学就一直不断地在扩张它的应用版图。
从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开始,到发展出应用的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咨询学、心理咨询等等,继而又衍生出更多的交叉学科,如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儿童发展病理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语言学等等。
心理学一再证明它在各个社会领域,都具有强大的适用性。
而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卡尼曼,同样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标志着
心理学在研究经济领域现象的适用性
。更让我们看到,心理学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和其他学科交叉和融合。
如今,斯人已逝,但他对心理学版图的扩大贡献,依然持续再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无数的公司和个人,都会从他对人的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思想中获得启发,他的研究也再一次证明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影响。
同时,他对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的叶浩生教授梳理了心理学发展的脉络后,就认为,
丹尼尔·卡内曼之后的当代心理学表现出了三个转向
:
(一)从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转向整合的思维方式,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2、从元素组合认识方式到综合分析认识方式的转变;3、从上向因果关系的思维到双向因果关系思维的转变。例如,生理因素影响心理因素,但是心理因素也影响生理状态,两者之间有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并非单向的由某种因素决定另一种因素。
(二)从自然主义心理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观;
(三)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
就像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Isaac Herzog)在一份声明中说的,
卡尼曼的研究创造了历史,改变了人类看待现实的方式,
“即使在他死后,他的研究也将继续为人类和科学做出贡献,他所激励的许多学生也将如此。”
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创业 13 年来,用户覆盖 137 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心理知识科普,发展到包括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组织(学校)心理服务等在内的多形态、立体化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
为你推荐:
我想告诉你,不论你是缺乏心理学相关经验却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把兴趣发展为职业,为自己带来收入的“素人”;还是已经考了心理相关证书,但缺乏从业技能和工作机会,正在为工作发愁的“咨询师预备役”。
只要你
对心理学感兴趣,只要你
有恒心、有耐心、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都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成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