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关灯拆电影
关灯后做的才是最高级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21 小时前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21 小时前  
格隆  ·  春节档,太爆了! ·  3 天前  
格隆  ·  春节档,太爆了!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演员于适公开发声:我们只想要公平! ·  4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演员于适公开发声:我们只想要公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关灯拆电影

讲座精华回顾:《一个人的江湖》从无到有

关灯拆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7-05 21:00

正文



6月24日下午14:00,上海的海派文化中心举办了“「一部电影的诞生」—《一个人的江湖》从无到有”的讲座。


左:《一个人的江湖》监制/编剧  赵波   

右:关关灯影业总裁 李琦芳


此次讲座是“幕里观澜”影评沙龙系列讲座的第六讲,活动由关灯拆电影海派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由全国文化名人分抵上海讲述与电影有关的故事。



活动邀请到了《一个人的江湖》监制/编剧赵波与大家面对面,从五个问题出发让大家了解一部电影的诞生,并借此浅谈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


Q1

你是怎么走上电影之路的?


赵波


我是学编导出身,因为喜欢电影行业,所以选择艺考做编导;最初在电视台做栏目剧的编导,我的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他带着我做话剧,其实当时话剧不怎么景气,我干的这几个行业貌似在商业上并不是特别成功。

 

后来我们就开始做电影,郭碧婷第一次到大陆的戏《假如没有你》就是我们投资的。我们主要做作者电影的制作和投资。作者电影在商业上并不是特别被看好,但是我们一直把这个事业进行到现在。


 李琦芳


你为何没有选择更加商业化,来钱快的电影作为进入这个行业的路径呢?那样可能会更轻松一点。

 

赵波


最初的确是和一些大剧组合作过,但仅仅是作为成员,没有话语权。因为我更喜欢有个人情怀的电影。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有话语权,再加上作者电影本身投资也比较少,后来为了主控投资,我自己就做了几个其他的公司去赚钱养我的电影项目。


Q2

关于《一个人的江湖》的制作过程


赵波


本片成本不到200万,这对一部电影来说是非常小的,花销主要是制作和人员费用。剧组虽然小,但我们所有班底都是专业人士。《一个人的江湖》的导演是国内顶级的武术指导喻亢,他是一个很低调的优秀电影人,是甄家班的核心成,基于好友关系和共同想法,他愿意零片酬导我们这部戏,副导演是《捉妖记》执行导演黄建业。受限于制作费用,这部电影总共筹备一个多月,拍了12天。

导演喻亢


这是一个剧情功夫片,之所以会选择这个类型的片子,是想为之后一部电影《逆袭记》做铺垫。《一个人的江湖》里的主角是《逆袭记》中的一个角色,我们在给他做人物小传的时候,觉得可以拍一部电影出来。正好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嘉兴方面的一些支持,所以就用很快的速度做出来了。


 《一个人的江湖》的故事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很小的功夫门派的传承展开的。从全新的角度去讲述到底什么是“江湖”。



在剧本创作时间上,《一个人的江湖》创作时间比较短,而我们《逆袭记》创作大概花了3年,投资规模也会更大一些。我可能会自己担任《逆袭记》的导演,但其实我希望能和更多中国出色的导演合作,我担任投资和制片的角色,去帮助更多好作品好导演实现自己的梦想。

Q3

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江湖》的票房成绩


李琦芳


上映16天,目前的票房是不到7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一部电影80%的收入来自于票房,制片方最终只能拿到43%票房收入。(这和美国正好相反,美国20%的收入来自票房,80%的收入来自IP衍生收入)


所以即便是有些票房数据很好看的电影,但是因为前期投入成本过高的话,也不一定能收回投资。而《一个人的江湖》因为只有200万的投资,所以是不是在投资回报上能控制的更好?


赵波


一部电影的成本决定他的回收,大导演的电影成本回收的压力肯定是比较大的。其实有些大片的票房看着非常好,其实背后的投资方都是在“滴血”的。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投资方,在研发制作和终端发行上都是自己来把控,这也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一个人的江湖》这部片其实在院线上映前,我们已经通过其他途径的版权售卖收回了成本。所以做院线发行也只是一个实验,我们想看看我们这些年通过网络自媒体累计的资源,是否能够通过“裸发”去获得足够的回报,当然现在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不是那么理想。我们就会在下一部电影上线前去做针对性的改善。

Q4

 电影投资和电影成功与否直接相关吗


赵波


理论上十几万也能拍电影,关键是谁做这件事情,以及这个团队内部是否有一致的想法。电影制作的投资大小无非就是体现在其规模上,例如团队数量、从业人员的知名度,场景和制作特效等的复杂程度。


以电影的投资大小去看电影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理性的方法,只是演员、场景和宣发等投资上的有所不同。比如说国外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即便制作预算只有2万美元,只有一个场景,但它的全球票房收入却有3.5亿美元,票房回收率达到17500倍。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只很好的团队,小成本也能拍出很好的片子。当然,这样的片子能否被更多的人看见,还需要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


李琦芳


电影的创作其实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高概念影片(特效大片)”出现呢?


随着技术发展,受众观影习惯改变,到影院观影是一件时间精力成本更高的事情,那么影院和电影行业的继续生存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其实这些特效大片就是行业的领头羊,它会带动整个电影行业从前端到放映的硬件技术的革新,带来更令人眼前一亮的观影体验。不过这样的片子是凤毛麟角的,更多的电影是像赵波导演的片子一样,去扎实地讲好一个故事。


Q5

下一步的计划


赵波


《一个人的江湖》只是一个电影投资试水,我要特别感谢嘉兴市政府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多医院、警察局等特殊场景的支持,为我们节约了很多资金和时间成本。下一步是9月份嘉兴开机的600万小成本制作电影,是一部叫《燃烧》的文艺轻喜剧,目前已经完成剧本部分的工作。


我认为作者电影是指有强烈的作者风格,它并不是指晦涩难懂的电影。选择一个导演是非常难的事情,做商业的导演思维容易被固化,但我们不愿意把电影当做一个快消品,我们会继续找到好导演和好团队去继续做下去,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好的作品能够和观众朋友们见面。非常感谢关关灯影业的邀请,请大家共同支持中国电影。


嘉宾和关关灯影迷大合影



关灯拆电影联合海派文化中心从去年10月起举办“文化名人讲电影”系列活动,在周末陆续邀请知名作家或文化名人在海派文化中心举办电影专题讲座。


往期讲座回顾

评论家葛颖教授上影节观片指南


导演张建亚、摄影师詹新分享《三毛从军记》拍摄过程


作家淳子讲解张爱玲《色·戒》


影史专家李镇分享《一江春水向东流》史实与导演构思


第六代导演彭小莲分享《乌鸦与麻雀》的诞生始末




上海迷影关关灯影业有限公司,国内首家影评IP公司。公司将传统的文字影评转化为语音影评产品,线上垂直打造全网语音共享平台,线下创建边看边听评论的观影新体验,在知识付费时代,挖掘出电影垂直领域的文化消费最新增长点。


同天售票情况对比,左一:同声评论场,右:普通场


关关灯影业签约国内顶尖的专业影评人团队,与国际国内知名导演合作,对新片发行环节,盘活视频网站片库,旗下明星产品——1:1同声评论(有声弹幕)助推票房与点击,刺激电影的二次消费与深度消费。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关关灯影业已经成功完成了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与知识付费时代的观影新气象。


《闯入者》观影评论专场

左:著名电影评论家葛颖,右:导演王小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