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神道)
作者|高成
本文系时拾史事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搬运
金陵城东有座钟山,是不少英雄好汉的埋骨之处,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便在其中。从下马坊走进,蜿蜒的神道,栩栩如生的石刻,高大的明楼,在向世人展现一代开国皇帝的气势。
行走其间,每一个脚步似乎都在与朱棣、康熙、乾隆等人重叠,他们都来过这里谒陵。曾经高大上、守卫森严的皇家陵园,如今却游人如织、人来人往,两相对比,不禁想起乌衣巷口的斜阳,世事难料.......
从文武方门向东走,还有一处陵寝,叫“明东陵”,与它的“邻居”孝陵不同,此处荒凉无比,游客罕至。放眼望去,地面建筑毁灭殆尽,若非残存的台阶,景区的标牌,真不会想到这里也有座陵寝。墓主人是谁呢?原来是懿文太子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一位英年早逝的太子。父皇“治隆唐宋”,四弟“远迈汉唐”,朱标的名声随着个人的早逝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被人们淡忘。或许,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的一刹那,这样的结局便早已注定。若朱元璋、朱标泉下有知,听朱允炆讲了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肯定连鼻子都气歪了。朱棣最终夺位,他们父子俩可没少“帮忙”。
(今日的明东陵)
▼
身为长子,朱标从小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六岁时,拜名儒宋濂为师。由于是放牛娃出身,创业艰难,老朱担心儿子们生于富贵,长于宫廷,忘记民间疾苦,只知骄奢淫逸,便特意要求朱标走入民间,增长见识。十三岁那年,受父亲委托,朱标前往临濠祭祖,临行前,朱元璋特意嘱咐:“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后来老朱甚至言传身教,带朱标到乡下,看看,这就是农舍,再看看这个,就是锄头。竭尽全力,争取让朱标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二代。
可教了几十年,朱标的个性特征一点都不像爸爸,两人画风迥异。一个果断、冷酷,一个仁慈、温文尔雅。有一次,朱元璋审完了囚犯名单,叫来御史袁凯,袁凯啊,拿去给太子复查。太子拿到后,动了恻隐之心,主动给囚犯减刑,于是胡凯上奏:“陛下法之正也,太子心之慈也。”儿子的性格,朱元璋再清楚不过了,为了朱家的天下,他决定对功臣痛下杀手,为太子营造安稳的环境。某日,他让人在地上放了根有刺的荆条,让朱标捡,朱标又不傻,当然不敢动手,朱元璋说;“我怕你不能胜任皇位,所以把刺拔了,再交给你。”岂料朱标却说:“臣闻尧舜之世,不雕自疏,不镂自完。臣顾愿陛下存其樸也。”话音刚落,朱元璋大怒,兔崽子敢跟老子对着干,顺手拿了样东西砸过去,没中,朱标拔腿就跑。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他的死亡还是和性格有很大关系。
这次审查囚犯,由吏部尚书詹徽协助太子,和以前一样,太子再度为囚犯减刑,并对父皇说:“臣闻立国之道,仁厚为本,法之所附,非所以附。”朱元璋听后怒怼回去:“孺子乃教我”。事后,朱标受到惊吓,再加上后来前往关中,积劳成疾,最终于次年病故。朱标之死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对朱棣而言,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因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接替皇储之位的是朱允炆,在其父朱标的熏陶下,朱允炆也是仁慈之人,和父亲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最高统治者,不是越宽容越好,而是赏罚有度,该狠就狠,该松就松,过度的宽容虽然可以赢得人们的好感,却未必是最有效的,后来李景隆屡打败仗,竟然不被斩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手的软弱,有助于朱棣的成功。
(徐峥扮演的朱允炆)
朱标之死还帮了朱棣一个大忙,那就是促使朱元璋发动了蓝玉案。
太子和蓝玉的关系可不一般,蓝玉的发迹,是从常遇春的帐下开始的,遥想当年,小伙子作战勇敢,所向披靡,多次得到常将军推荐,常遇春的老婆,就是蓝玉的姐姐,二人存在亲戚关系。而朱标的第一任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尽管洪武十一年,常氏早早病故,但这并不影响二者关系。随着徐达等开国将帅的离世,多年东征西讨立下的战功,蓝玉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太子的手下悍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曾经夸奖朱棣,说燕王有文武才略,朱标得知后,感到压力山大,秘密找来蓝玉商量;蓝玉问太子,您觉得老皇帝平时最喜欢谁?太子说除了燕王还有谁,对此,蓝玉表示颇为认可,并担心朱标失宠。虽然这段记载有给朱棣脸上贴金之嫌,但朱标不找其他人商量,就找蓝玉,可以说明双方的关系之近,编写实录者心知肚明。
蓝玉是位骁勇的名将,明太祖曾将其比作汉之卫青、唐之李靖,但与此同时,蓝将军也是个刺头。蓝玉蛮横无比、劣迹斑斑,朱元璋心里自然不爽,但他对蓝玉一直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他知道,太子和蓝玉是穿一条裤子的,以后就算自己不在了,以他们两人的关系,总体而言,对大明王朝还是有利的。
他居高自傲,目无法纪,蓄养了许多庄奴,收养了N多干儿子。曾经霸占东昌民田,御史跑去查案,他一怒之下,把人家赶走。还有一次北征归来,已是夜里,喜峰口关吏不给开门,他竟然毁关而入;更让皇帝吃惊的是,有人举报蓝玉,说蓝将军想和元朝皇帝的嫔妃有不正当关系,嫔妃不堪受辱,自杀而死。此外,他还对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满,不愿屈居宋国公、颖国公之下,曾说:“我不堪太师耶!”
▼
等到朱标一死,情况就不一样了。朱允炆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不像父亲朱标,有丰富的理政经验、多年的生活阅历,更糟糕的是,他的性格更加宽厚,难免会被欺负;与蓝玉等武将没有什么交情,他是朱标的第二任太子妃吕氏所生,母亲并非常氏。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高龄,日理万机,国务繁重,估计时日无多。等自己驾崩,蓝玉等人如此跋扈,柔弱的太孙真的可以驾驭吗?思考之后,朱元璋得出了否定的答案,为了孙子的皇位,他必须再一次杀人,杀到有安全感为止。
(孝陵的朱元璋画像)
于是蓝玉谋反案爆发,一大批武将被处死,牵连者上万。“同时以党连坐者,都督则有黄辂、汤泉、马俊…凡十余人,多玉部下偏裨。于是勇力武健之士芟夷略尽,罕有存者。”当然,朱元璋肯定没有把武将斩尽杀绝,否则他用谁呀,朱元璋只对那些有潜在威胁的人下手,像耿炳文、郭英这样的老将就没有杀,后来靖难之役,他们被朝廷派往前线。但留下的要么廉颇老矣,身体大不如前;要么二代出身,实战经验缺乏,都难以和就藩多年的朱棣抗衡,再加上朱允炆用人不当,结果就更加悲催了。和朝廷比,朱棣的军队数量、经济水平明显处于劣势,靖难前三年,尽管胜多负少,燕军的领土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为什么呢?兵力不足。他最拿得出手的优势,就是将领这方面了。
朱元璋还帮了朱棣一个大忙,那就是他一手设计的“好”制度。
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藩王掌兵,历史教训已经足够深刻,然并卵,都不能动摇朱元璋成为下一个冤大头的坚定决心。当时不是没有人看出其中的弊端,无奈洪武年间,老朱对儿子们过于自信,中央与地方矛盾尚未凸显,表面上看,其乐融融,一家老小共保江山,这套制度还是以积极作用为主。据《罪惟录》记载,某日,朱元璋带太子来到明楼,与讲官讨论七国之乱。朱元璋就问讲官,七国之乱责任在谁,讲官说错在七国,朱元璋以为不然。他认为这口大锅应该由汉景帝背,理由是当年刘启用棋盘打死吴国太子,主动和刘濞结下恩怨,即位后,又听从晁错的削藩建议,才酿成了七国之乱。所以只要景帝善待诸王,叛乱就不会发生,言下之意是让朱标和睦兄弟,莫走前人老路。
洪武九年,天象异常,明太祖一看,这是老天爷警示我呀,于是要求人们给当局提意见。一个叫叶伯巨的人上书,谈到了此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该文有理有据,使人信服。朱元璋看后大怒,“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于是被关至刑部大牢,死于狱中。逆耳忠言,朱元璋听不进去;叶伯巨连命都没了,以后谁还敢直言进谏?朱棣是太祖第四子,排名比较靠前,他和二哥秦王、三哥晋王都被派往北境就藩,应对少数民族南下,在这个过程中,朱棣多有战功,积累了实战经验,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
而且到洪武末年,朱棣的地位日渐凸显,秦王朱樉多过失,一度被召回南京,多亏太子实地考察关中,为其美言,方有机会重新就藩,秦王在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去世。晋王朱棡能力不错,《明史》记载:“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他和朱棣都被父皇看重,可以说是朱棣在北方的竞争对手,但晋王多有不法之处,且于洪武三十年病故。如此一来,重要武将、年长藩王多已死去,朱棣面前的威胁大大减少。靖难过程中,朱棣还胁迫宁王朱权和自己造反,宁王手上有多少部队呢:“甲士八万,革车六千”,再加上朵颜三卫的骑兵。
燕王能够叫板中央,朱元璋功不可没,没有他的“好”制度,自然没有朱棣日后的黄袍加身。驾崩前夕,朱元璋下旨,要求除王府卫兵外,军队都听朝廷的命令,并告诫朱允炆:“燕王不可不虑。”可惜这些举措并不能阻止靖难之役的发生。
这是笔者上周在明孝陵南侧看到的一块石碑,系朱棣所立,落款为洪武三十五年。什么?三十五年?我读的书少,别骗我,洪武不是只有三十一年吗?确实,之所以多了四年,是因为朱棣不承认“建文”这个年号,他把靖难的四年通通并入了洪武年间。
▼
此碑应当是朱棣攻下南京后谒陵所立,当时他正飘飘然,准备称帝,“三杨”之一的杨荣跪在马前,点拨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听罢,朱棣恍然大悟,对哦!马上赶往钟山祭拜父皇。碑文主要是两个主题,一个是感谢父皇的养育之恩,四年前下葬的时候,没能亲临葬礼,如今再想报恩,无从下手;另一个是报平安,手足相残,兄弟相杀,所幸江山依然是老朱家的。
朱棣的篡位,对于朱标和他的子孙而言,那绝对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建文帝上台后,曾追封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等到朱棣登基,废帝号,改回“懿文皇太子”。其夫人吕氏,已为皇太后,现改回懿文太子妃,迁往明东陵居住,皇宫没你事了,好好陪丈夫去吧。朱标有五个儿子,长子早逝,三子、四子被送往凤阳,终身监禁,五子由于一场莫名大火突然死去。建文帝不知所踪,死因不明,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燕军入城后消失,无人知其下落;次子文圭,年仅两岁,被朱棣囚禁凤阳。天顺年间,明英宗大发慈悲,决定释放朱文圭,好多大臣都觉得不合适,你想啊,万一造反了怎么办,面对质疑,明英宗倒是大度:尽管放他出来,他造的了反算我输。果然,朱文圭被关押了五十多年,出来后,连牛马都不认识,很快就一命呜呼。
除以上举措,朱棣还篡改历史,把《明太祖实录》活生生重修了两次。他说朱元璋多次想传位给自己,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朱允炆的登基实际上是矫诏,太祖临终想立的是燕王。为了打压朱标的历史地位,还说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朱棣才是,后来一想,这瞎话说的太不靠谱了,如果朱标不是嫡长子,朱元璋怎么会立他呢?岂不违背制度?顺便把太祖也黑了?于是再改,说朱标和朱棣都是嫡子。为了皇位,连母亲都不要了,朱棣内心有愧,他就是个庶妃生的,哪里是皇后的儿子。因此,让人在城南修建了报恩寺琉璃宝塔,默默表达对生母的怀念。
(重修后的报恩寺琉璃宝塔)
虽然成王败寇,朱标的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但他的陵寝却平安无事,甚至还有一般人想不到的福利。
万历年间,南京太常寺卿刘曰梧上奏明神宗:“臣备员奉常以祭祀,骏奔钟山,孝陵在焉,一岁凡三大祭,五素祭。东去数百武为东陵。东陵,懿文太子寝庙也,一岁凡九大祭,一素祭,视诸陵有加礼,其中似有深意焉。”明明朱元璋是父亲,是皇帝;朱标是儿子,是太子。可孝陵一年大祭三次,太子陵却一年大祭九次,有些不符常理,所以刘曰梧隐隐约约感到背后大有文章。这套祭祀制度是谁拍板的呢?
有人下意识会想到朱允炆,认为是他为了报答先父,搞了个一年九大祭。然而,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建文帝所为,朱棣继位后完全可以将其废除,且废的有理有据,一个太子而已,待遇怎么能超过开国皇帝呢?朱棣之所以不废,恰恰说明不是建文帝干的,而是朱元璋干的。老皇帝晚年丧子,痛苦不堪,为了表达对太子深深的思念,大幅提高了祭祀规格。朱棣靖难,在政治上,指责建文帝提出的削藩等新政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他之所以起兵,是为了诛杀奸臣、拨乱反正,可朱标陵一年大祭九次本身就是朱元璋要求的,朱棣如果改了,就是自相矛盾,打自己脸。于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放任不管,任其延续两百多年。
明朝以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一路北上,定都天京。不幸的是,明孝陵一带成为主战场,经历战火洗礼,孝陵、明东陵主体建筑毁于一旦。战争结束后,人们对孝陵进行修复,朱标陵寝则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变得杂草丛生,掩埋在废墟之下,无人问津;民国时期,懿文太子陵的具体方位都有些模糊不清了。直到1999年,经过一年的野外工作,考古人员大致确定明东陵的基本情况。辉煌与没落,不过数百年而已,连溥仪的满清都亡了,之前的大明朝也早就亡了。
【参考文献】
《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明神宗实录》、《罪惟录》、《国榷》、《明史纪事本末》
【可爱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称:“高胜寒1995”,里面有更多精彩文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