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标榜效率与平等的互联网行业,
曾经因为推崇
“英雄不问出处”
的精神:对入场者不问学历、不问出身、不问长相,
诞生了渣男乔布斯、小个子马云的奇迹,创造了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种辍学生的神话。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巨头的垄断和行业阶层的固化,
新加入互联网创业大潮的人,都得有点特别的背景,否则
“履历没有亮点
…..
不投!”
正所谓
“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一样的
——
有故事,失败的创业者各有各的不同。”
在这一篇,刘主任将为大家揭开,互联网创业者“抬头”的秘密---
《互联网创业者“抬头”图鉴》
1
贾跃亭之后,创业者们开始意识到,
融资的关键,
不是商业模式的好坏,而是会不会讲故事;
所以,一本叫
《故事经济学》
的书在创业圈疯狂流行。
很多大型的融资路演活动搞成了
“讲故事达人会”
,投资人也过了一把当
“达人秀评委”
的瘾:
“你这个项目虽然我没听明白,但我决定为你这个人转身!”
很多年前,这句话一直成了众多“投资教父”、“独角兽捕手”的口头禅
!
虽然大家私下都明白,
投资!其实三分靠眼光七分靠运气。
所以,摸透了投资人脾性的创业者们,
在融资之前,都把心思重点放在
PPT
制作和故事的虚构上;
他们坚信,
不会讲故事的
PPT
写手不是好的创业者。
2
讲好创业故事,创始人的背景非常重要;
这些寥寥数字的“抬头”,甚至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推广;
因此,每个创业者都给自己想一个或者数个
“抬头”
,方便在不同场合不同时候使用;
而最有“逼格”的那个“抬头”,一般都改成其微信名,简单粗暴!
早年,受到张朝阳、李彦宏、梁建章等成功案例的影响,
“海龟”、“硅谷待过”这种抬头成了创业者梦无坚不摧的融资神器,
那时候,只要在中关村的咖啡馆里撒下几张名片,就会收到天使投资人打来的电话。
因此,一般的创业公司,
都想办法找一个拥有美国学历的合伙人,哪怕是野鸡大学毕业的。
没多久,千篇一律的“
硅谷精英”
太多了,投资人开始看重
“辍学生”
这个抬头,
因为敢辍学的人,说明敢挑战传统,不走常规、接地气,非常的“互联网”,而且从包装推广的角度,充满传奇色彩。
在那几年,
“辍学生”一时洛阳纸贵,很多创业者都对外宣称自己大一没读完就出来创业了。
好景不长, 随着资本圈对年轻用户的看好和热钱的大规模拥入,
马佳佳、余佳文、王凯歆等被认为最懂年轻用户的90后、00后创业者迅速走红,被媒体炒上了天。
一些年纪不轻的中年创业者,也希望通过整容、年龄造假、说一些00后才会说的耸人听闻的话来吸引投资人的关注。
90后、00后创业者的神话并没有炒太久,几年的功夫,
就证明他们
“too young too simple”
,
真正能成事的,还是以老司机为主,
所以,
资本圈回归理性后,BAT出身的创业者,个个自带光环。
不少在BAT做过客服,或者有过外包员工经历的创业者,
也在简介里注明自己是
“前阿里老员工”、“前腾讯高级产品服务总监”、“前百度贴吧运营副总”.......等抬头。
如果你不是BAT背景,
小米、滴滴、头条的
“前十员工”
或者
”前30名员工”
称谓也很有杀伤力,
因为在投资者看来,见证过独角兽崛起的人,
“即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所以也会有投资价值。
一些聪明的创业者,就自称自己是小米TOP10员工,被戳穿后,还能用通过玩文字的形式来化解危机。
最近的这两年,因为投资人越来越聪明,
一般性的抬头,基本没有市场了;
大家更加关注的,是自己投出去的项目,有没有收益,或者有没有接盘侠。
于是在这两年的风口中,
更多自称“富二代”和某大人物的儿子拿到风投,因为这类项目接盘侠多。
3
如果说互联网创业者在应对投资人时虚构各种各样的抬头有一定的壁垒的话,
那么在面对业务端,推广自己和产品时虚构的称谓,则显得简单多了。
挂出的头衔也花样繁多,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造出不同的头衔,一张名片里有十几种吓死人的头衔。
这一招,
据说是从早年的成功学大师陈什么之那里学来的,主要目的是让客户信任并产生购买。
相对比较正统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
都
喜欢在宣传文案里讲自己大厂背景、跟互联网名人的关系。
通过贴出自己与互联网名人的合照,爆料自己曾经的抬头和千万期权,用极度励志的语言引出自己为什么放弃大厂去创业卖面膜,以旁侧论证的方式吹嘘自己的产品很好,有故事。
传统背景出身的互联网创业者,则很少有机会与马云、李开复等互联网名人合照;
但也阻止不了他们装逼的步伐,因为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有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的蜡像;
拿出手机,往蜡像一靠,这些创业者就可以在朋友圈声称,自己不同凡响的互联网专业背景。
一些刚加入互联网创业圈的创业者,
甚至不知道乔布斯、李开复和扎克伯格;
他们在捏造与互联网名人合照时,
往往
把互联网去掉,跟名人蜡像直接合照了。
比如与奥巴马、川普这种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名人蜡像合照----反正也没有毛病,毕竟,这样捏造抬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客户的信任,名气大了价值就大。
相比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喜欢跟蜡像拍合照,
从传统行业出来的中老年互联网创业者则显得更深沉,格局更大;
他们喜欢
“以茶会友、玩手串”,
在深圳南山区科学园里租一间百来平的办公室,
放满了红木家具,摆上奇葩的老板桌,墙上挂着略带政治色彩的抬头:“新加坡一路带一路全球资源整合中心”,你去跟他聊一个下午他也说不清楚他干嘛的,但他就要不断的暗示他的政商资源很丰富,背景很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