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动派DreamList
青年学习型社群,致力于帮助青年人用行动实现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行动派DreamList

时代生存新模式:共生才能共赢

行动派DreamList  · 公众号  ·  · 2018-09-25 07:30

正文

- 距离2019年还有 98 天 -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导读


今天,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协同比分享更有价值。开放边界、共生成长是领先企业的核心特征。面向未来,「共生」将成为企业组织的进化路径。



我非常感谢知识实验室和其他五位嘉宾,让我们共同去创造一个课堂,这个课堂叫共生课堂。


「共生」的出现是我对组织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解,今天的组织应该怎么去面对挑战?


最近六年,我在一直在看中国企业,在互联网2012年成为技术基本推动力量时,组织的变化到底是什么?



当我去海尔时,张瑞敏先生会很认真地介绍人单合一,我到华为时,会看到任正非先生创设的财富与权力共享的模式。


温氏集团一上市就过2000亿市值,而这家企业之所以如此拥有价值,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


我也有幸参与了中国一个很具特征的国有企业混改模式,叫白药控股混改。在这六年间,我们走访了很多企业,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组织思想的流派要探讨新的话题。


在我们过去对组织学派的研究中有七个学派,从最早的科学管理原理,使管理变为科学的泰勒开始,我们从分工到人际关系到分权,然后到权力冲突及其决策的关系,最后到技术对组织形态的调整,以及开放系统理论和学院派。


但这些理论都没解决一个问题,就是 组织必须回答时代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时代对组织都会提出巨大的要求,如果你不能面对时代,面对时代对你的挑战,你找不到这个解决之道时,我们就没法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很好地面对这个时代。


我自己做组织研究中也给自己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回答组织在今天遇到的挑战是什么?解决之道是什么?



1

时代的三个巨变


我大概用六年的时间与合作者一起去看组织的变化,今天单从组织这个维度看,会发现三个特别巨大的变化:


1.深度关联而又表面无序的市场



整个的市场环境是深度关联的,但又表面无序。


如果我们从市场的角度去看环境时,你就会发现很难再下定论,因为它的关联度太多。


这种深度关联我们又找不到其中的规律,从表面看,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无序,有些企业恰恰是顺应了这个变化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式。


2.没有注定成功的金科玉律


我们很想找规律,比如说《共生:未来企业组织进化路径》将要上市时,有企业家问我说,书里的问题可不可以举个案例?


我就告诉他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恐怕没法再找案例。就像任正非先生说的那样, 我们进入无人区要自己去找解决方案。 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注定成功的金科玉律。


今天我们在零售业被巨大冲击的新零售概念下,依然有一个最传统的零售企业叫7-ELEVEN在全世界做得非常好,当我们认为一个管道公司很难去理解终端消费者时,华为手机在今年全球出货量超过了苹果。


我就是需要大家了解的一件事, 你原有的竞争力是没办法保证你成功的, 我们很期待自己的创造能形成一定的壁垒,但今天这已经不再存在。


3.无法预知的新挑战


你也不知道你的挑战在哪里,每一个企业都无法定义它。


我们无法定义小米是手机还是小米之家,我们无法定义微信是沟通手段还是支付手段,我们无法定义阿里巴巴是在做支付还是做全民理财,我们更无法定义百度是一个搜索公司还是一个未来的AI技术引领者,这一切使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设计自己的边界,而我也希望我们在定义自己时,接受这些无法预知的挑战。



2

为什么要提出「共生型组织」


组织面对的这三个根本性问题,使我要找一个新的组织形态来回答。


我之所以提出「共生型组织」这个概念,就是源于我对这些问题不断的思索。


我们在组织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理论,我们今天还是层级的管理方式,接下来是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出现。


但今天要进入第三步,就是找到共生型的组织。为什么我会提出这个概念?因为我们今天遇到的情形和以前不一样了。


首先, 组织的绩效由外部决定,不再由内部决定, 我们很多时候企业做得很好还是被淘汰,原因就是跨界者去做新的东西,进入你的行业,不再用你的游戏规则,所以做得很好也不意味着可以活下来。



第二种情形,我们今天不仅仅要分享出去,还 要更多人来协同 ,才能找到共生的机会。


我们今天的核心不仅仅是分享,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竞争对手,我们 要把所有人都变成合作伙伴。 所有人都成为命运共同体,才有机会在今天找到成长的新生机。


今天组织最大的挑战是持续的不确定性,没办法判断的未来以及万物互联的深度彼此影响。 所有的组织,包括个体都面临这个挑战。


这使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组织形态来回答挑战,因应这个部分,我就提出了共生型组织这个新概念。


共生型组织的核心就是 开放边界,引领变化,彼此加持,互动成长,共创价值 ,然后找到我们彼此之间的核心价值,在一个组织系统中成长起来。


共生型组织是一种基于 顾客价值创造 跨领域价值网 高效合作 组织形态,它使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率。


共生型组织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1.互为主体性;


2.整体多利性;


3.柔韧灵活性;


4.效率协同性。


如果我们想做共生,就不能有主客体,不能认为只有你是主体,必须把所有人都看成彼此是主体。


同时一定要保证多方的利益、多元的利益、各种参与者彼此之间的利益,当所有的利益都能被保护时,我们才能共生。


然后要有柔韧的灵活去互相适应,最后我们会得到一个非常高的协同效果。



3

共生型组织的认知突破


这四个特征使共生型组织与以往所有的组织形态都不太一样,这要求我们在认知上要有两个突破。


1.打破边界,让组织「似水一样」。



像水一样的组织,要打破两个边界:


1)员工边界


今天很多人可能还没明白,其实 我们是无法真正拥有员工的 ,因为今天员工自己的能力更强。


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个边界打开,让员工流动,他就不会跑到外边去了。



这是一个外部的资源统计(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家互联网公司在2016年的人才迁徙,所有人都在动。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在内部打开边界,让人员流动起来,让内外部的流动顺畅时,人才是留不住的。


2)顾客边界



这是一个家居的行业报告(上图),你会发现它的空间在今天非常少。所有大型的家居店,现在都没什么人群。


但当这个行业融合到智能家居、家庭电器、汽车和吃穿住行时,行业的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大,这就是把顾客边界打开了。


2. 慢就是快,走「不可替代」的路径


打开两个边界,只是打开了一个水一样的组织。如果要做共生组织,还要突破一个认知,就是到底什么叫快,什么叫慢?在互联网时代,其实慢就是快。


在一个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不可替代是更重要的。 当你不可替代时,才能真正获取存在的空间。


而我们所说的不可替代,需要我们花时间, 要聚焦,要精准,要注重品质。


今天很多企业被淘汰,不是因为技术,很大程度是自己淘汰自己,它没有做到不可替代。



4

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


有了这两个认知突破,我们就能讨论共生型组织到底怎么做。我们需要做四件最重要的事,即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


只有思维方式的调整,甚至境界上的调整,才能做出共生型的组织。这四重境界分别是:


1.共生信仰


要有一种共生的信仰。今天非常多的企业没有机会很大的原因是它自我保护得太重,它没有把自己打开去和别人合作。


我之前在一家企业做总裁,做了三年的转型就取得了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组合了几十家外部的企业与我们合作。当我把边界打开时,他们就提供了新机会、新能力和新条件给我。


我们如果没有这种共生的信仰,是没办法做到的。当我研究到这个地方时,我的脑海就会想到整个自然界。


我们整个自然界能够如此生机盎然,能够给人类提供空间,就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在共生。它不仅仅是互联,而且是共生。我们能共生时才有机会,我们要相信共生。


相信共生这个信仰时,大家要注意三件事:


1)自我约束,要把自己管好。 我们最近发生的非常多的商业案例,很大的原因都是没把自己约束好。


2)中和利他。 一定要利别人,如果你不去利他时,就无法共生。


3)致力生长。 要努力帮助别人生长,自己也要生长。


这是一个信仰,我们必须遵守这个部分。


2.顾客主义



这是我最近非常坚持的观点,因为今天所有东西都不确定,只有一个东西确定,就是顾客和你自己。


一定要沿着顾客的角度去思考所有问题。


在不确定环境下,「确定」唯一真实可靠的来源是顾客,顾客成为组织成员间唯一的价值集合点。


首先没有忠诚的顾客,顾客是会变的,然后我们要去了解顾客的价值创造,我们应该怎么去努力。


顾客正在逐步地年轻化,顾客正在不断地要求他的体验。如果我们愿意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的组织就有机会和所有人去创造顾客价值。


3.技术穿透


今天技术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时间都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与技术做组合,我们就没能力与这个世界相关联。


而我们不同的组织之所以能产生非常好的合作点,是因为中间有一个技术的标准,有一个技术的交流语境,而当我们把这一系列都做出来时,就有了共创的起点,也就是技术本身的一致性。


4.「无我」领导


在今天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人都要求你是一个无为的领导。因为如果你强调你的组织,强调你本人,强调你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和引领的位置,是没有机会的。


我们必须帮助其他人,必须和其他人在一个整体的集合价值中创造价值,这样的领导概念才可以做得到。


我也在《共生:未来企业组织进化路径》中很清晰地告诉大家「无我」领导的三个主要特征: 引领陪伴,协同管理,协助赋能。


你能做到这些时,就会形成一个共生的存在空间,这就是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



5

我所坚持的有关组织理论的立场


为什么我会得出这些结论?这源于做组织研究我个人所坚持的立场。我在做组织研究时,坚持三个有关组织理论的立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