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法在线
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这里有全面、详细、持续更新的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等精华内容。感谢关注,欢迎多多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三日 ·  14 小时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拯救爆肝设计师!这款AI神器3分钟 ...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这包装,密谋掏空你钱包!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狗生艰难,主人坑狗太专业!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结婚,不治百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法在线

律师的实习生涯可以怎样度过?

青法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27 10:39

正文



编者按:实习律师,是成为具备独立办案资格的执业律师的必经阶段,如果更有价值地度过这一阶段?本文给出了较有见解的方案。


作者简介: 方明阳


进入律师行业时间不算太长,两年半时间,但是和所有年轻律师一样,两年半来,我对律师这份职业的认知却发生了无数次变化。起初,我们都会认为,律师是一份以 法律为核心 的职业,律师的工作重心就应当是围绕着法律展开,后来慢慢会发现,法律仅仅是律师执行工作的”武器“,而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法律也仅仅是律师工作能力的一个表现,那么律师工作真正的重心应该是什么呢?——客户。可能有的年轻律师会想,跟客户打交道那是团队负责人的事,是指导老师的事,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需要改好合同、写好法律文书、做好证据手册就行。


事实上,如果从“行业”、从“职业”角度来看待律师,而非仅仅是从一份工作来看待律师,就更有可能得出 客户是律师工作重心 的结论。借用行业观察者大鱼的一句话就是:『 做律师就是做客户 』。而理解到这个程度之后,我们会发现围绕着“客户”,律师职业的工作内容无非两类, 一类是『客户获取』,一类是『客户服务』 。所谓客户获取,就是解决“把在市场上游离的客户转化成我们的委托客户”的问题,这一部分工作偏市场、偏运营,一旦客户成功委托这一部分工作即已完成;所谓客户服务,就是解决“把已经委托了的客户服务到客户期望的状态”的问题,像文书、证据、开庭、谈判等都属于这一类工作。




如果你问我这两类工作哪个更重要,无疑都是同样重要,只是,这样的回答虽然更安全但解决不了问题,毕竟我们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分阶段』——不同的阶段应当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在刚入行的实习阶段,我更倾向于将“客户服务”作为重点,那么更为重要的重点来了,怎样才能在实习阶段提高自己的客户服务能力呢?

一、搭建自己的学习框架


如上图所示,左半边客户获取一端我们今天暂不讨论。在右边一端,如果将客户服务这项工作进一步拆解,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具备哪些东西才能够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这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抽象点来看就两点:一是知识,二是能力。


1、知识


正如我们律师事务所所秉持的服务理念——“诚信铸业、专业立身、精耕细作、工匠精神”,律师确实还是一个以专业立身的职业,因此充足的知识储备就成为律师必不可少的一个要求。律师需要储备的知识非常广泛,这是每个律师在实习阶段就应当具备的意识,笼统来说就是既要储备合同法板块、劳动法板块等这类服务所有客户都需要用到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储备服务 部分特定行业类客户 需要用到的法律知识。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服务的是房地产客户,就需要熟悉建设工程、房地产的专业法律知识,如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商品房买卖的司法解释等;再比如我们服务的是汽车4S店客户,就得懂家用汽车三包法、懂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其实,光有法律知识还是不够的,如果期望谋求更高的发展,还需要学习财税知识、金融知识甚至是心理学知识。如此看来,在职业初期 给自己搭建一张学习网络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这张网络还可以根据我们不同的需求再进行细化。


一旦形成了这样的网络,无论学习到的什么知识,都可以归入这张网络中,而这张网络不光可以把我们所有的学习活动整合串联起来,并且对整个律师职业生涯的学习都可以起到引领作用。


2、能力


我曾和很多同为实习律师的朋友聊过一个问题——律师在实习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大家的答案有很多,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谈到了一个点,就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也不难想象, 衡量一个实习律师在实习阶段的成长进步有多大 ,就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个人能力,过去一个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现在可以做了,而且做得很好,那就是能力得到了提升。只是,律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类型有很多,像法律检索的能力、文书写作的能力、合同审查的能力、法庭辩论的能力……这些都是律师的『 专业能力 』(律师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当然,除了专业能力之外,律师还需要培养自己的『 通用能力 』。所谓通用能力,就是无论做任何一份职业,都需要具备的底层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等。其实,意识到需要这些能力只是第一步,而获取这些能力是需要通过训练和培养的。


既然这些能力是律师所必须要掌握的,那么我们在实习阶段就需要形成自己的能力框架,以便于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和训练。在搭建自己能力框架的时候,建议的一种方法是可以以自己手头的工作为起点,想想自己刚刚执行了一份什么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什么能力,或者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训练到我们的什么能力。如果能对日常的每一项工作都做这样的思考和训练,每一项能力的训练周期都会被大大缩短。当然,如果我们一时间理不出自己的能力架构,也可以参考《 律师新人百日特训 》的能力训练体系。一旦搭建了适合自己的能力框架,就会发现无论我们执行了哪一项工作,都可以整合到自己的能力框架中。并且,我们也不会觉得”我做这份工作没有意义“。其实,不是我们的工作没有意义,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其中的意义。

二、形成可复制的成长方法

刚才我们所讲的搭建学习框架也好、形成能力体系也好,都仅仅是一个观念或是意识,目的是可以在职业初期,从意识层面给自己描绘一个清晰的“成长地图”,但是,这个地图的内容却是需要手头上一项一项具体工作的完成来填充的。 如果说搭建个人的学习框架是上层建筑,那么在工作中形成的一个一个的方法论就是底层基础。 在这些底层基础中,一些大的方法论还可能会嵌套一些小的技巧,以及一些操作的注意事项,而将这些方法论、技巧、注意事项能够游刃有余地执行就是『成长』的体现。 比如,在我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提炼、实践、复盘”就是一个最为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论,简单来说就三步:


提炼:从优秀作品中总结可行的方法套路

实践:通过实际业务做有意识的量化训练

复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来复盘的机会


1、提炼:从优秀作品中总结可行的方法套路


我们刚刚加入到一个律师团队,面对一项具体的工作,往往都会摸不着头脑,指导老师也不会腾出大块的时间来给我们讲解。因此,于个人而言,如果期望能够通过某一项工作掌握这一类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就需要做大量的学习和琢磨。既然是学习,那就得有学习的素材,在实习阶段中,我们见过的最好的作品也往往可能会成为我们的能力上限,所以就需要去使用最优秀的学习素材。比如,我们可以找团队中文书写得最好的律师写过的十份起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去解构文书的布局、逻辑、过渡、结构、用语,甚至篇幅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团队中一本本优秀案卷的研究,学习争议焦点的归纳,这样自己准备证据或是辩论提纲时,也可以尝试先行总结出争议焦点;学习证据的表现形式,跟当事人沟通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当事人收集哪些资料;学习证据编排逻辑,琢磨主办律师在编制这些证据时的思路;学习文书的行文方法,思考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无论是解构文书还是案卷或是培训演讲,都需要形成指导自己工作的方法和指引,这一步工作也是最有收获的环节,并且解构地越细致收获的就越多。


2. 实践:通过实际业务做有意识的量化训练


总结了方法和指引之后,就可以应用在我们的实践工作当中了,这一步有点像我们在学生阶段做的课后练习。学习了知识之后就需要练习,练习了之后才会有反馈,有反馈就可以快速调整,而一次一次调整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的过程。

这一步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 刻意 』,另一个是『 量化 』。所谓刻意,就是执行工作的时候要将工作和解构出来的要点知识相结合,每使用一次就会强化一次。所谓量化,就是这样的训练需要经历一定的数量才可见效,数量越多,覆盖的类型也就越多,就越能验证所总结的方法和指引的科学性。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律师团队都有充分的实践业务可供实习律师来学习训练,这就要求实习律师需要从一些更细小的工作切入,无法参与完整的业务就在个别环节上做“小循环”,这样一个一个小循环做下来也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写到这里,不觉想分享一句鸡汤—— 无法改变世界就得改变自己。这不是一种苟且,而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智慧。


3、复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来复盘的机会


对于那些对自己而言有难度的工作,首先第一步是自己学习提炼,学习之后即可开始执行工作,但是实践仅仅是当中的一个环节,而并不是最后的环节。每一次践行都需要进行复盘,可以说,任何没有复盘的执行都是一次巨大的浪费。复盘并不是否定自己,而是让自己可以正视在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复盘也不需要有特定的仪式,在我的实践中,做到以下三点即可:分维度。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找出衡量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指标,可以这些指标为切入点进行复盘;做记录。因为复盘的内容往往都是自己踩过的坑,因此将复盘的过程记录下来其实有两个好处:一是我们记录一次就可以加深一次印象,如果不知道记录在什么地方,可以形成自己的『工作日志』,每天只记录一个点,这样在实习期也能总结几百个工作要点;二是记录了之后也便于分享,提示团队其他伙伴避免踩同样的坑;可落地。复盘的过程我们需要剖析问题的性质、问题的成因,但是最重要的事需要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需要形成可落地的方案。复盘——是为了下一次的精进。


三、结语

还是回到我们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律师工作的重心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框架,而无论如何回答,我们都看到了学习框架对学习和工作起到所的整合作用,也看到这种整合作用可以使无序变得有序。 并且,优秀的方法论也不止一种,而刻意总结本就是突破了问题本身的一种思维方式,职业初期若可以培养这样的习惯,也将会受用于我们整个律师生涯。

最后,如果非要说我们当下能做什么, 我觉得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一种时刻等待被新观念影响的姿态来面对律师这份职业。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学堂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三日
14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这包装,密谋掏空你钱包!
2 天前
庞门正道  ·  狗生艰难,主人坑狗太专业!
3 天前
庞门正道  ·  结婚,不治百病。
4 天前
资本圈的那些事  ·  王石:一定要和懂规矩的人共事!
7 年前
英文杂志  ·  【NYTimes】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Is Good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