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史
读史(ID:dushi918):上下五千年,立史明智,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读史

看张仪忽悠人的本事,突然就想到了他

读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05 16: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蓝字 " 读史 " 免费关注。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忽悠人这件事,要评古来到今的第一名,三忘觉得张仪一定出不去前三。


如果这个排名要是三忘说了算。那姑且就把张仪放在第一吧先。


张仪是个厉害人儿,忽悠了魏国、楚国、韩国、齐国、赵国、燕国,硬生生的一路以“横”破“纵”,为原来被各国合纵对抗的秦国杀出了一条血路。因为各国连横亲秦的新局面,张仪也因此以一魏国人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你也别不信,张仪每次去忽悠人可是不带一兵一卒,空手而去满载而归。


张仪是怎么个厉害法呢?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


从前,江湖上有三个大佬,齐、楚、秦,还有一帮墙头草小弟燕韩赵魏。齐是老牌大哥,这些年来虽然有点体力下降,可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楚倒是新生代力量,就是互相看不对眼。秦原本就生的强壮,有了自己的队伍之后动不动就想欺负一下别人,所以作为战争热爱者,惹得周围的邻居都不是很喜欢他。楚靠着多年父辈的积累,倒是肚里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面对这个不太老实的秦,齐、楚一商量,得,联盟吧!


小秦当然还是太嫩了,齐楚人家一联盟,果然就开始吃亏了!可是人俩抱团抱得这么紧,那怎么办呢!


小秦灵机一动,决定先 分裂齐楚“两座大山”,然后进一步抢占天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看似五大粗的小秦,使出了自己出其不意的一招!大忽悠,张仪!

张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来到了楚国。他想走正常途径肯定是不能达到目的了!那就只剩下欺骗楚怀王了呗,不,准确的说是,忽悠楚怀王!


“大王,大王,我可是天下谋士张仪,我保证只要楚国断绝与齐国之交,秦国一定会在我的说服下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回报楚国的!”


楚王也是贪心,活该中计!这头立马和齐老大断交!人家大齐也不是吃素的,哼!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大齐立马就和小秦联盟了,准备对付楚。

楚国倒还是在做白日梦,心想着六百里地呢。于是屁颠屁颠的去问人家张仪要!


张仪倒也没跑路拿出六里地给怀王。“要地没有,要命一条” 怀王这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恼怒不已。立马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秦国攻取召陵,楚国三战皆败。从此以后,江湖大佬的纷争,就基本没楚啥事了。甚至故事的最后,还把楚国忽悠的, 一国之王彻底客死他乡……


故事二:


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僭越称王。称王可是一件大事,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可要是想给自己印个王的名片,那还真不是谁都敢印的


可是随着战国这个大江湖水越来越混,各国不论大小开始纷纷称王,其中甚至还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


前323年,在战国另一个牛人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国相王!这当然也引发了本来已经当上大佬的齐楚秦的不满,于是,害怕自己再一次被坑的秦,又一次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大师”张仪。


连楚国这样的大国,张仪都敢诓,更何况还是解决小弟不听话这样的小case。结局就是张仪直接用嘴炮把“五国相王”这事就给搅和黄了。


公元前323年,张仪约集齐、楚、魏三国执政大臣在挈桑相会了,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表面是为魏国说两句好话,其实是为了彻底收服魏国。要我说 魏惠王也实在不是个精明的人儿。还真就三忽悠两忽悠的上了张仪的贼船,在此后真就放弃公孙衍的合纵抗秦政策,而接受了张仪的联合秦、韩以对付齐、楚的政策。第二年,魏太子连带着韩太子就一同去人家秦国朝见。



忽悠你上船了还不算,还得忽悠着你下不了船才是本事。


公元前322年张仪直接辞掉秦国相位,收拾收拾包袱细软就前往魏国了。魏王因实在是被忽悠的不清,立即就用他为相。都当上魏相国了,张仪这下更可以火力全开了,冲着魏王忽悠吧!


“魏国土地纵横不到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各国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攻,没有大山大河的阻隔。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两百余里,战车驰骋,士兵奔走,不费多大力气就到。魏国南边跟楚国接境,西边跟韩国接境,北边跟赵国接境,东边跟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面,守卫边防堡垒的不少于十万人。魏国的地势,原本就是战场。如果魏国向南亲附楚国而不亲附齐国,那么齐国就会来攻打它的东面;向东亲附齐国而不亲附赵国,那么赵国就会来攻打它的北面;不和韩国合作,那么韩国就会来攻打它的西面;不和楚国亲近,那么楚国就会攻打它的南面;这就是所谓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大师,你快和我说说怎么办呀!”


得,又一个上套了的!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归顺秦国。归顺了秦国,楚国、韩国一定不敢乱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危害,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国家一定没有忧患了。秦国所想要削弱的莫过于楚国,而能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楚国虽有富足强大的名声,但实际空虚;它的士兵虽多,但是容易败逃溃散,不能坚持战斗。如果全部出动魏国的军队,向南攻打楚国,胜利是肯定的。割裂楚国而加强魏国,亏损楚国而满足秦国,转嫁灾祸,安定国家,这是大好事呢。大王如果不听取我的意见,秦国将派精兵向东进攻,那时即使想归顺秦国,也不可能了。"


上当还得趁早,张仪的忽悠技能真是五颗星!

厉害吧?

张仪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其实,那时候,在战国时期,张仪就靠一张嘴,游走诸国,联合或者分裂列国,身兼各国宰相。可以说,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平都要看他们在其中穿针引线。张仪苏秦也好、公孙衍也罢,他们都是各为其主,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自己的“王”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其实,每次提起张仪,三忘也总是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他!


去年,他来了一趟中国,深情的告诉中国的媒体,“我外公就是华人,只有中国才会帮助我们。”结果就是南海冲突那一页翻篇,上国给了100多亿美元的援助,两国关系翻开新的一页。


今年,在他的盛情邀请下,太阳国的首相居然就把今年外访的第一次安排在了他家。他也更是仿佛招待闺蜜一样,直接搞了一个卧室私聊。结果就是,太阳国首相还没回家就欣然宣布,今后五年将提供1万亿太阳元规模的援助。要知道,1万亿太阳元折合有600多亿人民币呢!这可是近几年来太阳国对外最大一笔援助了哦。


如今,他又要造访自由女神国了!三忘很是期待啊!这次准备带点啥回家啊!别空手,自由女神家啊,有钱!

版权声明: 文章 于网络, 作者不详,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