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管之家
经管之家官微,每个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的学习和从业者,都应该有的帐号。经管之家(论坛),是国内成立十年的大型经济、金融、管理、计量统计社区,十年磨一剑,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提供“经管爱问”答疑微服务,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及金融培训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14 小时前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王丹】1月经济的中观线索 ·  昨天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管之家

经管之术︱为什么国外的书籍更适合自主学习

经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7 11:31

正文

来源: DataCastle


大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都有一种感觉,国外的经典教材会更加受到欢迎,这也源于大家对国内教材的诟病。特别是在以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领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我们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方式来对比一下。


教材的厚度




国外教材普遍偏厚,而国内教材比较薄。其实很多时候亮着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是在表现的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别。国外的教材会不遗余力地增加很多“繁琐”的内容,来让阅读的过程更加无缝。而国内则更注重知识点本身,其他多余的内容几乎没有。


写书的思考逻辑




国外的书籍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像都是为科普和自学而设计的,作者在写作之初就把读者当成小白,让行文更佳简单易懂,同时语言和配图更加生动和灵活,意在消除严肃氛围,提升读者兴趣。


国内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好像一个大神在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单刀直入未必不是好事,但是有些时候也确实让很多人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书里的内容





国外教材内容多自然是有理由的,老外的书多来自于实战和经验,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很多类比和比喻都十分的贴切和形象,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算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也能快速入门,因为其中给你铺垫基础知识和扫盲的篇幅不小。行文连贯知识成体系,所以阅读时像在读小说而不枯燥。


国内的教材显得略微的浮躁,总有填鸭式灌输的感觉,因为很多都来自于理论学习而不是实际经验,自然没有那么丰满,也少了很多用于说明的例子和知识的应用延伸。每个章节相对独立,更像是给人查阅的词典。

课后练习




国外教材的课后练习多注重定理应用于实践,几乎不会留于理论层面,提倡的是在实际问题中去应用知识。国内的教材诶更注重理论的深化和基础的知识结构体系,所以基于理论的填空题大行其道。


写书的主要原因



国外的书籍更多的是服务于教育体系,更好地实现高效的教育,所以是以学生为导向。而国内则多了很多其他言不由衷的原因,并非那么单纯,所以出来的书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书籍的版本更新



国外的书籍一般更新都会非常快,源源不断的创新和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得到展示,并且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会及时删除,像是一个有机地迭代体,不断地新陈代谢保持学科的活力与生机。反观国内的书籍更新往往是不及时的,甚至有些被动,研究成果的匮乏,新思维的欠缺,理论和实践的隔阂等都是重要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