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致力于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始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
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
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这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
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
育和建设。
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目标,深
刻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
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
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
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
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
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
定捍卫者。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文化,是一
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
念。比如,有人主张,文化是人类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
个人比较赞成文化是人的生存、生
产、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人的活
法,或者说是人生活的样式的观
点。所以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血
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今天
所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在社会
主义中国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样式,
主要表现为精神、思想、传统、
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学艺
术、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等等。
而法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
应该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
此,可以这样说,法治文化是国家
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
关依法司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
为的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全面落
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了新的历
史阶段,必然从法律制度层面深入
到法治精神内核,从法制体系构建
升华到法治文化培育和建设。培育
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落
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选择,
因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法治,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社会
管理创新的关键也在法治。可以毫
不夸张地说,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
培育和建设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
治进步、法治昌明、文化繁荣、社
会和谐、生态文明具有基础性和根
本性的作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可以进一
步肯定,法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
要特征和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
理论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
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
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
和法治文化建设。
由于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和法
治建设中居于根本大法的地位,培
育和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离不开宪法及其实施。法治文化的
本质就是依法办事的生活方式,而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
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坚持依法办事首先要坚持依
宪法行事。所以说,依宪治国、依
宪执政、依宪行事的生活方式,是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四中全
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
家宪法日,这有利于在全社会普遍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四
中全会还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即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
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
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
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
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
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
识、树立宪法权威。这也是借助宪
法权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有
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