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foQ
有内容的技术社区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nfoQ

巨头与传统金融战争方始,FinTech还须技术路径破局

InfoQ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28 08:00

正文

伴随FinTech的火热,华尔街仿佛即将成为第二个硅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巨头和创业团队致力于区块链、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能看到金融业正在自下而上地发生剧烈变革,那么面对这场风口,传统金融将何去何从,创业团队如何寻找破局的机会?

2016年12月2-3日,ArchSummit全球架构师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组委会策划了“FinTech”专题,并邀请了财猫金融CTO巨建华老师担任联席主席以及该专题的出品人,我们借此机会采访了巨建华老师,他为我们分享了对目前FinTech的趋势见解和相关技术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启发。

受访嘉宾简介

巨建华 财猫金融 CTO,EGO会员 ,先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曾就职于海虹控股、中国搜索、大麦网和YOKA时尚网等知名IT企业,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搜索和门户网站相关技术研发工作。

InfoQ: 您经历过电商、搜索、门户等技术研发工作,最后为什么选择在金融领域创业和工作?能否分享您从事金融行业的收获与教训?

巨建华: 我进入金融行业源于在2007年大牛市时进入了股票市场,在初学了一些股票交易理论以后就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于是开始深入研究数据背后的交易机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觉得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机会,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一个朋友组建的金融软件创业团队,开始了证券交易数据分析软件和金融交易软件的开发。

相对于之前的技术工作来说,金融行业对于系统的高可用性、性能和安全其实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错误的容忍度极低,因此很有挑战性,所以后面就一直留在这个领域了。

进入金融行业的主要收获是更加理解当前社会的金融体系,能获得更多财富管理的知识,同时对如何实现可靠的软件系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经验,期间踩过的技术坑无数,但最大的坑莫过于当初在没有金融牌照的情况下做金融方向的创业,金融是受非常严格监管的行业,创新和合规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壁垒,一不小心就可能违反了监管规定,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做好这方面的风险控制。

从事搜索和门户方面的工作经历,能够积累海量信息分析处理和Web内容发布的经验,对于进行行情数据处理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而电商交易涉及到的订单、库存和支付这些交易业务,对后面进行交易系统开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有这些工作经历对于快速进入金融行业是有很大帮助的。

InfoQ: 维基百科解释FinTech为“企业运用科技手段使金融服务变得更有效率...目的是瓦解不够科技化的大型金融企业和体系”,您同意这个观点吗?以您切身体会谈谈FinTech应该还具备怎样的内涵和外延?

巨建华: FinTech这个词在中国是今年4月份开始出现的,它的出现代表了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对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在此之前,软件和网络技术最大的应用方向之一就是金融业务。

2000年左右国内互联网才开始真正普及,但在1990年时新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已经在使用网络实现证券交易了,当时政府部门还处于纸质办公时代的时候,但所有的银行都已经完成了IT化的建设,说明在这之前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技术的使用者,在初期的时候甚至还是技术应用的推动者。

但是这些年我们看到金融行业的技术应用已经偏于保守,多数机构的软件还停留在10多年前,而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纷纷崛起,在很多领域逐渐蚕食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大家应该能直观地感觉到我们已经很难说腾讯、阿里、京东这样的公司是互联网技术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个人用户在微信和支付宝上完成大多数金融业务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么未来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到底如何区分,或者是否还需要区分?这都是值得思考虑的问题,这也是FinTech产生的原因。

要解释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思考金融业务的本质,金融的本质是基于信用的跨时间和空间的价值交换,其中信用的基础是大数据,而价值交换本身就是基于信息流的交换完成的,这些在过去不得不通过大量的线下业务过程来实现,比如去评估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信用,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还有这个必要吗?个人和企业在线上的数据远远比线下的更加详细。

因此,我非常赞同FinTech会瓦解不够科技化的金融企业和体系,甚至于对金融企业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还需要打个问号。

我们国内常说的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多数情况下指的应是各种不同种类的P2P借贷平台,算是科技改变金融业务的一个起点,是技术环境发展成熟但是监管滞后的空白期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更大的变更还在持续中。

InfoQ: 传统金融、电商和社交是目前研究FinTech的主要角色,您认为他们在FinTech领域研究上有什么不同?在FinTech上各自具备怎样的技术优势和劣势?

巨建华: 传统金融行业目前研究的是如何通过使用新的技术对现有业务进行优化,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优化,主要是基于重构的层面来考虑的,这是FinTech最容易实施也能够短期看见回报的,但长期来看这一类研究不具备太大价值,还是陷入在机械IT思维里没有出来。

电商和社交领域的公司,通过数据积累和用户流量的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金融公司的部分业务,受限于金融监管牌照,现在我们还不能直观地看到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但是随着监管对互联网公司的逐步开放,会导致金融科技企业完全替代传统金融机构。

目前传统金融和这些互联网巨头,一边存在用户和技术的优势,另一边有金融牌照的优势,目前还处于合作共赢阶段,但是一旦这些平衡被打破,未来金融行业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InfoQ: FinTech在国内外发展如火如荼,您目前关注FinTech哪些领域?能否谈谈该领域中哪些因素是从事这方向的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他们如何发展才能避免行业洗牌时倒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