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开门红!C9高校,发Nature ·  4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24-2025学年度招聘公告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招募博士英才!四川工商学院2025年诚邀您共 ... ·  3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湖北下雪了!一直要下到…… ·  5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湖北下雪了!一直要下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心闻周刊|关键还是术前评估——葛雷教授解读欧洲CTO-PCI共识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 2024-04-28 22:50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Cardiology News Weekly

心闻周

2024.4.26 第163期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 7 篇临床研究, 5 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解读欧洲多协会共同发布的 CTO 管理与评估临床共识声明

每周心评论


嘉宾:葛雷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近期,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和ESC心血管外科工作组共同发布共识声明,针对临床中发现CTO后如何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管理进行阐述。本期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对该共识进行分析与解读。

心闻进行时

01 JAMA DOAC 地尔硫卓 ,房颤患者 出血风险 增加?

房颤患者在接受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的同时,服用地尔硫卓或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会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吗?4月15日, JAMA 杂志发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纳入204,155名年龄≥65岁且接受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预防卒中的房颤患者,其中53,275名患者同时接受地尔硫卓治疗,150,880名患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主要终点是与出血相关的住院治疗和近期出血相关死亡的复合终点。随访365天发现,与美托洛尔组相比,地尔硫卓组主要终点风险增加( HR =1.21),与出血相关的住院率( HR =1.22)和近期出血相关死亡率也较高( HR =1.19)。地尔硫卓初始剂量超过120 mg/d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 HR =1.29)、严重缺血或出血事件的风险( HR =1.14)比接受较低剂量的患者更高。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817546

02 JAMA 子刊 心房分流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有何长期影响?

心房分流装置对射血分数保留或轻度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有何长期影响?4月17日, JAMA Cardiology 杂志发表的REDUCE LAP-HF II试验的事后分析显示,心房分流术可以逆转左心室重构,虽然会导致右心室容积增加,但对右心室收缩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分析纳入了REDUCE LAP-HF II试验中621例随机分组的患者。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房分流术降低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P <0.001)、左心房最小容积( P =0.01),改善了左心室收缩期组织多普勒速度( P <0.001)和左心房排空分数( P =0.02)。此外,心房分流术还增加了右心室和右心房容积,但对右心室收缩功能、肺动脉压以及右心房压力没有影响。在接受心房分流术的患者中,与未应答者相比,应答者的右心室/左心室比值、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更少,跨二尖瓣A波速度增加更多,这表明通过肺循坏容纳分流血液的能力较强,从而实现左心房负荷的改善。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article-abstract/2817472

03 Circulation :酒精介导 RDN 疗效如何?

近日, Circulation 杂志发表TARGET BP I随机临床试验的主要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酒精介导的去肾神经消融术(RDN)可以显著降低24小时动态收缩压,但在诊室血压或6个月主要不良事件方面没有明显差异。TARGET BP I是一项前瞻性、国际、假手术对照、随机双盲试验,纳入301例处方了2~5种降压药物后,诊室收缩压为150~180 mmHg、诊室舒张压≥90 mmHg且24小时动态收缩压为135~170 mmHg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RDN组或假手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RDN组的24小时动态收缩压较假手术组降低3.2 mmHg( P =0.0487)。两组诊室收缩压的平均变化分别降低12.7±18.3 mmHg和9.7±17.3 mmHg,没有显著差异( P =0.173)。动态舒张压或诊室舒张压、药物依从性结果无明显差异。RDN组6个月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仅1例患者发生副肾动脉夹层(0.7%)。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69291

04 EuroIntervention ACS 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即刻完全血运重建获益更大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管病变的数量会影响完全血运重建的效果吗?4月17日, EuroIntervention 杂志发表的BIOVASC研究预设亚组分析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研究者分析了BIOVASC研究中1525名ACS患者,其中1177名患者为两支血管病变,265名患者为三支血管病变。主要终点是术后1年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计划外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或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结果提示,两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即刻或分期完全血运重建,主要终点发生率相似( P interaction =0.91),即刻血运重建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在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即刻血运重建与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相关( HR =0.21, P =0.04)。

原文链接:

https://eurointervention.pcronline.com/article/immediate-or-staged-complete-revascularisation-in-patients-presenting-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by-number-of-diseasednbspvessels-a-substudy-of-the-biovasc-randomised-trial

05 JACC Lp(a) 的长期心血管风险预测价值


近日, JACC 杂志发表的一项汇总了美国五大人群研究数据库的最新分析结果,探讨了Lp(a)的长期心血管风险预测价值。研究者纳入MESA、CARDIA、JHS、FHS-OS和ARIC研究中27,756名既往无ASCVD的参与者,平均随访21.1年。与Lp(a)水平<第50百分位数相比,第50~75、75~90和≥90百分位数的Lp(a)水平对ASCVD事件的校正风险比(HR)分别为1.06、1.18和1.46。在不同风险组、性别和种族或民族群体中,升高的Lp(a)对新发ASCVD事件的预测相似,但在有无糖尿病的患者中预测作用更强( P =0.0056),Lp(a)水平≥90百分位数的风险比分别为1.92和1.41。此外,Lp(a)可以单独预测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和冠心病死亡,但并未显示出预测全因死亡的能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cin.2023.11.035

06 Front Med 建立 中国汉族成人左心三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范围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张梅教授团队发表了EMINCA II研究成果,首次确立了中国汉族健康成人左心三维超声测量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研究历时4年,在全国28个三级甲等医院招募了866名符合标准的健康成人志愿者,在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组对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设定相应的正常参考值和疾病的诊断阈值。将本研究得到的数据与2015年国际指南和世界超声心动图学联盟(WASE)研究推荐的正常值范围比较,发现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可采用EMINCA II建立的左心三维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hep.com.cn/fmd/EN/10.1007/s11684-023-1045-3

07 EHJ 子刊: HFpEF 患者住院期间心率下降有害?!

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中,降低心率能否带来获益仍在存在争议。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团队在 ESC Heart Failure 杂志上发表研究显示,HFpEF患者住院期间心率过度下降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再住院的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利用心衰中心数据库,纳入19,510例HFpEF患者,按住院期间心率变化分为三组:无下降组(ΔHR比值>0.0%)、中度下降组(-15%<ΔHR比值≤0.0%)和过度下降组(ΔHR比值≤-15%)。结果显示,与住院期间心率无下降组和中度下降组相比,过度下降组的全因死亡率相似,但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调整混杂因素后,心率过度下降仍然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 HR =1.197)。心率过度下降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影响,存在于高龄、NYHA Ⅳ级、缺血性心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无慢性肾脏疾病以及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等亚组。与住院期间心率过度下降的相关因素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舒张压降低、无起搏器、合并房颤或房扑以及使用地高辛。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hf2.14721

01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4 版)》发布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详细阐述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心血管危害、合并ASCVD相关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与治疗目标、降脂治疗策略以及特殊人群的降脂治疗等内容给出了具体的诊疗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9240

02 心衰患者不应限钠、限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