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用父亲的职业经历类比读书的现代化。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年轻时总是一个人完成从伐木到组装的所有环节。而当他的徒弟们开始工作时,每人只需负责一个部分——有人去伐木,有人去组装,有人去粉刷,还有专人去销售,工作完全分开。前者是传统手艺人,后者是现代职业人。读书这件事同样开始了它的现代化:书籍制造产业化,知识学科精细化,阅读时间碎片化,这些也是当下我们谈及读书时无法避免的话题。
在旁人看来,读书人在自由地阅读。实际上,一本书经过了创作、投稿、策划、出版、分销、零售等环节,才最终送到了读书人的手上。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职业读书人”,也是社会大分工中的一环。职业读书人本身的阅读体验在社会效率的要求下其实颇受影响。
作为职业的读书,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自由阅读。罗东说,小时候喜欢读武侠经典,在珞珈山求学期间又接触了许多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著作,但工作之后,面对浩瀚书海,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分辨哪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籍。
当阅读成为一种工作后,读书似乎没有那么自由了。但对于罗东来说,阅读仍是一件不可辜负的事。他在家中堆起了一座高高的“书山”,其中不乏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著作,他也尝试着打破自己的专业壁垒,阅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工作中读书,生活中也在读书,二者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楚,密集的阅读也没有减少他对读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