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再见了,南城孩子的童年记忆啊!伤心!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北京有降雪!温度偏低→ ·  3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像云朵一样软!好吃到连吐司边边都不放过 ·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免费!2025北京两癌筛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财富空间】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10-05 03:35

正文

在这世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忧喜参半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 即便是圣人王阳明也不能免俗。


当年王阳明谪居龙场,他发现这是个瘴气弥漫,民风野蛮愚昧的地方,他只能在山洞安身,靠野菜充饥。


如此不利的处境的确也让王阳明心中不是滋味,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用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次遭遇。


王阳明通过保持快乐的方式对抗瘴气,并且亲手为自己设计搭建了“ 何陋轩 ”和“ 玩易窝 ”。


龙场没有变成一个消沉之地,到成了王阳明静心开悟,立地成圣的圣地。


人生的智慧大体如此,让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也正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时机。



01



在事上磨练,要以修心为重


王阳明也曾说过:“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只有在逆境的磨炼中才能有所成就,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


它要求我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统筹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超越自我,而不是读死书。


真学问,我们可以称其为“ 学道 ”,即“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这就是王阳明提倡的“ 知行合一 ”。


王阳明的“心学”,时常被我们误解为是一种空想主义,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王阳明曾经一度告诫自己的弟子:“别悬空虚想,要在事上磨练”。


在事上磨练,简单来说,就是要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在复杂的实际体验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以达到动静皆定的层次。


这种修行会使人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最终进入“不动心”境界。



02



在事上磨练,铸造强大内心


古训有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为人担不起大事,经不起磨炼,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敢担当,有能力的人。


正如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 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


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一人如果真正改变了自己,就是一场灵魂深处的洗心革面,这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观察此人身处利害关头,遭遇了重大的变故,或者受到委屈和侮辱的时候。


当他在平时容易发怒的时刻不在发怒,在平时胆小懦弱的时刻能够无所畏惧的时候,我们才能由此断定,这个人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


越是到了紧要关头,就越是到了需要我们下工夫修心的时候。


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能做到方寸不乱,需要的是大智慧。


在重大的打击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真正的智者不会在挫折中沉寂,而是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在苦难中也能成就自我。【微信公号:国学人生】



03



在事上磨练,实践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早年提出了“静处体悟”的观念。这要求一个人安心静坐,舍弃所有的思虑忽然杂念,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


后来,王阳明在修行的过程中发现一味地静修也会产生各种弊病。


例如容易使人变得“ 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 ”,甚至会把人变成“ 沉空守寂 ”的“ 痴呆汉 ”。


对此,他提出了“ 事上磨炼 ”这一全新的修行观念,大大提高了实践在修行中的地位。


王阳明告诫我们:“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掌握了不少圣贤大道,满口的引经据典却不落实,这不是真正的“知”。那些熟读经典却不谙世事的书圣,就算人品端正,也并未获得真“知”。


王阳明只是个儒雅的文人,自幼就生长在书香门第,却也能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百战不殆。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阳明不止是一个“读书人”,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背着教书先生舞枪弄棒,二十六岁时苦读兵法,几乎看遍了所有的兵书战策。


每当他领悟新的战法,还会用果核练习摆兵布阵,虽然也被人嘲笑为“赵括纸上谈兵”,但是这样的演练真的帮助他掌握了不少的兵法韬略。



04



凡事只有熬得住,才能笑到最后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 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


人生如粥,熬出至味。


一锅好粥,就需要精熬慢煮,才能获得最浓厚醇香的滋味。


人生如一锅粥,同样需要时间和火候的熬煮,当我们加入不同的心情,融入不同的情感,这锅粥就有了酸甜苦辣的世间百味。


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在我们认真品味之时,才能体会出生活的那份平淡从容的优雅。


熬,是让我们笑到最后的智慧。


评书名家单田芳,讲遍了今古传奇,却把人生总结为简单的一个字:“ ”。


身处逆境,唯有苦熬方能挺住;遭遇危机,唯有苦熬方能化险为夷;适逢险阻,唯有苦熬才能柳暗花明。


人生不必害怕煎熬,而是要在熬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


人生就像是山间的溪水,遇到急湍逆流也是尝试,唯有熬住一时,才能奔腾入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最爱大北京  ·  北京有降雪!温度偏低→
3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像云朵一样软!好吃到连吐司边边都不放过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免费!2025北京两癌筛查来啦!
3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TED| 蚂蚁的神力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TED| 蚂蚁的神力
8 年前
日喀则在线  ·  索朗扎西新歌【太阳姑娘】
8 年前
健身课代表  ·  女生被舔mimi到底是怎么样的体验?
8 年前
陈初四  ·  中国大陆被禁止公映的100部电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