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归途,每一步都算数
●
美院毕业兼职卖炒饭,一场烟火气的“艺术人生”
●
插假花摆鱼缸?拍鸟观鸟不要“导演”自然
●
“板蓝根青菜”,有何神奇之处?
●
影旅联动不能只靠“一招鲜”
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陶说唱俑……3月4日凌晨,新文物保护法施行的第4天,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了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经初步鉴定,该批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属于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艺术品。
每一件漂泊海外的珍宝,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沧桑;每一次文物回家的路途,都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坚持。
此次41件文物重归故里,走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一步,彰显了对全人类文明传承的尊重。
随着相关实践稳步展开,购回、捐回、追索成为海外文物回归的主要途径。
但某种程度上,商业回购相当于客观上承认了文物来源的合法性
。
令人欣喜的是,
近年来,
越来越多文物回归祖国,且相关新闻中“返还”“接受”等表述更多了。
守护的脚步从未停止,更多力量正在汇聚。
放眼未来,历史事实的认定、法律障碍的消除、民众意识的培育,仍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只要更多人不忘牵挂、漫漫求索,一定能让这条“回家”之路更加平坦。
(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一位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美术老师骑三轮车在街头穿行、颠勺炒饭的视频火了。白天调颜料、晚上调酱料,白天拿画笔、晚上端炒锅的他,赢得了无数人喜爱,也让年轻人们看到了生活更多元的可能。
毕业3年来,他主要在画室教学生,现在和同学合伙开工作室;有时晚上下课后,会帮爸妈在大学城附近摆摊炒饭。
这看似“跨界”的举动,背后蕴含着小刘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多元发展的积极探索,
这也是他成为新晋“青年偶像”的“出圈”密码。
部分网友被小刘激励,纷纷表示要像他一样突破自我束缚,拓展人生边界。
确实,在传统观念里,专业与职业往往有着较为固定的对应关系,专业所学在为自己插上翅膀的同时,也似乎限定了“空域”、收紧了“航道”。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当炒饭的烟火气与雕塑的艺术气交融,我们看到的
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多元可能,更是一个时代对个性发展的包容与喝彩。
(荔枝锐评微信公众号)
近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沉水廊道附近,十余名摄影爱好者为拍摄翠鸟捕食画面,用鱼缸装小金鱼、插假花“诱拍”,干扰翠鸟觅食习性,并可能威胁其生存环境,引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与摄影伦理的热议。
近年来,观鸟活动在中国逐渐兴起,城市公园与湿地成为观鸟者的乐园。
然而,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诱拍翠鸟”不仅可能导致翠鸟撞伤,甚至影响其觅食能力。类似事件也并非孤例,
而这些行为威胁鸟类生存,违反法规与伦理。
真实的自然,才是最美的画面。
那些用诱拍“导演”自然的人,或许能获得短暂的满足,但
唯有耐心等待、尊重生态的摄影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可多少“鸟友”,为了一张惊艳朋友圈的照片,不惜驱赶、诱捕,甚至破坏鸟儿的巢穴?
自然之美,就在于“自然”二字。
尽管前路仍有挑战,但只要我们减少那些以“热爱”为名的干扰,
让观鸟回归敬畏与欣赏,鸟儿才能真正展翅翱翔,自由于天地之间。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最近,有一款新的春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种叶片宽大、苔茎也更粗壮的菜,它叫作“板蓝根青菜”,已成为多地超市热销春菜。
“板蓝根青菜”的神奇,其一在于跨界融合,打破刻板印象。
不仅印证了“药食同源”,还建立起新的联系——中药材与蔬菜有机融合,
实现从“药”到“菜”,从“治”到“养”的转身。
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意外收获。
其背后离不开及时果断的思路转变,以及屡见屡鲜的创新精神,由此才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绿柳成荫”。
创新蔬菜不仅能让农民增收,也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从实验田到餐桌,这是一条振兴路,也是致富路。
期待未来中药创新融合、农科创新将有更多惊喜。
(正观新闻)
今年的春节档,转动了文旅发展的“风火轮”。全国多家景区宣布,凭《哪吒2》电影票可免费、半价游览;《封神2》引领观众踏上殷商文化探索之旅,“电影主题车厢”解锁新体验……从银幕到现实,从“造梦”到“追梦”,人文的经济学想象由此打开。
影旅联动,大有可为。影视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叙事媒介,也是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空间。
如果看电影是一场心灵的旅程,那么身体力行又何尝不是一部自我导演的电影?
“热映效应”固然显而易见,但“冷热温差”也客观存在。
尽管影视和旅游不缺契合点,但若是生硬地嫁接,只是满足于静态的展示、碎片化的呈现,
这样的融合很难说是成功的,也难以持续带来游客的共鸣,形成溢出效应。
“对外说”的第一步,是“向内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旅融合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呼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让跨媒介叙事强化情感认同,让影视符号与城市调性双向赋能,让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齐飞,值得更多探索。
(南方日报)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
欢迎扫码订阅“两会新闻速递”手机报,及时获取两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