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xmwb1929)、澎湃新闻、网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6月16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举行2017届毕业典礼,现场发生了感人的一幕:本科毕业生代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高羽烨发言后,掌声经久不息...
这段视频今天火了 点赞破4万 图源@澎湃新闻
详戳视频↓↓
↓
高羽烨毕业典礼现场演讲片段。来源:澎湃新闻
她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
艰难的吐字,清晰的逻辑,自信的表达,视频中这个女孩给人这种感觉。可先天失聪23岁的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全部学业,还获得了
综合课程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亚洲大学生生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勤工助学工作奖、荣誉学生
等多项荣誉,并将于
今年8月赴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深造。
“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到”——这是高羽烨的座右铭。
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在她出生时,家人都热切期盼着一个健康孩子的到来。
然而事与愿违,奶奶渐渐发现,孙女对任何声音都没有反应。于是,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幕出现了:求医无果后,奶奶把不到3岁的高羽烨送到了刚刚兴起的康复训练中心。
至今,高羽烨仍有模模糊糊的印象,每天晚上,和奶奶一起认、读摊了整整一床的卡片。
就这样,高羽烨终于学会了说话。一年多后,尽管吐字不清晰,奶奶还是在康复老师的建议下,让她和正常孩子一样入读了幼儿园。
高羽烨毕业照。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在全校艺术生中以文化课第一、专业课第二的优秀成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这一路上的艰辛、刻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但高羽烨这个坚强的安徽女孩,一路披荆斩棘地走了过来。
乐观向上的高羽烨说: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她被关上的那扇“门”是耳朵,她失去了一条获取信息的捷径;相对应地,她应对困难的承受力会更强,处理能力也会更高效,
这是上帝为她打开的“窗”。
刚上大学时,高羽烨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
四年后的我是一个坚强、有个性、爱挑战的学霸,希望能说好每一个字,
克服每一个困难,努力实现每一个目标。
她格外珍惜学习时间。由于听力障碍,高羽烨必须花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学习。
英语是弱项,她就每天不停地背单词、做阅读,就连假期在家,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睡前最后一件事,必然是学习英语。
在坚持不懈下,她终于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专业课学习方面,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她就回寝室查找相关的资料恶补,或者直接向老师、同学请教。几年的坚持和付出,终于使高羽烨可以在毕业典礼上,自豪地告诉四年前的自己和她的亲人、老师、同学:
我做到了!
热衷于各类志愿服务
除了学习,身为特殊群体的一员,公益的种子深植于高羽烨的内心。大学期间,只要有机会,她总是热心于各类志愿服务:
大一时,因为会简单的手语,她加入学校的公益社团益方社手语部
大二时,她参加徐汇区业余大学的手语表演;在学校的勤办,她担任国旗督导员,多次利用专业特长为各类活动摄影
大四实习时,高羽烨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中国新加坡合作的聋人社会公益服务……
赴美深造:更好服务失聪者
“她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将来为聋人服务打基础。”
高羽烨的奶奶说。事实上,高羽烨到美国留学,并不是在设计专业上进行深造,而是学习美国手语和英语书面表达。现在的高羽烨,会中文、英文、上海手语和简单的美国手语,她希望几年后自己学成归来后,从事与聋人相关的设计、社会工作或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聋人。
高羽烨作品《彩猴王》获得了2015年亚洲大学生生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高羽烨《眼泪》等作品获得2016年靳埭强设计奖优秀奖。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在老师的指导下,高羽烨完成了面向手语族用户的人机交互APP界面设计。据高羽烨介绍,这款名为“手语族”的APP,既是她的
儿时愿望
,也是结合160份调查问卷和聋人朋友、手语朋友的需求基础上而设计的
一款特殊APP
,她说:
“希望能方便聋人的交流方式,帮助聋人获益,促进聋人和听人的沟通交流,提高聋人的社会地位,消除歧视和偏见,建立一座实现聋健共融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