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司法行政  ·  兵地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融合发展座谈会召开 ... ·  昨天  
丁香妈妈  ·  1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银行的中特估行情才刚刚开始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3-05-11 00:00

正文

五一之后,银行板块突然热闹了起来,先是阴跌了好几年的民生银行在五一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涨停报收。接着本周一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也联袂涨停。就连最近两年一直不温不火的银行E TF(512800) 也出现了放量大涨的迹象,如下图1所示。5月8日当天银行E TF(512800) 成交额超过14亿,涨幅更是高达4.22%。


图1

很多奔着持股收息买入的保守型投资者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搞得不知所措,不少人上周就得了恐高症,早早落袋为安,倒在了山脚下。好多人问我,怎么理解目前银行股的行情,未来能看多远。

想要看懂目前银行股的行情,必须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没错,我猜大家都想到了“中特估”。我一个月前已经写过一篇文章《 关于银行里的中特估 》,但是有些地方是没谈到的。 今天,结合银行业自身的特点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谈“中特估”——信用货币之锚。

最近30年我国的M 2 扩张了将近80倍,从1993年的3.49万亿增长到2022年底的266万亿。 信用货币体系的扩张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从30年前濒临实质性破产到现在四大行已经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几家巨型银行。

回首过去30年, M2 的高速增长非但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高增速,低通胀)。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M 2 的增长锚定了土地价格的重估。土地/房价的重估/上涨成为了M 2 供应的基础。

但是,从目前国家的政策方向看, 未来土地价格重估的速度将会显著放缓。 那么,未来M2的增量锚定在哪里呢?如果M 2 增量减少,对应银行业整体的增长空间也会变小。

个人认为未来国有资产的重估将会成为M 2 增量的部分基石。 因为,目前政府手里掌握的资产中,最优质,量最大的就是国有资产这块。我们看一段数据:

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资本权益86.9万亿元。全国国有金融企业国有 资本权益 25.3万亿元。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净资产42.9万亿元。

可见,我国的国有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万亿,这部分资产很多都处于绝对低估的状态。以国有金融企业为例, 我国的金融企业大头是银行业。目前,多数大中型银行已经 上市,股价普遍低于净资产很多,年初银行板块的平均P B 估值甚至不到0.5 pb。

国有资产的重估可以支撑未来10年我国的M 2 增量,进而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所以, 中特估对于我国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金融安全,乃至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养老都至关重要。

银行板块既是国有资产重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能受益于信用货币增长带来的业绩成长。银行板块在整个“中特估”的行情中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 当下的银行投资者应该注意及时切换思路,摒弃过去那种吃一口就走,小富即安的心态,不要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躁动。

展望银行的中特估行情,个人认为可能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是估值修复阶段,属于普适性行情,所有估值过低的银行都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目标价可能是银行板块的整体估值恢复到0.8-1 pb, 时间可能是1-2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业绩驱动阶段,这一阶段银行板块会再度分化,以分红增长为主要驱动力,增速较高的成长性银行或者能够提升分红率的成熟银行会得到更多的青睐。 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要看经济复苏的的进程,可短可长。 第三阶段是国有资产泡沫化阶段,标志可能是社保在二级市场大范围减持泡沫资产。 这一阶段能否达到属于未知数,时间太遥远了,超出了我的预估范围,就当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对于希望参与银行中特估行情的投资者, 目前银行板块整体的行情属于刚刚启动阶段,但是部分前期领跑的银行目前涨幅已经相当大了,不宜盲目追高。 参考电信行业过去一年的中特估修复行情,业绩最差的联通最先启动,然后是电信跟随,最后移动登台。最终3者 的整体涨幅相差不大。

目前,已经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建议耐心等待板块内的轮动行情。不要轻易换股以免猪八戒照镜子两边不是人。对于还未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板块E TF 参与银行业的中特估行情,例如:银行E TF(512800)。

银行ETF(512800)跟踪 中证银行 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4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等国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